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谁能作答-教育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钱学森之问”谁能作答
[日期:2009-12-24]  来源:文汇报  作者: 樊丽萍   发表评论(2)打印




 

     回望2009,一批具有时代标杆意义的大师级人物结伴离去。谁来续写辉煌,成为现实的追问。反观“象牙塔”,那个守护人类文明、苦苦追求真理的地方,如今操守渐失——学术不端和行政腐败,让“纯净”离象牙塔越来越远“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直指当今大学教育弊端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学界的集体反思
    
   【年度事件回放】
    
    ▲2009年,是学界巨星陨落的一年。7月11日,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学界泰斗同日驾鹤西去;10月29日,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时璋院士逝世;10月31日,一代科学巨匠、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与世长辞。
    
    将《红楼梦》带入西方世界的翻译大师杨宪益走了,中国近代口述史学的开创者唐德刚走了,学贯中西的文博界通才王世襄也走了……
    
    ▲2009年也是学界蒙羞年,一批校官因学术丑闻和行政腐败“落马”。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与其博士生共同署名的论文被曝抄袭,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和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共同署名发表的论文被指抄袭,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黄庆因抄袭被取消博士学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亦被举报其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百年学府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在学校基建工程中接受巨额贿赂被捕,广东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也因在学校基建、财务等方面涉嫌经济问题被刑拘。
    
    ▲发生在2009年的另两桩大事件,“一正一反”恰成鲜明对比,发人深思:
    
    其一是今年11月,安徽高校11名教授联名发表公开信,建言必须直面钱老遗留的“钱学森之问”,为困顿中的中国教育寻求出路。
    
    其二是自清华门爆出的学术笑料,为业已蒙羞的学术界又抹黑了一把。此笑料被称为“常凯申”事件: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在翻译一部学术专著时,将蒋介石(Chiang Kai-shek)翻译成了“常凯申”。
    
【记者评述】
    
    “他们带走了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今年,当学术界的一个个标杆式人物凝固为人们仰望星空时的一段记忆,学人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大师”时代。
    
    其实,无论是季羡林还是钱学森,与这些大师的辉煌成就直接勾连的,是上世纪上半我国大学教育的辉煌。由此,在一个新的世纪,谁来续写大师的辉煌,骤然成为学界之士心头的忧思。
    
    不可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确实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钱老遗留的、那个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却指到了当代大学教育的痛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循着钱老的疑问重新审视今日大学:象牙塔已经不再是一个能够安安心心做学问的地方,连最起码的学术尊严、学术道德底线,都在不断被突破。
    
    首当其冲的是腐败!大学学术腐败的“毒瘤”,已经从过去的一些二三流院校、一些学术水平不高的年轻学子,蔓延至重点大学、名校科研机构以及众多头戴光环的名教授、博导以及大学校长身上。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高校竟把学术“潜规则”演绎为准规则。纵观今年被曝光的数起学术丑闻,师生“联袂作案”是一大共同特征。
    
    行政腐败,也在不断侵蚀着大学的肌体。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就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今的大学则与梅先生的理念正好相反:楼越盖越高,大师却几乎绝迹,且大学盖楼的项目工程中养肥了一些“蛀虫”!
    
    不少学界志士由此指出,大学的“沉沦”,与大学行政化有直接关联。
    
    “行政化就是‘谁的权力大,谁就有发言权’,甚至是‘权力通吃’。”就在不久前,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参与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筹建时突出强调:如果南方科技大学要建成一所全新的大学,那么首要目标就是“去官化、去行政化”。
    
    行政化的大学,正在消解大学之为大学的理想,此言不虚。行政化不仅让一批大学教授放弃以“学术立命”的宏旨,转而投向“学而优则仕”;追求学术GDP的政绩观,正在令很多大学成为“脱缰的野马”——象牙塔里产出的不再是凝聚知识分子心力和智慧的精品力作,而是大量的学术泡沫。
    
    “常凯申”笑料出自清华,实在对当今高校学术浮夸风再敲一记警钟。人们难以忘记,老清华乃国学研究之圣地,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大师都曾在清华的讲坛上“传道授业解惑”。而今,一流名校的师资不仅难成大师,还成为低级错误的制造者。由此洞察如今高校的教学质量,不得不叫人揪心: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师做科研尚且东拼西凑、只求产量不求质量,更何况在这些老师们指导下做学问的学生呢!由教师带头制造学术泡沫的大学,还能是一个追求真理的科研机构吗?
    
    当2009年行至尾声时,不妨就把“钱学森之问”作为一根反思中国当代大学教育的导火索——大师巨匠已去、象牙塔花果飘零,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怎么办?
    
    本报记者  樊丽萍
    
【网友评说】
    
    “大学迷失沼泽”说
    
    网友:师门陋习猖獗,劣胜优败成风,公平竞争窒息,近亲繁殖愈演愈烈,成为学术退化、学术腐败的重要根源之一。大学迎合着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的倾向,丧失对社会的超前性、批判性、创造性。中国的大学,就这样迷失在沼泽里,欲罢不能。
    
    “大学新衙门”说
    
    网友:仰视一所学府的同时,也要注意,这里是一个庞大的机关,由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员组成,它的规模之完备,一点也不亚于同级别的“衙门”,而他们所掌握的资源,又是一些“衙门”难以企及的。“校官”腐败更应警惕,它既吞噬了大学的肌体,也吞噬了大学的精神。
    
    “渴求大师”说
    
    网友:这是一个需要大师的时代,但需要大师做什么?只是安放我们虚空的内心?只是觉得一个大变革时代要有一批大师来支撑思想大厦?“大师”的确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峰,但他立于潮头,身后需要一个人群、一片土壤。未来不会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渴求”大师而批量生产。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2)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09-12-26 16:28:49
u二恶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09-12-26 16:27:47
';';';''l'l;'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