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不是简单的花卉“拼贴”—安琪教授谈景观规划-园林绿化工程动态|园林工程-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景观不是简单的花卉“拼贴”—安琪教授谈景观规划
[日期:2007-08-31]  来源:景观中国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主办的“城市景观之路”系列培训班第13期之“大理州城乡景观规划与管理高级研修班”中,来自德国汉诺威大学景观与建筑设计学院安琪·斯托克曼教授给大家做了一场关于“作为城市可持续喊的景观基础设施——中德典型案例剖析”的精彩报告。

图为安琪教授在授课

  中国城市“初印”——花卉的“拼贴”

  首先,安琪教授给大家放了一些她对中国城市初步印象的城市景观图片,这些图片也就是大家经常见到的模纹草坪景观。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我对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看到这样的景观感到非常的失望,因为,我去了中国很多的城市,但最后,当我把这些拍摄的图片放在一起的时候,我分不清每张图片所归属的城市,因为它们真的太相似了。无论你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亦或在中国较为干旱的西部,你从城市景观中区分城市,根本无法识别,因为所有城市的景观都是那几种花卉的拼贴。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景象根本称不上景观。”安琪教授迷惑而又略显激动的说。

  同时她还强调,“欧洲人来到中国,特别想去的地方不是那些标着几个“A“的景点,而是那些能够体现中国地域特色的景观,比如市井生活、中国古文化遗址真迹。因为那些所谓的风景区都是千篇一律,根本没有什么吸引力,而那些地域特色的景观才能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寻常的、具有生活气息的文化。”

  这也正如前几天,英国通过市民投票选举出“世界十大最令人失望景点”一样,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评选为榜首,这说明人类已经开始理性看待景观、看待文化。而我们,则将埃菲尔铁塔视为自己的“目标”盲目崇拜,近日,就有消息报道,河南某城将建造世界上最高的钢结构电视铁塔来做为自己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城市景观应是有文化和生命的

  随后,安琪教授以她多年的景观实践经验,发表了自己对景观的看法:“当我去一个景区看景观,我首先要看的是这个景区景观的设计是否生态、是否有宜人的环境,同时,我还会仔细看其水景的设计是否合理、可持续;其次,我会看这个景区有没有人使用,而这些人是怎么使用这些景观的,因为我们设计师设计的景观应该是方便人使用的;最后一个,我才会去看这个景观的艺术形式是否合理、预算是否合理。因为一个城市的景观应该是有生命的。”

  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在做景观的时候,往往是与安琪教授的观点相反的,我们注重的是形式、是夸张的高额花费,最后关注的才是生态、可持续的意识。景观规划设计不应仅仅是美化,而是让其与自然、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因为景观实现的过程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正如我们将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一样,我们也应该将景观比为“由跳跃音符组成的一首流动音乐”。

  何为设计结合自然?

  最后,她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其作过的两个很成功的案例——德国汉诺威地区的一个场地规划和大连高新技术科技园的总体规划。第一个项目的设计分析过程与俞孔坚博士的“反规划”理念非常相似,首先是划分出要保护的生态基础设施部分,然后再考虑道路、建筑布局等,最后形成了一个非常合理的方案。在接手第二个项目的规划时,项目已经开始了部分施工,而场地就是在一个自然山体脚下,当时的施工队伍正在把一个个小山体推平,安琪教授看到这么好的自然环境被这样无知的摧毁后感到非常震惊和气愤。于是,安琪教授就在甲方的要求下,重新对场地环境进行了分析,而最终得出一个巧妙结合自然山体的高“效率”厂区布局,郁郁葱葱的自然山体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留,正因如此,甲方最终采用了这个方案。

  当我看到这个方案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设计结合自然”,这是真正的“设计结合自然”的景观案例!而我们一直在自己的方案中也高喊这样的口号,可是设计的结果是大自然在人类这样虚伪的“口号”下一点点被蚕食。

  安琪教授对俞孔坚博士设计的“秦皇岛汤河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景观”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如她在文章《景观设计展望——国际性和中国特色》中所说:“在有关土人景观的项目中,对中国问题的关注显而易见,包括关心生态环境和自然的动态发展过程,如水位变化,考虑季节变化,促进生态系统发展,栽种和收获等。这些考虑再加上乡土的野生植物的应用和乡土文化的借鉴,保留和利用历史上的构筑物和简练的设计语言,使土人景观能设计出一个个具有国际性和现代性的、同时拥有中国自己文化个性的优秀作品”。

  幸运的是这几个优秀的方案被甲方所采纳而最终由图纸变为现实,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年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规划奖的中国作品“2007年厦门圆博园规划设计”方案却因甲方的不理解而最终无法实施,这不得不值得人们沉思,我们一直在倡导要设计遵从自然,但我们设计的作品能够说明这一点吗?虽然今天“厦门圆博园”已经建设成功,但它只是属于古代明代或清代中国园林的缩影,而不是属于今天中国的、现代的设计,我们的景观设计师和决策者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摘自  中华园林

编辑:adm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花卉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