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佐双:北京植物园的开拓者-人物访谈|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专访张佐双:北京植物园的开拓者
[日期:2010-08-09]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汪仕豪   发表评论(0)打印



  三、善良得机遇,读大学、搞科研、当领导

  “那么您是怎样成为工程师,并升任植物园领导的呢?”记者问道。

  “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善有善报、上了大学。”张总继续道:“文革中,北京植物园书记、副主任,被红卫兵揪斗,红卫兵们对书记又打又斗,十分野蛮。我当时虽然是工人,但也因有台湾海外关系,说话有所顾虑。但我还是顾不得个人可能会引火烧身,勇敢地站出来为书记说话。我对红卫兵说,我们植物园的书记是老八路,是抗日英雄,他为了杀鬼子,身上负了许多伤。患难见真情,书记对我十分感激。文革中期,园林局办了一所‘西山风景区721大学’,书记就送我去脱产学习了二年。许多721大学后来国家未承认学历。但园林局办的这所721大学非常正规,首先是教师都是北京著名大学的知名教授;再则,教学有教材、有教学大纲、有教案、有考试成绩记录。因此国家在对学员进行了一次补考后,便承认了大学学历。”

  “‘善有善报’是一个合情、合理、合道义、合人本性的最高尚的准则。这一准则在您身上再一次得到了体现。这是您做一个善人、行善事完全应该获得的回报。”记者真诚地说道。

  “我今天能取得一些成绩,除了自学外,我必须衷心地感谢那些教我知识的老师,没有这些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张总说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您是一位知恩、感恩,有情有意的人。”记者说道。

  “回想当年这些大学老师教我们的日子,一切情景都历历在目。”张总继续道:“我当时负责接送老师来上课,学校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摩托三轮小货车,连坐椅都没有,老师就坐在放在车厢里的小板凳上,一路颠簸来到学校。中午就是两个大菜包子外加一碗汤。当时我们也只有这样的物质条件了。虽然条件很差、很艰苦,但老师们为能教上书、发挥自身知识的作用都很满足。这些老师虽然都是北京林大、农大的有名教授,但由于在文革中,没有人重视知识,也没有人尊重知识分子,许多老师一直在干校劳动,他们刚刚从外地干校回到北京,因此有书教就让他们非常高兴。”

  “那另一方面呢?”记者问道。

  “另一方面主要是靠自身的努力与才能。”张总继续道:“当时植物园的元宝枫树出现了一种怪病,树的子很快枯黄、卷曲、脱落,树叶落光,造成树也枯死,不管怎样向树叶上喷药都无济于是。”

  “肯定是一种害虫造成的。”记者说道。

  “关键是这种害虫叫什么学名,它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杀灭它。”张总继续道:“为此我请教了我的老师杨教授。杨教授看了之后对我说,这是一种细蛾。但这种细蛾叫什么,有什么特性,怎样杀灭它,他也不得而知。于是杨教授又向我推荐了中国小蛾专家、权威刘友桥教授。刘教授对我说,他刚好因公要去英国,他到大英博物馆查一下,看看有没有这种细蛾。若没有,那么这就是一种人类尚未发现的新害虫。”

  “后来的结果如何?”记者急切地问道。

  “后来的结果是,这果然是一种人类尚未发现的新害虫。”张总继续道:“为此,植物园设立了一个科研课题,经过研究,我发现这种新害虫是藏在嫩叶中萌发的,当技术人员发现元宝枫树的叶子开始发黄、卷起时,害虫此时早已逃跑了。而这时园林工人再全力向树叶上喷药,所做的就完全是无用功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收获却是零,这就是科学研究落后与生产行为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那么您后来是如何完成这一科研课题的呢?”记者问道。

  张总认真地回答道:“经过耐心、细至的实地考证、观察,我发现这种害虫在上树来到树叶之前,都集中躲藏在树近旁的丛中,但此时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很难发现它。因为此时树叶还是一片茂盛兴旺,谁会在一棵生长很好的树上寻找害虫呢?因此,发现了新害虫的这一规律后,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向草丛中集中喷药,就可以一举将这种新害虫完全、彻底消灭掉,且消灭办法十分简单、方便、容易推广,实现了省时、省力、省钱的目的。”

  “这项科研成果十分重要,不仅发现了人类所不知的新害虫,关键是还找到简捷易行了解决办法。我相信这样的科研成果一定会获奖。”记者说道。

  张总笑着高兴地说道:“获得了市政府科技一等奖。这是我个人第一次获奖,也是北京植物园获的第一个科研成果奖。由于我当时还未拿到大学文凭。我的文化程度还是初中毕业,因此我的工程师职称,完全是靠这个科研成果奖获得的。因为人事部门有国家文件,只要获得一定层次的科研奖,评工程师职称时不必考虑学历。正是有了工程师职称,我才符合了中央刚刚才开始提出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领导干部四化的要求。‘年轻化’,当时我还才37岁;‘知识化’,我之后拿到了大学毕业文凭;‘专业化’,我有了工程师职称。”

  “您怎么未提‘革命化’呢?”记者问道。

  “您这个问题又提得很及时。”张总回答着,继续道:“我当时还不是党员,不符合当年‘革命化’的要求。但事情说来也巧,中央此时有了新文件,直系亲属在台湾的也可以入党了。我姐姐1952年就成为了预备党员,53年中央就做出规定,有台湾直系亲属关系的暂停批准入党。这一停就是整整30年,直到1983年才恢复她的党籍,并让她补交了30年党费。我25岁申请入党,也直到这个文件下来后37岁才入了党。入党后我就完全符合领导干部四化的要求了,于是我很快就被提升为北京植物园副主任。”

  “您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一个植物园初中生工人,在艰苦体力劳动中不仅干得十分出色,还利用业余时间勤奋自学、专研技术,并不图所报,只是善良本性乐于助人,却无心插柳柳成行,恰恰好心得好报,读了大学、得到名师良友的真诚帮助,成长为一位有知识、懂专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记者说道。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