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张永和:中国更需要规划师-人物访谈|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建筑师张永和:中国更需要规划师
[日期:2008-12-2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第一财经日报》:您经常游走于东西方之间,是否感受到中西建筑理念的碰撞?

  张永和:其实,我更多看到的是西方建筑思想被中国引进,包括西方一些大师在中国设计的标志性建筑,而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也有西方的渊源。这也是正常的。我觉得,中国建筑师接下来要更有意识地反思西方的影响,这个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了。

  如果大家都是埋头苦干,而不去考虑这些,中国建筑的成长就是个问题。我并不那么乐观。并不是说中国有了那么几个特殊的建筑,中国建筑的整体水平就带起来了。“鸟巢”的设计师是瑞士人,瑞士建筑水平高,并不是因为有人能设计“鸟巢”,而是走在街上,发现大多数建筑质量都不错。

  而在中国,一大堆建筑跳出来,但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质量没上去。比如像央视新大楼,你喜欢与否都不要紧,实际上这个建筑跟我们日常生活基本没有关系。比如我,住在北京西北边,很少去东边,即使去,也就是看上几眼,如果是商场,还会进去买点东西,还有点关系。所以,这种重要建筑,一方面的确很有意义,另一方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没关系。也就证明,大家对它的认识就当做一幅画看,这实际上脱离了建筑的本意,还不如就在家里挂张画。

  《第一财经日报》:国内很多知名建筑是国外设计大师负责的,包括央视新大楼、“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等,你怎么看待这些标志性建筑?

  张永和:前三个建筑与国家大剧院设计完全不在一个水平,后者可能是我们学校大二学生的习作。水立方的技术含量,学生设计不出来;“鸟巢”的结构复杂性,学生设计不出来;央视新址在形式上的突破,学生根本不会想。并不是说大剧院不好,其实就是这个水平。业内人士看来,就是基础物理学和相对论的差异。

  如今是市场加媒体的时代,媒体对市场的影响其实很大的。这使明星制变得很重要,因为有商业价值。比如LV和GUCCI,你有钱,没有判断能力,于是你信任这些品牌,这些品牌也就生效,这很自然,我绝对不是批评。但中国建筑不能停在这儿,需要自己有判断力,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咱们请这些建筑大师过来,真的很棒,但大家不想想,为什么不请国外最好的城市规划师,请国外最好的社会学家帮咱们来看看城市大系统的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在你看来,我们更需要城市规划师?

  张永和:我们的城市面临交通、能源、环境、安全、是否方便、舒适等等问题。小孩上学、日常购物是否能就近?每天到底多少时间花在路上?国外有一大批人在做这些问题的研究,包括规划师、交通工程师、能源专家等等,都是很专业的。现在咱们不请这些人来,不关心这些,其实我们更需要他们,他们的工作是真正跟老百姓每天的生活发生关系的,而不是央视新大楼等。

  目前中国自己的城市规划理念非常落后,考虑的只是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没想到城市作为一个人生活的环境的重要。我们光做些表面的、装饰的工作。中国造了25年的新城市其实宜居的城市不多。一个城市的居民不应该接受和容忍这样既有噪音污染,又有空气污染、交通不便利、买菜困难的城市。

  我不光是一个建筑师,还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居民,北京的情况不如上海。地面交通、城市布局的密度、商业混合的程度,上海都比北京好,当然这是指浦西,不是浦东。浦东交通现在看起来比浦西好,那是因为没住满,住满了,绝对不如浦西。浦东是一个不能行走的城市。浦东就是北京,容量没满的时候,似乎有些优势,一旦密度与浦西一样,情况一定比浦西糟。

  《第一财经日报》:你一直比较关注建筑和城市的关系,怎么在工作中考虑建筑和城市之间的有机结合?

  张永和:大家千万不要忘了,你自己有一幢好的房子或者公寓,但是城市不方便,环境很差,你不就是被软禁了?人们首先是生活在城市里,然后才是住在房子或者公寓里,不要颠倒了这个关系。如果上班路上要花几个小时,肯定影响心情。建筑不是一个虚的东西,城市的方方面面对生活的影响都很大。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