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一点看法-中国湿地-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一点看法
[日期:2008-09-26]  来源:湿地中国  作者:老黑   发表评论(0)打印



  河南三门峡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批建已经一年有余,具说还请了北京一家知名园林建设设计公司,付了可观的设计费用,可在工程实施之初,其原有的核心景观天鹅湖里的主要演员白天鹅便大批量迁移原因不明(甲蕤2007-12-258:35:55湿地中国),作为湿地工作者看到这样的情况真的是痛心疾首,于是乎便有了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请大家给评评。

  公园是水泥钢筋筑造起来的森林中为数不多的生态之地,是人们紧张生活和工作之余休闲悦心的去处,人工建造的山水景观和精心养育的生灵虽然不及天然的效益受用,相比楼群林立商场聚集人流熙攘的繁华闹市,却也是人们调节心理和生理时不可多得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有针对性的以不同服务目的而建的公园便应运而生,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动物园”、“牧丹公园”等,以突出个性景观作用,服务经济发展和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

  城市湿地公园,顾名思义一是地点应该选在城市市区或近郊。二是应该有湿地特色,就是得有湿地特有的生境,有湿地特有的动植物组成的其它类型的公园没有的观偿景观。建设湿地公园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兼顾湿地动植物栖息,一要尽可能在不影响或通过人工措施更有利于湿地动植物正常生存的情况下,修建必须的旅游观偿设施及微缩景观,使游人舒心悦目。二要使湿地公园成为特有动植物的基因库,特别是例入国家濒危保护级别的,如野大豆、大鸨、金雕、白天鹅等,使游人在赏玩的同时,增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三要使湿地公园成为科普教育基地,以湿地中鲜活生动的事例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环境的影响,让大家从中了解到湿地这种特殊生境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四就是要充分利用湿地“地球之肾”的强大功能,吸贮大量的二氧化碳和过滤降解工农业生产及城市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变有害为有利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公园是公众的游园,目的是让大家活的舒心愉快。让湿地公园充分发挥湿地的特殊功能作用,让人们了解湿地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就是最科学的以人为本,最能体现公众的根本利益。

  设计是我们建设每一项工程的重中之重,湿地公园建设更是如此。任何一项工程设计,都离不开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详尽了解和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逻辑思维,这就是所为的专业科学知识,脱离了这些规律和逻辑思维,不管你描绘的意境是如何的令人向往,也实现不了建设湿地公园的真正意图。楼台近水芙蓉美,曲径通幽花木多,飞影逐枝听美曲,涉禽不驻枉自多。摇橹碧波上,观鱼柳岸边,晨曦踏雾觅鸟踪,夕照信步听林涛。这些虽有黄土塬区湿地的诗情画意,却不能体现湿地的真正所在。大河东去,湿地永驻,自然赐于这个区域的生灵一个都不能少才算完美,在本来就是湿地的范围内建设湿地公园,必须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人工雕琢,只能是更高更好,更能体现湿地风情,否则,所有的鸿篇巨制要么只能是哗众取宠,要么就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湿地公园的设计,首要的一条就是你的设计必须要得到湿地特有动植物的承认,必须有湿地的独特生境,建成后能够吸引外来湿地生物来此栖息或者让原有的湿地生物能够生存的更加繁荣昌盛。完全的以人为本,也就不是以人为本,因为你拒其它动植物于千里之外,也就失去了你建湿地公园的目的。

  人的意识与自然规律的融合往往不能尽善尽美,科学界众多志士仁人多少年来就是一直致力于这个课题的研究。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条件下的重点突破。袁龙平在农业科技领域的突破,就是人的意愿与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相结合的典范。如若不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切都是徒劳,甚至会事与愿违,给社会带来灾难。在六七十年代,资源循环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僻如人畜粪尿,腐熟后很快进入农田转化为人和动物的可利用的生活物资,俗话说白菜葱粪尿拱,别看难听,有机无毒纯绿色食品,特别有益于健康,这样的方式即养人又养地,就连城市的也被农民充分利用(当时还没有水冲式厕所),生活污水(如洗衣服就是直接用皂角板)也很少带有毒物质,加上用于转化的资源充足,很快就会被绿色植物利用转化为人和动物的可用资源。环境没有压力,人们无忧无虑的享受着生态平衡给我们带来的生存环境。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物质和生活需求的提高,特别是工业发展和化肥在农耕方面的广泛使用,造成污染排放增加,废物直接利用大幅度减少,空气和土壤的污染都在加剧。农村秸杆沤肥已不存在,更不用说割沤肥(延长了营养资源的转换途径),城市污水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河流或积存在低洼处,如滋生蚊蝇的倒还能循环的快一些(人常说的,发过来了就不臭了,实际上是污染物被这些生物转换成了动物蛋白,被其它生灵使用。),含毒量高的甚至连蚊蝇都见不到,再加上人口增加和工业的不科学发展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转换资源大量消失,使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的城市为了市民的饮用水安全,竟放弃近在咫尺的河水,花几十亿到百公里以外的山区筑坝建库引水饮用。生态平衡、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成了政府管理人员教育他人和自勉的口头禅。生态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就是人的意识违背自然规律所致。于是在城市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成为时尚,意在消除环境污染,为市民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另一个原因就是热点项目好批,国家也舍得投资。不管是国家投资还是地方自建,建设湿地公园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特别是沿河沿海的城市,做好了无论对本地还是对有影响的地方都是造福于民的功得事。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个做好是在自然规律认可的基础上的。说到底,我们今后必须得认真研究自然规律与我们的行为关系,认识到我们以前的所作所为已经使羊亡了,以后的所作所为就必须先把牢补好。

  湿地公园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得有湿地专家的参与,应在专家的指导下,认真分析研究就近湿地区域内动植物的分布范围和特点,生境和需求条件及组成比例,测定植物组成的各种原素含量,进而了解湿地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如三门峡水库退水后沉淀的泥沙上生长的成千上万亩的苍耳草与黄河水质和周边环境有没有关系),为正确设计打好基础。建成的湿地公园必须是高于自然湿地的景观而又不违背湿地动植物的活动和生长规律的场所(不能是建设之初,原有的动植物景观就消失,如三门峡2007年冬——2008年初天鹅湖里的天鹅大批量迁移的现象,就说明这样的湿地公园设计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应是适应当地污染物降解的先锋植物积聚之地(给湿地植物一个生存空间,它给这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保护作用将是惊人的。),不单是游人的乐园,也应该是动植物的乐园,更应该是天随人愿的“地球之肾”。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