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颐和园体味淡定 随陈从周品读园林-园林文化-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在颐和园体味淡定 随陈从周品读园林
[日期:2010-05-25]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几年前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为了躲开大都市的繁华,闲暇时常和好友到周边的城市住上两天。可以说,我那四年几乎每个春秋的周末都是在大大小小的园林中度过的。有时坐在杭州玉泉边的鱼乐园里喂那些硕大的黑鲤鱼,有时在苏州拙政园的水边回廊上听当地老人唱昆曲和评弹,有时游荡在绍兴的大街小巷,累了就在某座青石板桥上坐会儿歇歇脚。

  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已经数不清把多少周末留在了颐和园。经常是从偏僻的北宫门进园,绕过耕织园,爬过高高的玉带桥,走过一大片荷塘,在十七孔桥扑面而来的清风里遥望对面落日中的佛香阁,最后等天色渐暗从谐趣园附近的一片柏清香中出园。

  辗转于南北风格迥异的园林,我的情绪也随着四时花木而起起落落。在近30年的生命体验中,对于园林的感受成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到最近,我才偶然买了一本关于园林的书——《陈从周园林随笔》。

 

 

  书中清丽隽永的文字一下子吸引了我。说实话,我很久没有读到过这么让我身心舒畅的文字了。看多了要么矫揉造作、言之无物,要么冷峻犀利、一针见血的文字,这本书就像一碗温热的浓汤一样让我整个人感到熨帖。我曾经去过的那些园林会不断在我脑中闪回,雨打芭蕉,落红遍地,一点点细微的感触常常被它唤起。

  陈从周,生于绍兴,长于杭州,从小就浸润在吴越的柔软和精致里。陈从周家是当地的望族,和浙江海盐的徐志摩家有着姻亲关系。1942年,他从之江大学文学部毕业。4年后,他被张大千收为入室弟子。解放后,陈从周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并参与了多座园林的设计与修缮。

  陈从周一生行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与园林为伴。由于对中国园林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他对园林的认识既有文人的感性又有学者的理性。也正因为如此,陈老关于园林的很多论述时常让我在会心一笑后不禁拍案叫绝。

 

 
颐和园宁静的湖水(图片来源:曾志的博客
 

  “我国古代园林多封闭,以有限姿态,造无限空间,故‘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谛。花重姿态,山石贵丘壑,以少胜多,须概括、提炼。”在《续说园》中,他用寥寥数语点出了中国园林“空灵”的本质追求。

  “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画有画境……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实以诗文造园也……‘得体’二字,行文与构园消息相通。”《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的这段评述,点到了中国园林中蕴藏的深层血脉。

  陈从周在国画、书法、昆曲和诗词等方面有深厚造诣,他在分析中国园林的时候也常常可以跳出园林本身,以其他艺术形式作为参照物评点园林。而这种跳出去后的评点也更加入木三分。

  除了对园林本身的分析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人物也时常带给我惊喜—梁思成、丰子恺、俞振飞、贝聿铭、浅予……作为陈从周的好友或师长,这些曾经出现在我中学课本中的名字在书中变得跃然纸上。而过去100年间的历史,也随之而生动鲜活起来。借这本书,我也完成了一次与数位大师穿越时空的会面。

  如今,这本书成了我的旅行随身必备书。无论身在喧闹的机场车站,万米高空轰鸣的机舱中,还是人流如织的公路边,只要打开这本淡黄色封面的《陈从周园林随笔》,我就能迅速走进江南的白墙灰瓦,进入一种怡然自得、旁若无人的状态。而它,也成了我对抗外界烦嚣与纷乱最好的武器。

 

    相关内容: 春暖颐和园

               令人心醉的美——北京颐和园日落美景(组图)

               颐和园 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组图)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颐和园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