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权——学者之师(金柏苓)-风景园林师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周维权——学者之师(金柏苓)
[日期:2008-05-18]  来源:《风景园林》 2007(05)   作者:金柏苓   发表评论(0)打印



  不久前才为《中国园林》写了一篇怀念周先生的短文,紧接著《风景园林》又来约稿。大家不约而同地纪念这位前辈学者,足见他在学术界受到的广泛尊敬。因为周先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所以编辑部希望我写一点有关周先生的具体事例。不好意思的是,虽然我经常请教于先生,读研的时候更是每一两周就到先生的家中问学,却想不起除了专业理论之外还有哪些更多的话题,也没有后来的研究生跟着导师走南闯北做项目的经历。最深的印象是周先生学识广博,我们谈论的内容十分宽泛,而关于我的研究生论文从来倒象例行公事一样几句话就过去了。周先生更希望并鼓励学生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赞成一知半解就夸夸其谈。记得有一次我提起当时刚出版的《美的历程》,很赞赏李泽厚先生把中国式的理性精神概括为“实践的理性”。先生接着就问我:那你说西方的理性又是什么?这个问题李先生在书里好像没有提及,我犹豫了片刻回答:应该是“逻辑的理性”吧?先生想了想,笑了一下算是通过了。还有就是三年前,我为了编写《园林设计资料集》中的《园林建筑》部分去请教周先生,具体的问题是类似颐和园里边的建筑哪些是“园林建筑”要选入资料集,哪些不是不要选。为此我们反复讨论了很久,最后先生说:看来园林建筑这个概念需要研究。这是一个有些意外的结论,因为这个概念已存在多年,人们只是解释它,并没有怀疑其存在的理由。周先生也曾参与编写华南工学院版的《园林建筑设计》,但他并没有因此禁锢了自己的思路,而是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提出了对概念的质疑。后来我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做了些工作,确实感觉我们学科里有些概念(包括园林建筑)需要更清晰地理解和定义。

  能为别人的研究指出方向的是大学者。有一位大师曾说过,治学要坚守三个原则:兼和、守正、日新。三者之中以守正(即客观公正)最为重要。不能守正,学品先亏,学问再好也是枉然。周先生学识广博且守正兼和、时进日新,所以他才不愧为学者之师。

  在周先生的追悼会上,我送了一幅挽联,就以此来结束本文吧:

  传道劳笔耕,自古贤哲常寂寞;

  育才践身教,从来师范最尊荣。

 

  作者简介:

  金柏苓/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曾任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院长/本刊顾问编委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