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造园学的奠基人--陈植-大师专栏|风景园林师-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中国近代造园学的奠基人--陈植
[日期:2009-07-31]  来源:光明网  作者:杨绍章   发表评论(0)打印



  陈植,林学家、造园学家。毕生致力于林业科学教育和林业、造园学遗产的研究。他在造园艺术方面的论著奠定了中国造园学的基础;在研究中国林业遗产及造园史料方面,成绩尤著,国内外影响深远。

  陈植字养材,上海崇明人,1899年6月1日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陈植从小就养成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的作风。7岁人私塾,1914年在崇明第一高小毕业后,因成绩优良,被母校保送升入江苏省立第一农校林科学习。1918年东渡日本深造。先人日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学日语,1919年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科造园研究室学习,专攻造林学和造园学。当时中国国力很弱,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常被人看不起。陈植怀着为祖国增光的心愿,勤奋学习。黎明即起,直到深夜,从无节假日和娱乐时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得导师本多静六博士的赏识和器重。1922年大学毕业时,他的导师要留他在日本工作,并为他介绍女友。他想到祖国的需要,婉言谢绝,立即回国。回国后,任江苏第一农业学校教员,江苏教育团公有林(后改为江苏教育林)技术主任、场长。1926年担任总理陵园设计委员。以后数十年,一直从事林业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抗日战争以前,在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河南大学的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院长等职,承担2至3门课程的讲授任务。他备课认真,广收资料编写讲义。他常说“当教授就要有著作,要有新东西”,最反对课堂上“照本宣读”。他上课用启发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深得学生好评。他在中央大学执教时编写的《造林学原论》,为中国造林学奠定了初步基础。该书被教育部定为“大学丛书”之一,1949年由国立编译馆出版,当时有不少大学采用为造林学教材。他根据多年从事教育林场及教学工作的经验和感受,撰写了《十五年来中国之林业》一文,1933年发表在《学艺小丛书》第六种(商务印书馆出版)上。该文提出要振兴中国林业,必须要有自上而下的林业专门机构,健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和森林立法;要培养林业人才,必须设立独立的林业院校等。这些见解在当时是有远见卓识的,对中国林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想到几十年前的愿望得以实现,欣慰之情,常溢于言表。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陈植转入后方,在云南大学农学院任教。在艰苦的条件下,除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外,仍专心致志搜集中国植物资料,并进行整理注释和考证,以实现由中国人自己编《中国木本植物名志》的愿望。这是他在留学时就立下的宏愿。在日本时,他曾看到一本由日本人编写的《中国木本植物名志》,内容简单,错误百出,于是下定决心,由自己来完成这一编著任务。此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将稿子带在身边,随时搜集补充,即使在敌机轰炸进入防空洞时,也紧紧地将稿子抱在怀里。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植被任命为海南岛接收大员。他通过接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写出了《海南岛资源之开发》并编著了《海南岛新志》一书,先后于1948年和1949年由商务印书馆和正中书局出版。此二书,至今对开发和建设海南仍有参考价值。与此同时,他还撰写了近10篇有关海南农、林、渔、牧各业开发的论文,陆续发表在《东方杂志》上。为了改变海南落后的经济面貌,他筹办了琼山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为开发海南培养农林技术人才。1947年接收工作结束,他又回到了教学岗位。同年8月,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南昌大学农学院林学系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被调到华中农学院林学系任教授。1955年再次院系调整他与华中农学院林学系师生一同并入南京林学院(今南京林业大学)。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陈植先后担任中华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监事等职。陈植热爱林业科学和林业教育事业,一生笔耕不辍,对祖国的林业及造园科技遗产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毕生致力于林业教育和学术研究

  陈植治学十分严谨,对学生循循善诱,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常以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刻苦生活激励学生,说自己并非天资特别聪明,所取得的成就,靠的是多思考勤动笔。在中华民国时期,学林人员极少,教材更是贫乏,他就一人承担了造林学、造园学和观赏树木3门课程的讲授和编写教材的任务,讲一门课,编写一本教材。他的《造林要义》就是根据在江苏教育团公有林任职时亲身积累的经验编写的,内容切合实际,言之有物。此书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被列入科学小丛书万有文库内。他在编写《观赏树木》和《造园学概论》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外有关资料,内容充实,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很受师生欢迎。这两本教材于1930年和1935年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造园学概论》一书1947年再版,并列入《大学丛书》。为使观赏树木这本讲义变成专著,他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进行补充修改。如在云南和华南执教期间,就补充了热带观赏树木的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在江西、湖北、南京执教期间,又参考了苏联植物分类理论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用其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的美观与实用并重的综合分类法,将观赏树木分为林木(构成山林景色的)、果木(果色悦目的)、花木(花色艳丽的)、木(形、色均佳的)、阴木(绿荫遍地的)、蔓木(枝干纤细而依附于它木的)6类,并对各类树种的姿态、地理环境、配置、繁殖、管理等详加说明,不失为对园林设计、施工、观赏配置等实际工作的一个最佳指导性范本。《观赏树木学》专著于1955年由上海永祥书馆出版。此书问世后,受到各方重视,是高等农林院校主要参考书之一。后应读者要求,1984年又修订再版。此外,还发表了有关建园和林业论文百余篇。

研究中国造园艺术挖掘、整理祖国造园遗产

  陈植在日本留学时,正值日本造园学会创建。他受到导师本多静六博士和上原敬二等知名造园学家的影响,对造园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回国后更孜孜不倦地钻研、探求。为弘扬祖国造园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他收集了大量资料,编写了《造园学概论》。书中明确指出,“造园”一词源于中国,内涵相当丰富,包括园囿、园林、山居三大端,以及亭、台、楼、阁等广泛内容,是用其它名词所不能包含的。为推动中国造园事业的发展,在陈植的倡议下,于1928年成立了“中华造园学会”,并编纂《造园丛书》。他的《造园学概论》即为该丛书中的第一本,从而奠定了中国造园学的基础,使造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跻身于世界科学之林。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部造园学专著,直到现在仍是农林业各大专院校园林专业主要参考书。1988年此书在台湾再版。

  中国造园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最早从科学立论作出系统阐述的是明末吴江计成所撰的《园冶》一书。该书是计氏一生从事造园经验的总结,无论在历史上、理论上、艺术上都是一本高水平的造园专著,被日本造园界尊为世界造园学最古名著。但是该书在我国清代失传。陈植在日本留学时曾看到过。后经多方周折,终于在1932年由中国营造学社影印出版。由于该书用典较多,并杂有地方土话,难读费解。为求古为今用,适应读者的需要,不使祖国造园艺术及造园经验失传,陈植从5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园冶》一书的注释工作,认真研究,一丝不苟。除自己查找资料外,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地反映该书的特色。该书在1964年完成初稿,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工作。1976年以后,陈植又对该稿重新进行审阅、修正,定名《园冶注释》,于1981年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注释虽未尽善尽美,但文体流畅,生动易懂,为广大读者所欢迎,深得造园学界及建筑学界的重视。陈植严于律己,从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该书问世后,仍多方征求意见,查找资料,并对提出不同看法的同志表示谢意。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立即纠正。每天支撑着虚弱的病体,用颤抖的手,借助于放大镜一字一字地修改、补充,以期更加完善,不让谬误流传,终于使《园冶注释》订正本在他90高龄的时候与读者见面了。此时他已诸病缠身,但仍关心读者对该书的反应。在病榻上还说:“我年事已高,只能增补这一次了,如尚有未尽善处,只有期待青年学者来完成”了。这种对待学术研究极其负责的精神,值得后辈永远铭记。

  鉴于中国目前造园专著可资借鉴者不多,除《园冶》以外,他又选中了《长物志》一书进行校注。《长物志》是明末文震亨所撰的文化专著,包括造园著述和造园作品等方面。内容广泛,典故较多,早为各方专家所重视。但从明末以来的数百年间,各类版本达10多种,纰缪互见,莫衷一是。为还其本来面目,陈植又进行艰辛的校注工作。他说:“越是难懂的地方,越要解释透彻,并力求简明”。他的校注是以全书为对象(不限于造园部分)。《长物志》所述动植物、花卉、器具、书画、家具、装饰等,种类繁多,各类品名与今名又各有差别,给考证工作和典籍加注带来了许多困难。如在花木中月桂之为月季;果树中漆碟红之为福桔实生种;鸟类中百舌之为黑鸫等等,都是几经考证后才被弄清而得出结论的。陈植除查找资料,对有关动植物名称补充描述外,并加注科、属名称。对书中其他内容,如“书画志”中的法帖;“几榻”、“器具”两志中的“扇条”、“扇坠”所列类型的考证,决不自以为是地从字面上解释,而是分别请教有关专家,来往信函不下数百件。《长物志校注》一稿的完成,是陈植继《园冶注释》之后对造园文献理论上的又一重要贡献。所花心血,是不能以每日8小时工作日来计算的。《长物志校注》1984年问世以后,得到中外学者的赞誉,尤其是正在研究《长物志》的日本造园学界,得此专著,犹如天旱之遇甘露。陈植获此信息,高兴地说:“此书能中为洋用,是始料所不及的”。

  陈植平时对国家文物非常关心,特别对中国悠久的造园艺术,不但著文论述,同时建议有关单位进行专门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有人提出取消寺庙。陈植立即指出,寺庙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取消,应该加以保护,并列举各代寺庙建筑艺术在造园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说明加强保护的必要。后来有关领导部门肯定了他的意见,并在制订有关文物保护条例时,对寺庙园林特别提出保护。每谈及此,他都由衷地欣慰,并说中国共产党尊重知识分子的意见,使他佩服。

  近代以来,中国一些名园缺乏翔实记述,或重加修葺后,已面目全非。陈植对此忧心忡忡,并早有决心要发掘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民国时期,虽有决心,不能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从50年代起着手系统地调查中国名园的历史,收集图、记,开始编写《中国历代名园记》和《中国造园史》两本书。至1981年止共收集重要园记30余万字,所选者皆为有名、有记、实景尚存(全部或局部)的名园,并有科学论述。陈植在《中国历代名园记》的序中说到编撰此书的目的是要引起有关部门对古代名园艺术价值的重视,加以保护,以激发从事造园研究者的兴趣。他还建议高等林业院校开设“中国庭园艺术”课,以培养出中国风格庭园设计专门人才,适应中国造园界的需求。陈植撰写的文章格调严谨、文词优美、通俗易懂,对造园学家作学术的考证,或有关文物部门作修复时的依据都是极其重要的参考书。该书一问世,即远销海外,还被译成英文出版。这是陈植80高龄以后,在弘扬祖国造园文化遗产方面的又一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还不断地为另一巨著《中国造园史》的初稿作补充、修改工作。他广泛收集有文字记载开始的各类造园(名园、寺庙、公园、风景区、陵园、石窟等等)的艺术特色、技术成就、景观配置、欣赏要点等,并配以图片。内容包括现在的公园、旅游区、游乐场、校园景观等等。为写好这一巨著,他还各处招贤,凡能为造园史收集或提供资料的专家,都从经费上给予资助,或约面谈。可惜时不待人,巨著尚未完成,他就离开了人间。

  陈植对造园科学及林业遗产的研究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从青年时代起到90高龄,笔耕不已。已问世的专著达20多部,散见在各类报刊杂志上的论文有数百篇,共500多万字。即使在弥留之际,仍在为未完成的巨著《中国造园史》和《中国木本植物名志》两书进行筹划、修改补充。

  陈植在学术上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为了使中国造园事业能更加发扬光大,他对用“园林”一词代替“造园”的意见,提出异议,给以正名。指出“造园”与“园林”,虽只一字之差,但在意义上却有主从之分。“造园一词包括庭园、苑囿、公园(都市或天然)、名胜古迹及其性质类似的各项措施,如环境保护、国土美化、风景资源开发及旅游事业的开展与经营等等”。“造园学”则是包括农学、林学、生物学、工程学、气候学、地理学、美学等的独立综合性科学。“园林”一词,只是造园中的一小部分,不能代表整个造园艺术。针对“造园”与“园林”只是名词的区别,无需争论,或说“造园”一词是从日本转译的等等,他总是坚持造园论点,据理力争。当他的某些论点暂时还不为人们所理解和支持时,他总是心平气和地进行说服,并积极查找资料,进行善意的讨论。

  陈植生活俭朴,待人宽厚,生活极有规律。从青年时代起就善于思考,勤于写作。到了耄耋之年,在目力和脑力都不济的情况下,仍每天很早起来,饭后即伏案写作。每天必定读报,关心国家大事。从报上看到我国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时,他忧心如焚,立即提笔写信向有关部门建议。拳拳爱国心,跃然纸上。陈植对向他请教的后辈总是热情接待,谆谆诱导,如数家珍地介绍祖国林业及造园事业的发展历史和前景。客人离去,必亲自送到门外,并一再躬身致意。这是他一贯作风。即使躺卧病榻时,也要命其女儿代行此礼。他那彬彬有礼,虚怀若谷的作风,给后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植是林学界的老前辈,是青年一代的指路人。他于1984年受到中国农学会的表彰,1985年又受到中国林学会的“从事林业工作50年”荣誉奖。1989年南京林业大学为这位长者、生活的强者举行了90高龄及执教60余年庆祝会,并送一匾:“三千桃李仰身教,九十春秋仍笔耕”。这是大家对陈植的衷心祝词,也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作者:杨绍章)

简历

  1899年6月1日 生于上海市崇明县。

  1914—1918年 江苏第一农业学校学习并毕业。

  1918-1922年 在江苏第一农业学校任教。

  1923—1927年 任江苏教育团公有林技术主任,金陵大学农学院任教。

  1927—1929年 任江苏教育林场场长,农矿部林政司技士。

  1931—1933年 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1933—1937年 任江苏地政局技正,江苏省建设厅技正兼科长,河南大学农学院院长。

  1937—1939年 任教育部农业教育委员会编辑。

  1939-1945年 任云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1945—1947年 任农林部海南岛办事处主任。

  1948—1949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

  1950-1952年 任南昌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教授。

  1952-1955年 任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教授,造林教研组主任。

  1959—1961年 兼任南京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1—1987年 任南京林学院(1985年改为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业遗产研究室主任。

  1989年9月20日 逝世于南京。

主要论著

  1陈植.都市与公园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2陈植.造园要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3陈植.观赏树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4陈植.二五年来中国的林业学艺小丛书商务印书馆,1933.

  5陈植.欧美林业教育概观.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6陈植.造园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47再版.

  7陈植.我国风景建设论.昆明:扫荡报,1943.

  8陈植.筑山考.东方杂志,1944,40(17).

  9陈植.明季造园学家计成氏.东方杂志,1944.

  10陈植李笠翁氏的造园学说东方杂志,194541(10).

  11陈植.大学及专科学校林科学生待遇问题之商榷.昆明:扫荡报,1944.

  12陈植.改进农业与农政农学应有之革新.昆明:扫荡报,1944.

  13陈植.海南岛农业开发之检讨.东方杂志,1946,42(6).

  14陈植.海南岛林业开发之检讨.东方杂志,1946,42(7).

  15陈植.海南岛渔业开发之检讨.东方杂志,1946,42(8).

  16陈植.海南岛牧业开发之检讨.东方杂志,1946,42(9).

  17陈植.海南岛食粮问题解决的途径.东方杂志,1947.

  18陈植海南岛资源之开发正中书局,1948.

  19陈植.造林学原论.正中书局,1949.

  20陈植.海南岛新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

  21陈植.经济树木其一用材树种农学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52.

  22陈植.经济树木其二特用树种.农学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52.

  23陈植.造林.北京:中华书局,1953.

  24陈植.护林.北京:中华书局,1953.

  25陈植.观赏树林学.上海:永祥印书馆,1955

  26陈植.对我国造园事业的商榷.文物参考资料,1957(6).

  27陈植.园冶注释.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28陈植.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3.

  29陈植.长物志校注.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

  30陈植.增订观赏树木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31陈植.杉木造林技术的遗产研究.中国农史,1985(1—2).

  32陈植.陈植造园文集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3陈植毛造林技术的遗产研究.中国农史,1989(2).

参考文献

  〔1〕北村信正.中国造园界的先达陈植先生造,1990,53(4),肺扉页.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陈植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