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南园--中国古典园林寻趣-园林文化-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烟雨南园--中国古典园林寻趣
[日期:2010-08-06]  来源:中国建设报网   作者:王家年   发表评论(0)打印



  友人相邀赴南园一游。南园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建于明朝万历年,由宰相王锡爵营建,占地30余亩。主要建有“绣雪堂”、“潭影轩”、“香涛阁”诸胜,是王宰相处理政务和种梅养菊之处,亦称为“太师府”。

  清初,锡爵之孙画家王时敏与叠山大师张南垣合作增拓,乾隆时荒芜,嘉庆、道光年间重建,同治时又修,后渐破旧。目前恢复了“门楼”、“绣雪堂”、“香涛阁”、“大还阁”、“鹤梅仙馆”、“寒碧舫”、“潭影轩”和“长廊”等18处景点。

  城市山林,绿红花,泉石清流,已超越了自我与物欲,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人所追求的理想居住环境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课题,永恒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门楼,重建后门楼为典型的明式风格。乃卷棚歇山顶,飞檐斗拱,甚为古朴。进门楼内院地面用卵石与缸甏碎片砌成,拼成梅花型图案,这种称之为“花街铺地”的地坪,其地坪花纹往往反映出主人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乃江南园林的特色之一。

  香涛阁又名台光阁,是一幢两层楼的亭式建筑。所谓香涛阁,通俗解之乃梅花暗香处,试想,暗香如涛,其梅花之盛,可见一斑。现在的香涛阁所在的土坡,完全仿明代建筑风格。此阁耸立坡上,红柱朱梁,风铃叮咚,掩映于绿树丛中。登楼,可俯视全园景色。

  鸳鸯厅建于明末清初,“鸳鸯厅”有人以为是堂名,其实只是一种建筑结构而已。这是江南厅堂建筑的一种特色风格,其房梁是对称结构的,外观为一大厅,实则为南北两厅相连合一,故俗称鸳鸯厅,通常厅内用屏风或地罩、纱隔将厅分为前后两部分,其梁架一面用扁作,另一面用圆作,有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这种建筑结构的好处是:南半部宜于冬春,北半部宜于夏秋。像苏州狮子林的燕誉堂、留园的林泉耆硕之馆,也属同一类建筑风格。站在鸳鸯厅内,抬头可见山墙顶端梁构处的抱梁云与山雾云,这种立体状的刻雕花极为精细,也极为美观。

  寒碧舫,俗称“旱船”,乃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属船形建筑。船身为石制,船舱为木制,旱船通常分前、中、后三段。临水部分无遮无棚,便于在此赏荷赏鱼赏月,或饮酒抚琴。尾舱为两层楼建筑,中舱即便雨雪天也可赏雨赏雪,听雨听雪。在寒碧舫登楼,既可近赏梅花远赏石,秋末还能留得残荷听雨声,别有一番雅趣。特别是寒碧舫北侧临水假山处有一棵造型古朴优雅的百年古黄杨,更添寒碧舫生气与趣意。

  知津桥,南园的桥主要有四座,全系石桥,却各有特色。知津桥是南园最引人注目的一座单孔拱形石桥,桥面离水面3.4米,远望之,如飞虹临水,亦美亦壮。

  井亭,建于南园西门边,靠知津桥西南两土坡间的平地上,其亭为明式石亭,高四米多,高敞古朴。石柱上的对联“手弄石上月,口吟沧浪辞。”井亭东侧临水处有平台一座,可赏荷赏月,更是一座雅致的钓鱼台。在这儿垂钓,背靠井亭,面对栽花小憩,右有香涛阁,左有知津桥,古树扶疏,碧波如洗,何等优哉游哉。

  (王家年)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