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俞孔坚:我爱这土地-人物访谈|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人物传记—俞孔坚:我爱这土地
[日期:2009-02-0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周文颖   发表评论(0)打印



  3

  多年来,他也的确在用一种大地行走者和行吟者的姿态,将他对土地无法形容的热爱和眷恋凝练成这样一行“诗句”:认识人性、阅读大地、体验生活、聆听故事,而这也正是他所有设计灵感的来源。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多年来,在俞孔坚为中国这块土地奔走呐喊、勤奋耕耘的同时,艾青的名句也被他反复地吟诵着。

  曾采访过俞孔坚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牛建宏说:“在这个世界上,诗人有许多,但真正的诗人却很少。在我看来,真正的诗人有两种,一种是从生命的困境出发,在痛苦的思索中寻找理想的光芒,从而刻写出一篇篇的传世经典;另外一种诗人,是从生存的真实着眼,面对荒谬或无知,发出一种出自良知的呼唤和呐喊,他们不一定写出优美华彩的文章,但他们以一种姿态、一种行为,成就一个诗人的形象。俞孔坚无疑是属于后一种。”

  这已经不是俞孔坚第一次被媒体冠以“诗人”的称谓了。多年来,他也的确在用一种大地行走者和行吟者的姿态,将他对土地无法形容的热爱和眷恋凝练成这样一行“诗句”:认识人性、阅读大地、体验生活、聆听故事,而这也正是他所有设计灵感的来源。

  “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繁殖和动物的运动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大地会告诉你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和健康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大地上的纹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讲述着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故事。阅读大地、体验生活、聆听故事,是认识自然的过程,而最终则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人类本身。”

  1999年,俞孔坚受邀在河北邯郸做一个文化广场的项目。因找不到设计灵感,他和助手半夜把宾馆的被子搬到赵王台的废墟上露宿了一晚,只为感受大地的灵魂。第二天凌晨5点,他就起来沿着赵武灵王的古城遗址去阅读这方土地。脚下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土路,远处一望无际的粟垄,早晨起来耕作的农民,都给了他设计灵感。“我的脑海里立刻跳出了两句诗:一万年粟垄连天,三千载古道成河。后来我们的设计就是在这两句诗上做的文章。”为了表现一万年粟垄连天的意境,他用大片的茅代替人工草坪用作广场绿化,中间纵横交错着行人通行的白色石板路,一直延伸到高处的台地上。“绿色粟垄式的乡土禾草随季节而变化,表现出生命的顽强和生生不息,延伸很远的白色石板路体现了历史的久远。”但是这个方案没有被接受,俞孔坚几乎是含着泪在跟对方争辩。

  在设计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时,为了寻找最能体现西藏文化特色的设计语言,俞孔坚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青藏高原采风。当他看到藏民们最原始的生活场景时,不禁潸然泪下:“不是因为他们的贫穷让我落泪,而是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可能也是这样坐在洞穴里,没有衣服穿,这种远古的感觉后来成了我设计中的灵感来源。”俞孔坚最后选择了青藏高原特有的颜色——藏红色,作为主色调。设计出来后,当地的人们都很吃惊,因为光是从色调来看,就知道是西藏的建筑。“只有在设计中融入故事,别人在看到景观时,才能读出故事,才可能唤起他童年的记忆或某段经历后的体验,这样的设计才能真正感动人。”

  “设计者要学会聆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并由此而感悟出一种地方精神。那是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才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生活的,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的。”俞孔坚在教导学生时,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他更注重培养年轻人对土地的情感:“我强调三个原则。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人的需要和作为文化人的需要;设计尊重神,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

  “俞博士教给我们的是一种做事的方法,这个很重要。他将他所说的东西全都做了出来,并用他亲身的实践教会我们怎么做。”龙翔,“土人”设计六所所长,他告诉记者:“俞博士只要进入自然就是一种完全忘我的状态,走路速度非常快,人也是异常的兴奋,我们常常跟着他四处'钻'。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北京四季青桥附近考察场地,博士带着我们就往一两米多高的乱草丛里钻,在草丛的最里面居然发现很大一片牛眼菊,在北京的闹市区发现这样的景观很让人震撼。大家围着观察,讨论它们为什么会长在这里?要怎么利用?怎么完善?'土人'一直坚持对场地要有更多的了解,绝不会浪费任何场地的资源。”

  “尽管上大学时学习了一些景观设计基础,并且工作后做了一些实际项目。但对我而言,真正的景观设计生涯开始于30岁,从'土人'景观开始,我明确了一个现代景观设计师应该如何设计:每一个场地都有它的历史(神);每一个场地都有它的味道(人);每一个场地都是所在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一个设计师不要去'设计',而是去聆听、品味、搜索……”曾经在“土人”工作的设计师韩毅,在其《三十而白纸》的随笔中如是写到。

  11年,人们从倾听俞孔坚对土地那番恳切的讲述,到逐步认同他对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设想。在奔赴理想的途中,他对土地执着的深情感召着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一同书写着重建现代城市桃花源的壮丽诗篇。

  采访结束后,记者在北大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会议室的一幅照片前不禁驻足,那是一群年轻人在野外的合照,照片中他们面带着自信的微笑,青春洋溢,朝气蓬勃。在照片的上方,是几行醒目的诗句: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连同俞孔坚在他的书中及各种演讲中最喜欢吟诵的那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首诗完整了,它的名字叫《我爱这土地》。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