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创生态园林城市新展望:道路林荫化-园林城市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赣州创生态园林城市新展望:道路林荫化
[日期:2010-08-17]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晴天平均气温38℃的情况下,赣州中心城区平均地表温度为64.7℃,而在林荫化道路平均地表温度仅有38.4℃。汽车行驶在林荫大道上,相应地燃油消耗、废气排放将大大降低。

    从今年起,赣州中心城区将全力争创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而道路林荫化,对于节能减排有显著功效,这或为赣州未来城市环境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借鉴的东西。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在今天看来,大树除了好乘凉,对于节能减排还有着显著功效。日前,记者与市园林局工作人员一起对道路林荫化的节能效果进行了一次测定,测定数据显示,道路林荫化不仅能有效降低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而且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宜居宜业、生态低碳,是赣州一直的追求。道路林荫化,或将成为赣州创建“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以及未来城市环境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26.3℃:令人吃惊的温差

  8月11日,13时20分至14时55分期间,记者与市园林局工作人员一道在客家大道、迎宾大道、红旗大道、文明大道、东胜山路分别进行了温度测试。在晴天平均气温38℃的情况下,中心城区平均地表温度为64.7℃,而在林荫化道路平均地表温度仅有38.4℃,地表温度相差26.3℃;在非林荫道路上行车时,车内温度达45℃,而在林荫道路上行车时,车内温度为38.5℃,两者相差6.5℃。其中,东胜山路林荫化道路气温最适宜,地表温度为35℃,湿度70%。

  再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建于1958年的红旗大道上。这条大道宽36米、四车道,两边各留了15米的绿化带,再往两侧分别设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其人行道整个由苦楝、樟树、泡桐、女贞树、含笑、夹桃和榕树穿插种植,丛中还有小片小片齐膝高的杜鹃等小灌。如今榕树、泡桐、樟树、苦楝等树年代久远,树高通常都在二、三十米左右。想必生活在赣州的市民都有着相同的体会:在平均地表温度64.7℃的夏日里,走在绿树成荫的红旗大道上仍然不失为一种享受。在那里你无需遮阳,因为道路两旁的大树相拥生长连为一片小苍穹,它好比一把太阳伞,为你撑起一路清凉。

  林荫道VS非林荫道:节能减排的较量

  科学研究表明,绿树可以调温,可以达到吸附污染物、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节能减排的效果。在片林中和林荫道下,夏季能降低气温3℃至7℃,15亩林地一昼夜的调温效果相当于500台空调连续工作20个小时。由此可见,绿树林地可大大减少人们对空调等电器的使用。

  有数据显示,当高温季节使用空调制冷时,每辆机动车平均每百公里将增加油耗1.5升左右。目前赣州中心城区(章贡区、开发区)共有机动车16万余辆(其中汽车4万余辆)。如果按每天有一半汽车且平均行驶100公里计算,在高温暴晒季节,赣州2万辆汽车开启空调行驶在没有林荫的道路上,每天将额外消耗29.9吨燃油,额外增加29.9万立方米的废气排放(按每燃烧1升汽油将产生10立方米的废气计算)。相应地,若仍以2万辆汽车且平均行驶100公里计算,在有林荫的道路上,由于林荫道路平均地表温度较空地温度低,势必减少空调的使用,燃油消耗、废气排放必然大大降低。因此,道路林荫化在节能减排上有显著效果。由此可见,加快城市道路林荫化建设进程,无论对于促进节能减排、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还是建设生态、低碳赣州都具有现实意义。

  让绿色拥抱城市:人均乔木数量大于或等于3的愿景

  从今年起赣州中心城区将全力争创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创“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其中一项就要求我市中心城区人均乔木数量大于或等于3。

  记者从市园林局获悉,2008年以来,我市中心城区投入7亿多元共种植乔木50多万株,灌木80多万株,地被植物50多万平方米,种植量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的总和,城市环境和品位得到大幅度提升。尤其在去年以来,我市以树木作为打造城市园林生态的基础和支撑,以城市道路、“三江六岸”和公园绿地为重点,全面推进“植树增绿”和园林景观提升工程,形成了多条层次丰富的森林大道。中心城区在园林建设上还注重选择最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生长最正常稳定、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如榕树、香樟、栾树等,乡土品种占应用植物品种的80%。此外,我市还坚持生物多样性、相生相促的原则,力求生态群落植物品种配置的多样性,乔灌木与草坪、常绿树种与落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以科学的比例搭配,最大限度地提高群落的生态效益,目前应用植物达到400余种。

  目前,中心城区有81条道路实现了绿化,但是林荫化显著的有红旗大道、文明大道、和平路、东胜山路、瑞金路、客家大道、长征大道、赣江源大道、迎宾大道、登峰大道等10条道路。未来我市中心城区在园林建设上,将坚持多种树、种大苗树的原则。以种树作为园林建设的主抓手,全面推进“植树增绿”工程,多种大苗树,不移或尽量少移大树,不种“断头树”;坚持以人为本、人人均享的原则。注重从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合理均衡建设街头绿地,便于市民生活休闲。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赣州将是绿树环绕,碧波荡漾,气候清爽宜人。

  新闻链接:

  在营造四季植物景观工程上,我市通过集中、规模化栽植观花、色叶乔木与灌木及开花地被等植物,在季相上有层次地形成“春季生机盎然、繁花似锦,夏季郁郁葱葱、绿树成荫,秋季色彩斑斓、绚烂多姿,冬季枝条洒脱、暖阳通透”的丰富变化。按照高标准、大绿量、多植树的要求,实施道路绿带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空间上形成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上、中、下层覆盖,打造有层次、有厚度、有色彩的多层混交近自然式配置植物群落,创造出复合型绿量,打造生态型森林大道景观。

  从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我市还分级、分区合理均衡地规划各种园林绿地,建设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公园、一定规模的生态广场和较小规模的社区绿地,形成了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自然生态基点和分布科学、井然别致的市民休闲区。

  小贴士:“森林城市”概念沿革

  1969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Encjogensen教授在森林生态学讲座中提出“城市”与“森林”相结合,揭示自然的林业逐渐与工业文明的相融汇。人类期盼能有一种与森林相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终于走上了“园林化城市”—“城市森林”—“森林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世纪60年代,莫斯科、华沙、堪培拉、亚特兰大等森林型城市相继出现。1990年,日本提出了在全国建设10座森林城市的设想,北海道、横滨森林城已初具规模。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森林城市建设。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是我国城市森林建设与研究方面最高级别的政府论坛。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诞生了8个新的“国家森林城市”:湖北省武汉市、四川省西昌市、江西省新余市、辽宁省本溪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浙江省宁波市、河南省漯河市、贵州省遵义市。

编辑:lily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