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岐江公园设计

2011-08-17 10:09:43    作者:俞孔坚     来源:《新建筑》     浏览次数:

  岐江公园的景观设计通过视觉与空间的体验传达三个方面的含义:

  (1)、足下的文化,即在一个普通造船厂所注释的那片土地上、那个时代、那群人的文化。除了保留诸如烟囱、龙门吊、厂棚等这些文化的载体外,还通过新的设计把设计师对这种文化的感觉通过新的形式传达给造访者,如被称“静思空间”的红盒子了,以及剪破盒子的直线道路、生锈的铸铁铺装等等。

  (2)、野草之美。野草不自美,因人、因设计而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用水生、漫生、旱生乡土植物——那些被农人们践踏、鄙视的野草来传达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现,并以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图4,5,8)。

  (3)、人性之真。小时穿越铁轨时的快感,在这里变为一种没有危险的游戏,使冒险、抗战和寻求平衡感的天性得以袒露;人对水的向往、对空间的探幽天性等都通过亲水栈桥和平地涌泉、树篱方格网的设计而得以充分体现(图3)。

  1 公园总体布局(模型)

  2 歧江公园场地现状。一个待被拆迁的旧船厂。场地中留有许多工业设施和机器即将被遗弃,是令许多人心恸却又被许多人鄙视的文化。

  3  直线路网与红盒吊影。中国传统园林强调“园无直路”、步移景异;西方古典园林强调几何对称。它们都是美的形式。在这里,你看不到这种古典的美,而是一个看似混乱的直线路网,引导你体验工业时代切割机的无情、钳机的一丝不苟。它又将你引向21世纪的时代体验:简洁、高效、人性的舒展、个性的张扬。在这混乱的背后,是一个永恒不灭的定律:两点距离最近为直线。真即是美。红色的视觉冲击是勿庸置疑的,红色的强烈让人很容易联想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段著名的论断。粤中船厂中包括文革十年在内的多少如烟往事,被构思为一个红色的空间装置,或许,还可以记起列宁的话:“遗忘,就意味着背叛。”

  4,5  卵石、铁轨、茅草。铁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符号,也是造船厂的重要景观元素。新船下水,旧船上岸,都借助于铁轨的帮助。铁轨使机器的运动得以在最少阻力下进行,却给步行者提出了挑战。而正是在迎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人们找到了乐趣:一种跨越的乐趣,

  一种寻求挑战和不平衡感的乐趣。

  6 龙门吊塔。对习惯和即将习惯于计算机键盘的人们来说* 如此巨大的铁钩显得多么笨拙和不可思议,它们很快就会变成遥远而神秘的故事,就像遥远山村中的石磨和水车。龙门吊塔由铁轨、吊索、驾驶舱和龙门架四部分组成, 它能使几吨或上百吨的重物同时实现水平和垂直移动,是造船厂的重要机器。

  7  铁栅涌泉。在这里,铸铁铺地,米字钢栅,用工业时代的笔墨,画出了一个体验空间。人性化的涌泉与钢性的栅栏形成一种强烈的冲突,最终归于人们对美的追求。

  8  乡土植物。现代的城市居民,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就连花草虫鱼,甚至人类本身也越来越园艺化。这是一种恐怖,一种悲哀。每天都有物种在地球上消失的今天,乡土植物对每个城市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珍惜它们吧!从它们的乡土与朴实中挖掘美。这种美是大自然纯真的美,也是人类关于生命的道德与伦理的升华。

  9 万杆柱阵。回首粤中船厂当年,那时的主旋律恐怕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感喟于当年集体主义、革命理想主义激扬出的众志成城的创业志气,也想到多少船厂人,青春热汗洒在这块土地上,设计者在向远处延伸的铁轨两侧,安置了白色的钢柱林,或是千万枪杆,或是冲天的信念,或是无限的纪念,或是延入长空的思绪。

编辑:wenweihu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