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节约理念走出建设误区——浅谈园林绿化建设中应避免的几个问题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新闻频道国内动态  rss订阅
      高级搜索 
树立节约理念走出建设误区——浅谈园林绿化建设中应避免的几个问题
日期:2009-01-20     来源:中国现代企业报     作者:崔卫霞   我要评论()



    近几年来,园林绿化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城市建设的主流,大家在争相加大对城市绿化投入的同时出现了一股攀比之风,如“景观风”即一些地方过分的强调景观,忽略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地域特征,建设了一些功能不健全的公园绿地,而且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如“崇洋风”,即一味崇拜国外的文化艺术,忽略了本土文化、本土树种、传统的园林艺术,建设了一些不伦不类的“洋化工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如“奢侈风”,即片面的追求用材的“高档次”、资金上的高投入,大量的堆砌建筑小品和雕塑,结果既破坏了环境,又造成大量的高档的外来物种的死亡,浪费了资金;如“政绩风”,即一些地方把园林绿化建设作为一项“政绩工程”来抓,新建的公园绿地反季节施工,低价中标,造成短工期、低质量;这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绿化成果,在高投入的同时得不到高的回报,因此我们要积极推广节约型园林建设,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走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这里我对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几点常见误区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忽略乡土树种引进外来树种
  城市绿化应因地制宜,注重选择本土园林植物和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园林植物,慎重引进外来树种。
  乡土树种就是本地区土生土长或称地带性的树种。广义上也可以包括某些经过驯化已在当地长期栽培、并完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乡土树种不是‘土气’,它们在生活的土地上扎根,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养一方树’。园林绿化讲究适地适树,‘翻译’过来就是说:选择乡土树种为城市绿化的主力军,最符合节约原则。因为乡土树种苗木成本低,成活率高,管理最省事,不会因气候变化而‘生病’。”实践证明,这些树种生长健壮、冠大阴浓、抗寒、抗旱、抗污染、耐瘠薄土壤、适应性强,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在晋城市区建设路、泽州路上,都生长有高大的法国梧桐。这其实是外来树种,但已经适应了晋城的气候,可作为适宜的树种。每到炎炎夏日,绿阴如盖,行人行走在路边,都会感到特别舒坦。而在太行路上的合欢树,合欢树给人们的印象是树形风度潇洒豁朗,合欢花端庄秀丽,但合欢树属闽南乡土树种,不适宜我们这里的气候变化,长势不旺,病虫害严重,连存活都成为难题,更谈不上绿化效果了。
  但愿这些引进的外来树种的命运能提醒人们,让乡土树种成为城市绿化的骨干才是最科学的选择。
  过分强调立竿见影忽略生态效益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里,与其盲目地大铺草坪,还不如多栽一些树好。虽然草坪绿化见效快,可生态效益却大大低于树木。大肆铺设草坪已经成为最不受欢迎的绿化方式之一。
  园林专家认为,从投入来看,树木和草坪的投入比例为1∶10,而产生的生态效益比却为30∶1,相同面积的树木制氧能力是草坪的几十倍,树木在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热量、降低噪音等方面也比草坪强20多倍。
  据有关资料,每平方米草坪“喝”一次水需要1.2吨。草坪的修剪、除草、浇灌、病虫害防治等,每年每平方米要5元左右,这也大大超出以树木为主的绿地管理。这都和“节约型绿化”的思路格格不入。
  许多城市为让绿化速成,不顾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盲目种植大面积的草坪以取代栽树。在我国,城市绿化“草坪热”从上世纪90年代初持续至今。但结果如何呢?以铺草为主的绿化导致了“有绿无阴”的后果,有的城市绿地草坪比例过大,在炎炎烈日之下,行人却找不到遮阳的树木。
  据了解,城市绿化大规模铺设草坪在我国自大连开始。但专家认为,那是大连的生态环境所决定的,大连气候干热,土层薄,种树难度大,只能先铺草坪后逐步增加乔木。更主要的是大连市内多山林地段,辅以草坪,能形成较好的绿地景观和生态效果。
  提倡多植树,少种草坪,并不是说完全拒绝草坪。问题在于,不能盲目地追求大草坪,“欧式大草坪”并非适合所有城市。
  现在国内城市绿化选择的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冷季型草坪,不耐旱、浪费水,缺一点水就发黄,管理费用也高。应逐渐缩小其种植比例,代之以节水、耐践踏、耐旱、不用修剪的暖季型乡土草坪。“虽然这些乡土草坪一到10月份就变枯黄,但综合效益要优于冷季型草坪。”据了解,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认识到冷季型草坪的问题,每年从我国进口草坪的比重逐渐增加。而在国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目前,城市绿化草坪的应用量仍然过大,用地被植物替换草坪仍需要大力提倡和推广。在园区管理过程中,利用爬行卫矛、白三叶、小叶扶芳藤、锦带等地被植物逐渐取代老化的草坪,既改变了景观效果的单一性,又节省了管理成本。这些地被植物大都比较耐旱、耐阴,生长快,繁殖力强,成坪时间短,绿期长,既可观叶又可观花,可粗放管理,养护费用低,可以种植在乔木下,减少裸露地面,大大提高了生态效益,同时这类地被植物可以不断的繁殖分栽,为园区绿化提供更多的绿化材料,如白三叶的种植,其中的1/3是来自不断繁殖分栽形成的。
  违反自然规律拔苗助长搞“速成”
  虽然饱受批评,但“大树进城”这种名为造绿实为毁绿的做法仍在一些城市存在。
  城市绿化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拔苗助长搞“速成”。“大树进城”之类的错误绿化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财政资源,而且也导致了异地原生态森林的破坏,不利于城乡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
  所谓的“大树进城”,就是从农村或山区购买大树,移植到城市,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改善城市的绿化水平,提前建成森林型城市。在移植中,伴随大树进城的,还存在挖掉普通大树换成“名贵”大树的现象。
  “大树进城”始于上海。从1998年起,上海共向市内移植了胸径15厘米左右的乔木22种、5万多株,两年中耗资5000万元。随后,许多城市争相仿效这一快速绿化城市的“捷径”,在国内某市的“绿化方案”中明确规定,要用1个月的时间,让“万棵大树进城”。于是,那些深山老林中才能见到的高大树木纷纷在闹市安了家。但等待它们的却是:进城树木大量死亡。在引进数以万计大树、珍稀树种的某省会城市,移植大树的死亡率超过70%。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大树进城”是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联系在一起的。专家指出,成年大树一旦移植,树体加速老化,2至3年内处于假活状态,即使3至5年确定成活,也大多在几年,十几年内变成缺乏生机的老树,逐步丧失环境生态功能。城市绿化不能靠成活的大树“输入”,应该立足于栽种树苗,让幼树适应城市的土壤和气候,自然地茁壮成长。
  推广节约型园林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建设(园林)主管部门开展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建设和节约并重、发挥绿地功能为主景观为辅的方针,走勤俭节约、科学建绿的道路,加大城市中心区绿地建设,全面保护自然区域为前提,以节水、节能、节约资金为目标,以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支撑,全面开展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建设中少走误区,真正做到少投入高回报。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Allen.GY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