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名胜理论研究  rss订阅
      高级搜索 
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
日期:2008-12-08     来源:浙江土木     作者:林巾巾   我要评论()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性

  现代城市面貌的改变、更新其速度非常之快,被这一巨流所推动,城市中心的各个地区,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例如,从纯粹居住地区,向居住和商业地区混合的变化,再进而多变为纯商业地区。还有商业街变成了行政街,或是变为娱乐街的也不少。这样的变化,使许多传统的街巷、合院在大规模的拆建中迅速消失,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也相应地受到了破坏。

  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改造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只追求物质环境的改善而忽略了对文化环境的保护,造成了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丧失和城市特色的泯灭,有关专家急切呼吁“在旧城更新改造中应充分重视城市中的重要历史风貌地带和景观地带的保护和控制,突出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不仅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而且在经济方面,它对提高城市知名度,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事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能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所以对历史地段进行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2、古城保护与更新实施中遇到新问题

  杭州既是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又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悠久的历史沉淀下丰富的文化遗产,杭州城区现有文物史迹373处,其中文化保护单位65处,文物保护点84处,这些文物遗存门类齐全,不少在国内独具特色,如世界最早的五代石刻天文星图、我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六和塔、数量规模堪称全国之最的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飞来峰造像、我国最著名的国药老店——胡庆余堂等。在旧城区还保存着一些古城风貌较浓厚的传统街区,主要有中山路、大井巷、河坊街、元宝街、小营巷、吴山路等,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杭州市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古城的风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城中滞后的基础设施、狭小的建设空间,束缚了城市的发展,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显得比较突出,古城风貌、传统街巷、民居和文物史迹的保护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受到区域空间的限制,沿湖旧城改造难度大,从地理环境看,杭州三面群山环绕,城市发展自古以来围绕西湖向东外延,但又受钱塘江制约,市区在行政区划调整前仅有430k㎡,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在旧城改造中,由于改造资金筹措难度较大,名城保护经费不足,导致一些文物建筑只能维持现状而无力维修,有些名胜古迹长期被一些单位占用,一时难以恢复,如雷峰夕照、白塔公园等。

  3、保护与更新中的几点设想

  3.1开拓新思路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发展的有机体,故进行必要的建设改造和推进经济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城市中一些传统街区和文物建筑内的物质环境已不适应现代生活居住需要,对文物建筑和一些传统街区进行维持现状的冻结式方法太消极,往往陷入区域现状越来越差的误区。如何摸索一条多渠道引进资金,保护和改造、利用有机结合的路子,是当前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借助开发商的经济实力,结合区域改造,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文物古迹进行整修,并加以利用,形成保护和利用的良性关系。

  对于历史地段的改造,应选一示范性的保护区为试点,按名城保护的要求进行改造,如小营巷古城保护区(面积约6.5h㎡)就是一个很好的试点。对整个保护区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建一批与传统氛围相协调的建筑,保护白墙黑瓦、轻巧淡雅的建筑特色,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收益率,使改造资金和经济收益得到平衡,同时政府对文物古迹周边地区及历史街区的改造,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使开发商既可对文物和名城风貌进行保护,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3.2促进公众主动参与

  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最多只是做些民意调查和访谈而已,究其原因,一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个人的需求和创造性,“等、靠、要”的思想由来以久;二是规划、建筑步入正轨没有多久,工作重点还在量上,深度不够。所以要大力、全面宣传公众参与的思想。公众参与在中国的实践才刚刚开始,会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需要一套政策来促进公众主动参与规划的实施,如为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就需要有优惠的政策鼓励一些市民迁往新区;要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规划实施和执行的年限,以防由于情况的改变而导致居民改建后又需拆迁的财产损失(这是居民对自建的最大忧虑);对提供优惠也无能力进行改善居住条件的居民可以通过房屋买卖鼓励外迁,以防局部的破旧导致整个地区土地价值、居住环境质量的下降。其次,由于较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只热衷于开发个人地块,根本不顾与相邻建筑的协调性,所以不能仅仅满足于地块的招标工作,也应把开发商对该地块如何开发的详细规划纳入招投标工作中去,并就他们形成的方案向市民征求意见。这样,政府部门在实际采纳上述计划以前,市民就得到了一次参与规划制定过程的机会。老城街坊保护与更新工作如何与当前的经济体制相结合,探索新形势下公众参与规划运作的新机制,这对杭州市来说,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新课题。

  3.3保护名城独特的个性

  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个性。如在旧城改造中,忽略了该城市的特征,盲目地进行改造,那么历史文化名城宝贵的信息就会荡然无存,名城也就失去了它独有的个性。今天杭州,由于大规模城市建设导致了古城风貌的日益萎缩,象河坊街、大井巷一带作为杭城较为完整的传统街区已是仅存的弹丸之地,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古城风貌景观和它在历史文化上的独特价值是任何新建筑无可代替的。这些传统街区是经久远的历史积淀而自然造就的,有故事,有传说,有人物,皆历历可数,是任何人造景观如杭州宋城之类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对河坊街的保护是一项抢救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的紧急措施,是对近十年来杭州城市建设淡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识、老城区格局和风貌几乎损毁殆尽的重要弥补。

  河坊街、大井巷街区现存之建筑虽多为清末民初所建,但作为杭州城市的发源地和往日的商业中心,清以前的状态史志记载亦颇为详尽。特别是现街坊巷仍多承南宋格局而来,许多著名的事件或构筑皆有较明确的位置可考,所以在对该街区进行积极、全方位保护的基础上,完善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形成以吴山风景区为背景,以区内特有的历史建筑、传统店铺和生活习俗为依托,以传统商业、药业文化和传统民居为特色的古城风貌景区,再现清末民初时期江南典型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以及中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繁荣景象,这无疑对于保持杭州名城独有的个性和历史文化内涵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

  4 理顺体制并完善法规

  为处理好城市建设和名城保护的矛盾,对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进行系统的保护,离不开行政部门的支持。目前,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和市规划局联合编制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将把杭州社会经济战略、城市道路布局、城市设计等统筹兼顾,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历史风貌、历史文化等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区域整体保护和单体保护相结合的点、线、片的保护方式,有选择地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分层、有重点的保护,在空间上组成一个体系,使之保持城市鲜明的特色。杭州市还将编制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单项详细保护规划。

  为使杭州市的文物和名城保护更有法可依,杭州市还完成了文物地方法规《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草案)》的编制,建立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和专家咨询机构并将恢复杭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也已列入议事日程,法规、规划和体制的完善,将使杭州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更为主动。

  另外,杭州市行政区域扩大后,确定了跨江、沿江发展的战略,城市有了新的发展空间,这给名城保护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完全有理由相信,杭州的城市遗产必将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人间天堂,风采依然。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joannazyl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菊花栏目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