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珠之惑--南岭之南的岭南园林-园林文化-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遗珠之惑--南岭之南的岭南园林
[日期:2010-09-27]  来源:金羊网 -- 新快报  作者:何燕   发表评论(0)打印



岭南遗珠之惑
 
  ■湖西尽处的韵桥,卧虹般横跨湖面,在柳枝、花木映衬下神采妩媚。
 
岭南遗珠之惑
 
  ■清晖园小景。
 
 
 
岭南遗珠之惑
岭南遗珠之惑
 
  ■邀山阁,可园的制高点,也是四大名园中的最高建筑
 
 

 ■余荫山房八角亭中的一角。

 

  ■ 何燕 文/图

  它们安静,甚至于寂寥,这似乎不应该。岭南园林,偏安南岭之南,暗地妖娆。这些园子并未因地利而名扬天下,倒是在日渐看涨的天际线围合之下日显黯淡。梁园、可园、清晖园、余荫山房,这四枚岭南园林遗珠的华彩,似乎有点蒙尘。

  因交通便利的缘故,常于闲暇时去看这些离广州不远的园子,试图一一解读其异于其他园林的审美、建筑和现状之惑。

  审美之惑

  初到的几次,总是未能留下印象的定格。因为,这几座园林的确很难找到印象中传统园林的那种画境高古与诗意清韵。相反,在获得整体印象之前,这几座园子首先充盈眼帘的是其重彩装饰———彩窗、灰塑,还有雕、砖雕,甚至陶瓷……可谓满目纷繁富丽。

  清晖园如此,余荫山房如此,可园、梁园亦如此。

  其中最著名的一套彩窗,镶嵌在清晖园“沐英涧”入口处上方那套清乾隆年间的“羊城八景”组画,被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沐英涧的玲珑榭内还有八块红片玻璃,也是弥足珍贵的清代文物。彩窗是当时由西方进口的套色雕刻玻璃,岭南四大园林无一例外大量使用彩窗装饰,东莞可园中的“亚”字厅、番禺余荫山房中的深柳堂,而清晖园更以大规模应用彩窗在全国的园林中都极为罕见。

  被广泛运用的还有灰塑,这是岭南民间建筑的主要装饰工艺之一,常在旧式民居的山墙两边根据题材和空间需要将花鸟、山川等景物随形就势穿透墙体加以塑造,立体效果突出。可园内展示的“百鸟朝凤”是一幅硕大完整的灰塑壁画,色彩富丽、饱满。清晖园内大小灰塑壁画更是琳琅满目、比比皆是。大大小小的灰塑壁画时隐时现,使岭南园林色彩缤纷。此外,木雕、砖雕和陶瓷等工艺的混搭使用,也使整个岭南园林流光溢彩。

  岭南园林的浓墨重彩,显出其审美中的世俗情趣,其实是岭南的文化和心理在审美上的折射。与推崇“雅淡”的江南园林相反,岭南园林装饰风格的活泼、浓郁、奔放,似乎在印证“远儒文化”(即世俗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流。

  由于地域原因,岭南之地背倚五岭而面朝大海,处于中原文化与海洋文明交织的地带。由土着文化、移民文化以及海外文化交流、碰撞、激荡、整合形成的岭南文化,很多学者在分析它的时候总是沉淀出这样的词汇:平民、务实和开放。这样的文化心理,必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所折射。在造园审美上,概莫能外。取材于岭南本土的瓜、果、花、鸟、虫、鱼等素材,通过本土的灰塑、陶艺、砖、瓦、石、木雕和西方舶来的琉璃工艺表现,形成岭南园林自成一格的装饰趣味———不是北方皇家园林的恢弘瑰丽,而是小富即安的殷实低调;不是江南名士园林的疏朗清韵,而是切近亲和的世俗浓丽。

  建筑之惑

  基于这样的文化心理,岭南园林的审美倾向于“艳俗”和“写实”。在造园结构上,这种文化心理也造就了岭南园林的独树一格。

  圣陶先生对传统江南园林结构布局特征有着最通俗的经典概括,在他那篇著名科普文章《苏州园林》中提到“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江南园林总给人感觉画意盎然,作为文人名士或习业治学、或归隐静思之地,江南私家园林处处体现文人雅士的理想与人格追求———既有儒家所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又向往道家所谓虚静、恬淡的养生哲学,投射到园林建筑中,便表现为不遗余力地追求人格化的自然山水,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趣。

  而纯粹以“图画说”观岭南园林,则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在章法上,岭南园林有着更多“组团”概念,在原貌保存及复原得较为完好的东莞可园,实体建筑如草草堂、擎红小榭、邀山阁、双清室、绿绮楼、可轩和可堂,均被布局于园林的前半部分。小小的空间里,阁、楼、庭、堂各种式样的建筑高低错落、紧凑有致,但任意一个角度,都绝难形成一幅唯美画面。而在可园的后半部分,则慷慨地安置着明净开阔的可湖。也仅在可湖后回望整座可园,观者才能得到较为完整画幅。

  顺德清晖园的造园结构,与可园如出一辙。同样是园开两半,一边以建筑为主,紧凑密集,一边以水景为主,疏朗开阔。

  采用这种大疏大密的结构绝非为了入画,而是出于宜居、实用的主旨。园林建筑专家认为,岭南园林都设置了比较开阔的庭院,将具有居住功能的建筑物沿园林外围边线成群成组地布置,围成内园林空间,使园林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紧密结合,这种园林布局十分适宜岭南的暖湿气候,不仅使整个空间获取了良好的通风条件,还利用了园林所形成大面积的阴影减少热辐射、降低温度。

  以建筑空间为主的岭南园林造园方式,使住宅和园景融为一体,渗透着建造者和园主以实用为度的主旨。因此,即使是有限空间,都能在岭南园林中被巧妙地利用,番禺余荫山房就是在尺幅之地的极小空间中实现“缩龙成寸”的典范。由此可见,只有从实用角度去赏析岭南园林,才能更深体会其造园的神髓。

  现状之惑

  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岭南园林一直游离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圈子之外,受关注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岭南园林遗存并被完整保存的作品极少,仅存的四大名园均不像北京园林、苏州园林那样保存完好,这使其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例如佛山梁园,其园林总体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多个群体组成,由当地名士梁蔼如等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历时四十余年陆续建成,规模宏大。遗憾的是,梁园园林群体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目前复原并呈现给公众的仅仅是群星草堂群体和部曹第、刺史家庙等。复原景观因用地狭窄而导致景点缺乏组织,虽有大水面,但因缺乏地形配合,景点建筑缺乏陪衬和层次,景观效果平淡。现实的梁园与史料记载中的梁园,其艺术审美价值相去甚远。

  私家建议

  1.岭南四大园林分处广州东(东莞可园)、南(番禺余荫山房)、西南(顺德清晖园)和西(佛山梁园)四个方位,若想连成一线,最好选择自驾游,将两个相邻较近的园子连起来做一日游,晚上回到广州,次日再游另外两座园子。另一种方式则可以一座园子一游,既可自驾游亦可自助,但四座园子走遍,就需要一些时日了。

  2.除了余荫山房不顺路外,其余三座园子都处在各自城市较为繁华的地段。对于自助游来说不算难事,基本上从广州市客运站或省客运站乘车抵达各城市的客运站,其公交总站都有开往这些园林的公交车。余荫山房则需要特别咨询服务台给出详细指引。

  3.岭南园林四时皆宜游,但每座园子都有早晚开闭园时间,行前需要留意。

  (转自:金羊网 -- 新快报,标题为编者加。)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