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全力打造优美舒适的世博园林环境-人物访谈|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陈敏:全力打造优美舒适的世博园林环境
[日期:2010-05-21]  来源:风景园林   作者:文桦   发表评论(0)打印



全力以赴打造优美舒适的世博园林环境

对话上海世博局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绿地公园片区部部长陈敏

  上海世博会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如何把规划中的美景变成现实,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营建优美舒适的室外环境,奋战在建设一线的园林工作者们无疑有着更多的责任和感悟。4月14日,笔者在世博园绿地公园片区部简易办公室里见到了紧张忙碌着的陈敏先生。

  记者:非常感谢您百忙中接受采访。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世博园区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况?目前工程进度如何?

  陈敏:世博园区内的园林绿地包括永久性园林绿化和临时性园林绿地两部分,工程有五大类型,分为滨水公园工程、道路绿化工程、临时场馆区绿化工程、一轴四馆绿化工程,以及出入口广场、高架平台和水门轮渡等绿化工程。其中世博公园、后滩公园、白莲泾公园三大滨水公园为永久性绿地,也是核心绿化工程,沿黄浦江岸长度约8km,总面积约为100hm2。

  目前,三大公园绿地和码头绿化建设基本结束,进入到整改提高阶段。场馆配套绿化已经完成,这部分绿化将有效增加场馆区的绿量,发挥积极的遮荫挡雨作用。包括花径、花饰、立体绿化在内的临时绿化也已基本完工,正在进一步调整完善中。此外,浦东园区内涉及24条马路约5 800棵行道树的种植任务已完成。虽然今年上海春季气温较往年偏低,而且雨水增多,植物的萌发有所推迟,但现在来看效果还是不错,树的成活率在95%以上。现在离世博会开幕只有十几天时间,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争取给五湖四海的参观者提供舒适、生态、安全的参观环境,呈现一届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记者: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园林绿化作为世博会重要的环境工程,如何体现这一主题?

  陈敏:上海世博会场地在上海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并沿着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两岸呈发散型布局。总体结构以“一核、一轴、两带、多楔”作为核心方案,由浦江两岸向现代化城市内部空间延伸,构筑一个“蓝绿相依,绿网交织,绿楔深嵌,绿链相接”的生态网络系统。上海绿地分布不太均匀,滨水绿地面积更少,因此,世博园三个核心公园绿地的定位是“中心城区的滨水城市绿地”,园林绿化不仅要在视觉上力求符合时代审美,更要在生态环保方面做出探索和实践。

  其中,整个园区的水系处理就是一个重点。黄浦江的水经过后滩公园湿地的生物净化后可由劣五类水变为三类水,再流入园区,可满足园区内灌溉、降温、养殖、戏水等需要,再回流黄浦江。既避免了使用市政自来水,也表达了城市对自然的恢复和回馈。沿着公园树枝状水系的横向和沿着公园扇骨状引风口的纵向设计了雾系统,有雾带和雾团两种形式,可以定时控制。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空气的温度,另一方面会起到控湿、除尘、改善微环境的作用。

  滨水绿地的防汛墙处理也是一个重点。结合地形变化,按城市防洪要求将基地设置为四个层次,除了20年、100年、1 000年一遇洪水的防汛墙外,还加设了滨水台地,依统一设计方式梯地跌落。通过对台地进行艺术化处理,不仅隐藏了防汛墙的垂直驳岸,还扩展了滨水绿地的使用空间,让人们观赏和感受到黄浦江是一条一日两变的潮汐河。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我们不使用农药,而是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在园区内放飞了害虫天敌以达到生态平衡,如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控美国白蛾。此外,园区内的大部分铺装采用的都是资源型透水路面,在保证路面强度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手段在园区也得到了充分应用,仅特钢大舞台的立体绿化面积就超过3 000m2。

  可以说,世博会的所有景观项目中都贯穿着“绿色世博、生态世博”的理念,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记者:官方预计,为期半年的世博会将迎接7 000多万人参观,这意味着园区内的公园绿地会面临庞大人流的考验,在这方面,绿地公园片区部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

  陈敏:目前世博园是按区域划分管理片区部,每个片区部管理职能非常综合,绿地公园片区部不仅要负责园容园貌的优美、整洁,而且还要负责片区内的安全、服务等各个方面。而且绿地公园片区内有特钢大舞台、庆典广场等重大活动场所,还有3个轮渡码头、2个水门等工作点,此外还有5km的防汛墙、5km的黄浦江岸线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绿地公园片区部采取了三级管理措施,片区部是指挥枢纽,下设园容园貌、安全保卫、设施设备保障、参观者服务等6个职能组,以及作业单位,总人数近2 000人。为确保世博会期间工作有效落实,我们采用了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将绿化面积达55hm2的管理范围划分为16个网格,24条道路行道树划分为4个网格。同时,我们配备了70多名网格员,他们负责对片区不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立即通过对讲机上报。通过与片区部有效对接,及时处理情况。我们还制定了应急预案,如果园内绿地发生大面积破损,必须在当天晚上恢复绿地样貌,做到“解决问题不过夜”。

  由于片区部管理范围较大,而且涉及到十几处出入口,都是人流十分集中的场所。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场地情况,除了网格员,我们还建立了二级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动,通过探头实时监控场地,所有信息都会通过片区部的平台指挥中心反映出来。一旦发生人群拥挤甚至踩踏等事件,片区部就可与相关部门一起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情况。

  记者:为确保世博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完成,上海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陈敏:为了备战世博会,我们在2005年、2006年就有计划地进行了苗木储备,尤其是大规格乔木和新优花卉品种的集中储备,因为园林绿化工程不同于其他项目工程,我们施工对象是有生命力的,不可能通过一定的施工工序进行加工制造,大规模苗木更不是短期内可以获得的资源。可以说,做好了这项工作,就让世博绿化有了底气。

  另外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就是改良世博会基址土壤。世博会基地紧临黄浦江,受海水潮汐的影响大,土壤的盐碱化程度高,加上园址一直是钢铁厂、纺织厂等工业基地,废弃物对土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考虑到土方就地利用,节约投资,在场地上种植了一些适应性较强的地被植物进行生态土壤修复尝试,为世博绿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因为南方城市有时会遇到台风,树木容易倒伏,一般会搭架子进行固定,但影响美观。

  世博园区行道树种植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地下支撑体系。它采用可伸缩支架,如周边有管线需避让,可将固定脚伸出的长度缩短。在树穴挖好后将支架的“脚”用铁锤打入侧向土壤中,四个方向均击入土层后就很牢固了。这项技术是之前反复进行试验的成果。

  记者:IFLA2010年会5月份将在中国苏州召开,估计有不少代表也会参观上海世博会。作为世博园林环境工程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您会向来自世界各地同行们如何推介世博园?

  陈敏:上海的公园绿地不会一味地追求灿烂绚丽的视觉效果,世博园的3个公园也是如此。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种植大量乔木,提供充足的绿量,讲究生物多样性,以及植物配置和层次,而且做到“黄土不见天”。例如,世博公园中植物品种就有400—500种。大家能在园区内看到许多上海的乡土树种,包括我国拥有自主产权的东方杉。3个公园还保留了不少“历史记忆”,像宝钢大舞台、沿江边的塔吊、后滩公园的空中花园等都充分利用了过去工厂遗留下来的建筑或设施。

  当然,3个公园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后滩公园比较自然、野趣,颇有农耕文化的意境。世博公园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大家在其中还能看到一片面积3hm2的中国传统园林。白莲泾公园则近代工业的痕迹更多一些。此外,还有目前世界面积最大的喷泉和水镜。夜幕降临,华灯点亮的中国馆倒映在水镜中,成景非常美丽。

  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我在这里也代表上海园林绿化工作者欢迎世界各地的同行来参观世博园,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来谱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篇章。

    世博园林专题:园林,让城市更美好。

编辑:just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