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局一公司巴布亚新几内亚项目管理经验-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园林工程-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一航局一公司巴布亚新几内亚项目管理经验
[日期:2009-04-15]  来源:中国工程建设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随着经营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一航局一公司“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继巴新之后,再次在印尼、赤道几内亚承建海外工程,并以竣工的巴新工程为典型,积极思考总结如何充分利用本国与东道国的人、财、物等多方资源,实现“本地化”经营管理,为公司赢取更大的利润与形象空间。

  属于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南太平洋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面积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这里天蓝、水碧、树绿、气清、景美……使每个初来乍到者仿佛置身世外仙境。

  这里,是一航局一公司事隔多年后再次进军海外的第一站,也是公司向综合型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性一步。“境外工程具有明显的不同特性和各种风险,但本质上是国内工程的扩展和延伸,其实对我们国内企业来说,更为迫切的是要尽快在思想和行动上实现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转变。”谈及海外工程施工实践中的经验体会时,时任巴新项目部经理的陈旭涛多次提到“本地化”一词。

  建巴国最大的码头巴布亚新几内亚瑞镍钴码头工程,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马当省东南部,西南太平洋地区BASAMUK湾内。设计用作中冶集团瑞木镍钴项目冶炼厂区的建设、生产共用码头。项目包括5万吨级码头和工作船码头各一座,5万吨级码头泊位长度335米,分码头主体部分、4个系缆墩、2个引桥和4座钢引桥。码头可靠泊5万吨级以内散货船,4万吨级以内成品油船和杂货船。

  作为目前巴国最大吨位的码头工程,该项目从开工伊始即受到了中巴各方关注。2008年12月11日,在浇筑完最后一块面层之际,项目部更是迎来了尊贵客人,我国驻巴新大使魏瑞兴和巴新交通和民用航空部部长DonPolye、矿业部副部长AnoPala、马当省省长ArnoldAmet一行来到施工现场视察,并对工程给予极高的评价,点燃了项目全员的施工干劲与壮志豪情。

  高品质的码头记录着一航人的心智和汗水,成为他们笑傲巴国的见证。工程历时近一年半,从2007年5月开始筹建,至2009年1月土建施工人员撤场,巴新码头工程在项目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顺利完成。

  用精细,紧抓资源整合不放在国内,一个5万吨级码头的建造实属小工程之列,但在物资匮缺的巴新却显得难度陡增,未正式进场前,对物资的落实总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忐忑与顾虑。

  据考察情况分析,巴国适用于建设生产的资源极为有限,当地能解决的资源仅为水泥和有限的砂石料,其余的必须自采或者通过国际海运从国内或者第三国组织。用当地供货商的话说,“什么都有,不过得等我从外地进口。”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巴新项目部在国内筹建过程中就加大了对资源整合与统筹规划的力度。项目部首先紧抓巴新工程的“国内一般项目筹建阶段”和“根据考察情况的调整筹建阶段”两个组织阶段。在项目组织初期,通过将整个工程认真分解,在人力资源组织、物资材料组织、施工设备组织上进行全局性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在考察完成后,及时根据考察情况,对前期制定的方案以及各项施工准备进行调整。同时,紧紧把握人员签证和国际机票办理、国际货运和调遣、材料物资组织与集港装船这三条主线,确保国内调遣工作不留死角,一次到位。

  而在物资匮乏的巴国,为了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项目部在马丹省成立了办事处,由项目经理牵头主抓物资管理。在着重现场工程物资的保供工作的同时,紧抓物资的采购使用管理不放松,通过每周详细了解物资使用和储备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起制定材料使用情况记录表以及物资管理办法,指定现场物资管理责任人,对材料使用计划及消耗情况进行控制,这样不仅确保了施工所需物资的供应,同时降低了损耗,节约了生产成本。物资供应工作的确保,也保证了巴新项目部的开工和顺利进行。

  用真心,营造海外安全一片天作为境外总承包的工程,除按一般工程进行安全管理外,其最大的安全风险往往是由于“本地化”引起的社会安全问题。

  为此,巴新项目部领导班子认真搜集学习、仔细探讨巴新当地的法律政策、风俗民情等自然及人文情况,最终达成一致,除了要注意“政治安全”外,还需注意施工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

  在健康安全上,由于职工要长时间的工作在国外,同时医疗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引发疾病的发生。进而造成工作签证的减员,影响正常的施工。对此,项目部一方面在人员出国上进行严格的把关,另一方面增加必要的药品购置和医疗准备,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

  在施工安全上,项目部将海外工程对当地人的管理列为安全管理的重点。由于要履行当地社会责任等各种原因,项目部雇佣了一些技能较低的当地雇员。为了消除安全管理上的这一隐患,项目部及时有效地做好培训工作和法律保护工作,与此同时,注重将企业文化向其延伸。事实证明,文化的力量是无国界的。一航人身体力行,践行一航精神,巴新土地主协会发来表扬信:“中国人硬朗的工作作风、拼搏的精神让我们佩服。”而当地雇员在这种氛围中也一改朝九晚五的工作态度,从理解到认同逐步接受了公司的文化理念。

  用真诚,赢得与当地居民情感共振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把美丽的极乐鸟看作是自由与快乐之鸟,是“神灵的恩赐”,这个爱好和平、自由的民族就把极乐鸟绘在了国旗上,表达着巴新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同当地居民和谐相处,是海外工程施工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参战巴新工程的职工都有这样的感触。巴布亚新几内亚土地私有化,由一公司承建的巴国码头工程所处的施工海域为当地一村落所有,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环境等各方面影响,村民有权利提出异议,甚至提出停工。

  为了与当地村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建立中巴友谊的前提下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项目部以“创建友好、文明、健康的人文施工环境”为目标做了大量工作。“中国结”的故事一度为项目部职工津津乐道。作为项目部领导班子首次对当地村落进行慰问的小礼物,这富于自然浓郁的生活气息、吉祥漂亮的“中国制造”始一亮相,就吸引了相当的当地居民和项目部职工围坐在一起,通过翻译高兴地讨论“中国结”的由来和编制方法,使第一次的非正式“会晤”氛围愉快而和谐。

  在每个周末,项目经理兼书记陈旭涛坚持带领所有通晓英语的年轻人深入附近农户,与当地居民就民族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偶尔闲暇之余几人围坐共同品尝素有“生命树”、“宝树”之称的椰子,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在长达一年半的日子里,项目部全员用真诚赢来了与当地居民的情感共振。

  面对海外全新的社会、人文、施工环境,巴布亚新几内亚项目部立足实际,逐步实现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转变,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码头工程的顺利完成铺就了一条宽广顺畅之路。2009年1月2日下午,该码头迎来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压釜登陆,力证了一航局的技术实力与码头工程的高质量与高水平,在巴新国内产生了良好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企业创造了无价的社会声誉。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