普陀山建设渔农村新社区亮点多-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普陀山建设渔农村新社区亮点多
[日期:2007-09-15]  来源:http://www.fjms.net  作者:佚名   发表评论(0)打印



    自2005年6月起,普陀山管委会根据舟山市委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渔农村新社区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发布《关于创建渔农村新社区(小康社区)若干意见》的1号文件精神,广泛发动全山人民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为目标的创建渔农村新社区活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呈现了九大亮点。
    亮点一:率先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2005年6月,在普陀山管委会和普陀山镇二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组合下,率先(市试点小区外)建立了以数个村(街道)为单位建立的西山、锦屏、龙沙三个新型社区。同时配置了强有力的社区领导班子、现代化的办公设施,顺利完成了由村级体制向新社区体制的转变,并引入了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统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了公共资源向各社区倾斜、公共服务向各社区覆盖的新局面。 此后,各社区认真制定了各自的效能建设方案,全面落实廉政责任制,积极推进社区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管理,强化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制度监督,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增强了社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社区管委会作风建设和办事效率,社区形象进一步提升。 今年,各社区又探索如何建立节约型的社区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社区管委会的效能建设,不断规范社区管委会办公制度,努力控制行政成本,更好地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务。同时,加强法治社区建设。引导社区居民深入学习《风景名胜区条例》和《省长210令》,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办法》上升为《条例》的相关工作;落实贯彻市政府第三轮依法行政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继续完善各社区内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制订规范性文件,完善行政决策的程序和规则,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五五”普法工作机制,提高社区普法成效;积极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活动,力争评为“五五”期间法治建设先进社区。
    亮点二:社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在创建渔农村新社区活动中,各社区在普陀山管委会和镇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围绕建设生态社区、和谐社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目标,超前谋划,科学布局,合理地、科学地建设美好家园。近年来,西山、龙沙、锦屏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1500余万元,完成了合兴海塘工程、合兴自来水工程、合兴村变电、村道、码头公路改造工程,中山洛桥变电工程、中山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前山白华庵自来水工程、龙湾村外线改造工程及老庵堂的“三线”改造等。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安全系数,达到了“示范社区”建设的要求。
    亮点三:文明和谐的良好乡风逐步形成。为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各社区运用开展主题教育、“八荣八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形势时事教育、法律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教育,积极引导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讲和谐、守纪律。还制定出台了《普陀山创建文明社区实施细则》、《普陀山创建文明家庭实施细则》、《普陀山创建文明楼群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群、文明单位等系列活动,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富有时代感,更充满生命力,更具有吸引力,进一步激发了各社区居民奋发向上,积极工作的热情,促进了全山各项事业顺利发展。近两年来,有99%的家庭被评为文明守法户,有920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占全山总户数的43%。提升了全山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景区的文明程度,推动了创建文明社区、和谐社会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活动向纵深发展。
    亮点四:“以奖代保”制度乐了老年人。几年前,渔农村老年群众赡养一直是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促进渔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大难题。普陀山管委会、镇政府和各社区在探索文明创建活动中发现,对精神文明的倡导,有两种常用的方式,一种是精神鼓励,一种是物质鼓励。对经济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的渔农村家庭来说,采用物质奖励的办法更能激起渔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从2005年起,普陀山率先试行了“以奖代保”制度,即以奖励代保障,以奖励代福利。并制定出台了《普陀山文明守法户考评奖励实施细则》,当时规定:经居民小组评定,社区管委会审定,凡拥护党和政府、爱国爱乡、遵纪守法的家庭,经镇委批准,均可获奖,发给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80元的奖金。仅去年全山就有481位老年人享受了奖励代保障,以奖励代福利这一待遇,普陀山管委会财政支出达46万余元。
    亮点五:建立健全了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了普陀山管委会、镇政府、社区(村)三级救助网络,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强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性地位,继续完善低保边缘困难群体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全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据统计,载至去年底,全山已有39人得到了社会救助。同时,贯彻实施了《五保供养条例》,积极探索创新集中供养机构管理的方式方法,化巨资改建了普陀山敬老院,逐步建立了渔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的供养工作。还成立了普陀山慈善分会,着力提升全山人民的慈善理念,开辟慈善资源,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增强慈善实力,进一步发展了普陀山的慈善事业。继续开展干部党员结对帮扶、“送温暧”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互助氛围。
    去年底以来,普陀山管委会和镇政府又加大了社保扩面征缴力度,着力抓好社保基金监督管理,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规范和完善残疾人养老社保制度,全面推行60岁以上渔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制度,目前已有7户独生子女户享受了这一保障制度。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完善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长效机制,集中供养率继续稳定在90%以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低保制度,实行贫困群体家庭分层分类救助实施办法,对八类贫困群体进行全方位的救助,消除了渔农村人均纯收入18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就业援助制度,深入开展“全员培训年”活动,制订和认真实施培训规划及计划,不断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切实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岗位培训。仍今年1至3月底,已举办了导游、手语、“两语”和烹饪等多期培训班,受训人员达200余人次,并充分发挥就业服务互动机制的作用,畅通就业平台,努力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新增就业岗位数,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同时,力争今年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00元,比2006年增长10%。
    亮点六:建立了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做好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工作,普陀山管委会、镇政府和有关部门注重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运用有线电视、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向全山干部群众宣传推行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渔农民确立“早参加早受益,迟参加迟受益,不参加不受益”思想,使广大渔农民自愿、积极地参加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二是保证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救助体系,及时协调参保人员中的低保、五保人员补助事项;四是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督工作。经过多方努力,优惠于民的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普陀山得到了顺利推行。载至去年底,全山已有2099位居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3%。
今年将继续推进社区居民医保工作,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社区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全面实施渔农民健康工程,健全新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完善新型社区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人均筹资达到90元以上,争取参与率比上年略有增长;全面落实社区公共卫生项目,认真做好居民的健康体检工作,渔农民健康体检率争取达到70%以上。积极探索建立惠民医院,设立惠民医疗站点,完善优惠费用结算办法,发挥惠民救济作用,使惠民制度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促进全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特殊气候应急卫生保障机制,引进名医师来山开展专家门诊,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各类传染病防治工作,完善全山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健全快速反应体系;加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卫生监管,全山公共服务行业人员体检率达99%以上,检出的“五病”患者处理率100%,严格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确保不发生重、特大食物中毒事件。
    亮点七:群众文体娱乐生活更加丰富。一是文化活动深入到日常群众生活。按照管委会党委“建设文化景区,繁荣景区文化”的战略思想,紧紧依托“观音文化节”、“普陀山之春旅游节”和全山重大节庆文化等活动,组织开展了以传承传统节庆文化为活动载体,以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丰富社区群众精神生活为目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元宵灯会”、“端午呈吉祥”、“庆国庆、迎中秋”、“军民纳凉晚会”、“中山之光”、“合兴之夜”、“重阳登高”、“百万老人健身走”、“情缘佛国,美在青春”、“游佛国,活今昔,再证山盟海誓”、“庆重阳、健身体、促文明、献余热”、“社区健身操展演”和“好邻居”等一列系活动,全山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景象。二是群众参与文化建设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在镇、社区(村)干部和文体骨干的带领下,各社区(村)相继组织或自发组织了腰鼓队、海钓队、太极(拳、剑、扇)队、健身操(舞)队、民乐队、秧歌队、舞龙队、战鼓队、洋鼓队、业余摄影队等多支群众文体队伍,全镇每年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人数达万余人次,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氛围,为促进文化名山建设作出了新成绩。三是成立了普陀山体育协会,积极开展体育强镇创建活动。经过镇和各社区上下不懈努力,群众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得到协调发展,体育强镇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的成效,去年12月,经省体委体育强镇考核组验收,普陀山镇荣获浙江省体育强镇称号。
    亮点八:社区环境更加优美。近年来,各社区根据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加快城乡一体化目标、管委会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广泛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创建全国“五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建设美好家园”活动,进一步绿化、美化、净化了社区和景区环境。重点搞好各景点、寺院和主要道路、游步道的绿化美化工作,还积极开展了社区环境专项整治、清理卫生死角。据不全统计,去年西山、龙沙、锦屏3个社区共植树2000余株,清理垃圾杂物100余吨,不仅营造了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普陀山镇还荣获了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今年,管委会和镇政府提出要继续做好村庄示范整治工作,进一步推进龙沙小区物业建设,开展一系列的社区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和污水处理工程;继续推行承诺制服务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在进一步提高社区整体卫生质量。同时,管委会又投入400多万元,着力搞好社区和景区的十大绿化美化工程,积极打造生态社区、生态景区,进一步提升社区和景区的园林绿化层次和品位。重点搞好龙沙等住宅小区及周边绿化工程。为满足广大居民的要求,今年在植物选择上以经济林等开花植物为主,如香柚、花石榴给龙沙小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在防护林带下种植一些开花的地被及花灌,高低结合,使林带更加丰富、饱满。同时,进一步搞好综合大楼、千步沙、梅岑路、入三摩地、荷花池、百步沙游步道、司基畈长河水系等地的绿化美化工程,着力为当地居民和来山香游客营造一个四季有花,环境优美的居住和旅游休闲环境。
    亮点九:社区居民生活不断改善。近年来,普陀山镇和各社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区的奋斗目标,把以民为本、致富于民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鼓励创业、扶持就业等多项措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人均纯收入明显增长。据了解,2006年全镇渔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588元,比2004年人均8577元增长了1928%。二是空调、彩电、电脑、手机等现代消费商品源源不断地进入了普通居民家庭。三是安居工程暧了人心。近年来,普陀山管委会按照景区总体规划要求,投入巨资着力为民打造安居工程。载至去年底,已有625户昔日住破庙的住房困难户搬出了旧庵堂,住进了宽阔明亮的新楼房,且洛桥廉租房一、二期工程相继竣工,部分群众住房又可及时得到解决,全山人民生活总体水平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据悉,今年普陀山管委会将加大投入,继续搞好龙沙安居工程、敬老院扩建工程、综合菜市场工程等3项实事工程建设,并做好龙沙小区单身公寓1-4号楼的工程建设,加快居民住房改造力度,逐年提高社区居民的居住质量,力争早日把西山、龙沙、锦屏3社区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小康社区。
                                                                                     (作者单位: 浙江普陀山管委会)
编辑:adm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