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南浔百间楼 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园林文化-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梦回南浔百间楼 耕桑之富甲于浙右
[日期:2010-01-21]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生活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看那连绵的高山,串珠式的平坝,深切的峡谷,高海拔的冰川,每一样都能满足我们对旅行生活的想象。在此,生活家小编特地为想出游的你准备了生活家出游指南,边玩边享受探险的刺激,背起包去体验在路上的感觉吧!

  江南美,美在南浔。财富与文化共同的积累,使南浔拥有了历史积淀和厚重的人文孑遗,早在南宋时,南浔就已“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上海开埠后,南浔在全国生丝出口贸易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丝业成就了南浔一批大贾巨富,这是南浔与其他江南小镇最根本的区别。 它不同于其他江南古镇临水两边很多都是一般的贫民房子,而是一个大院接着一个大院,那些深宅大院,多具有西洋风格。保存完好的百年老屋随处可见,沿河而建的当属绵延400多米的“百间楼”。

  浙江南浔百间楼


浙江南浔百间楼

  据传“百间楼”的建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隐居南浔后,其孙子与南浔白华楼主嘉靖进士茅坤的孙女结亲,迎接新娘时,茅坤家嫌弃堂堂董尚书家房子不够宽敞,就遣媒人对董家人说,女方有100个陪嫁的婢女,你家太小,住不下。老尚书说,不妨,我马上造100间楼,给你家每名婢女住一间。遂依河而建,立屋百余间,起名“百间楼”。

  百间楼房屋一色为黑瓦覆盖,底层均有披檐,檐下的柱廊就立在河沿上,更有跨街建屋成骑楼式,或有侧山墙落地上开卷门,有的大宅达三至四进, “留荫庐”是百间楼中为数不多的园林式民居,推开院门,一个小小的园林小院豁然出现在眼前,门前挖有一个小水池,种有睡莲等花,院内匠心独具地布置彰显了主人的喜好。

  小的天井、雕花的窗、别致的砖楼、古朴的厢房,无处不洋溢着独特的水乡古镇气息。

  寻常巷陌,最适合怀旧,南浔人家的屋子没有徽商森然的马头墙,只有小木窗、小木门、白灰墙、八仙桌、灯挂椅,每家每户门前种着赏心悦目的花,拾掇得干干净净。这里的一切和这里的人一样,娴静无忧又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偶尔有那身材窈窕的江南女子,从那高高的拱桥走下,或者从那临水的拱门下走出,给人以妩媚灵动的美丽,让人想到戴望舒的《雨巷》和卞之琳的那首著名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梦,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百间楼的美,还在于她依水而建。有水自然离不开桥,小镇桥多,坊间有“十步一桥”的说法,百间楼的桥或长或圆,无一不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传说西施也曾在百间楼一带住过。当年,范蠡大夫带着西施等人渡钱塘江,沿水路向姑苏进发,路过南浔镇,投宿百间楼东边的一个小村里。夜晚,西施想到明天要进入吴国深宫,顿觉人生无望,她悄悄出门来到百间楼河边,想就此死去也比在敌国忍辱偷生好。就在她投水前,侍女醒来不见西施,慌忙和范蠡寻到河边。范蠡劝服悲哭中的西施以大局为重。第二天,西施在河边洗好脸,进入了姑苏城。西施洗脸的地方被起名为“洗粉兜”,沿用至今。

  短短400米的百间楼留下了许多往事。在清晨或傍晚,随意沿河漫步,在窄窄深深的小巷里穿行,背景是白墙黑瓦的古宅,一切仿佛时光穿梭般奇异。夜晚徜徉在青石板路上,拂着明媚的晚风,看着枕河人家里透出橘黄色的灯影,远离城市喧嚣,品味独一无二的静谧,真的很美!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百间楼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