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孟兆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视频】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新闻频道人物访谈  rss订阅
      高级搜索 
独家专访孟兆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视频】
日期:2008-06-01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王贞   我要评论()



  孟兆祯(1932.9.13-),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教育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56年9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造园专业。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顾问组组长,上海市绿化局顾问组组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韩国庆熙大学设计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孟兆祯教授长期从事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冶例释等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编获校颁一等奖的《园林工程》教材,奠定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和设计课的内容,培养硕士十余名,博士五名、博士后一名,指导三名学生四次获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大奖,被授予师德标兵称号。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建筑、规划、园林》卷副主编,主持园林编辑工作。任《风景园林》杂志名誉主编。发表论著数十篇,《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掇山》、《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理法赞》、《园林工程》、《园林是城市发展的生理基础》、《展望21世纪的北京园林》为有影响的代表作。《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理法赞》获林业部二等奖。主持36项设计,获林业部设计一等奖和深圳市设计一等奖,2004年获首届林业科技贡献奖。赴英、法、美、日、韩、香港讲学,主持中韩园林学术交流会,在2005年中外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学术报告会发表《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法》。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您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中国园林的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孟兆祯:“中国是园林之母”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中国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比如西双版纳,十八世纪的时候,英国就派人来中国采集种资。这是由于中国的自然条件造成的,中国地跨亚热带、温带、寒带,从海到陆到珠穆朗玛峰,纬度跨度比较大。另一方面,中国造园历史悠久,有两千多年,有这么长造园史的国家不是很多,对待这句话,不要产生一种误解,不要世界唯我独尊。“园林之母”的意思并不是说独霸天下,天下我第一。中国园林是自然的资源和人为的加工而成的,中国园林与西欧不一样,有共同点也有区别。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概括中国园林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中国是园林之母”要肯定资源的丰富,肯定造园的历史悠久,有独特的风格,“中国是园林之母”以中国的特色置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风景园林网:园林艺术作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您认为园林与林业及造林的关系和区别在哪里?

 

  孟兆祯:什么叫做艺术?古代“艺和“术”本来不是一回事,过去数学也叫艺,“六艺”里面就包括数学,现在数学不算艺术。按美学讲,“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艺术美通过人创造的美,最早的“艺”字是人跪在地下,手里捧个树苗在种植,说明人不满足自然的恩赐,要用人造自然来改善环境,也就是恩格斯讲的第二自然。园林艺术就是要把社会美寓于自然美,创造风景园林的艺术美。科学家元老钱学森发表过很多关于中国园林艺术的文章,他认为中国园林艺术很独特的,用英文不好翻译,建议要将园林管理部门放在文化部,说明这是一种文化,也有其一定的道理。风景园林是一个环境艺术,但是这个环境艺术的特色是综合性很强的,带有一种边缘性,包括建筑学、地理学、植物学、美学、工程技术,是综合的学科,强调风景园林的综合效应,即环境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园冶》开篇就是“兴造论”。这个事业综合起来属于“兴造”,“兴造”也可以讲营造、建设、建筑。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把建筑名词化了,最先的建筑属于一种行为。园林属于“兴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城市园林、风景园林和大地景物。从三方面来讲,城市园林主要是城市里面的绿化,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需要园林绿化。对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来讲是很大的。

 

与林业的关系就是有生物上的联系,但是林业是一个生物的培养过程,通过林木来改善环境,来服务人类。从科学来讲,林业偏向于生物科学,是管大面积的荒山绿化,不象风景园林是综合学科,是管城乡人居环境的。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对一些地方政府对园林与林业两个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您对此有何看见解?有利的地方在哪里?不利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孟兆祯:要按着科学发展观来看,要事实求是。中国工程院已经把学科划分的比较明确,风景园林是建筑学里面的二级学科,建筑学是一级学科,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平行的两个二级学科,林业是独立的学科。按科学发展观来讲把园林放在林业部门是不科学的。把园林放在建设部基本合适,但也不合适,钱学森建议放在文化部,是有道理的,可以看一下中国园林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闻名的。我建议应该在建设部下面设一个独立的局,叫做风景园林管理局。就建设部园林处目前的力量,面对全国的园林绿化管理的任务还是不够的,但是,放在林业部门更是不合适的。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对于园林学科的发展有何看法?

 

  孟兆祯:中国目前建设方兴未艾,不到十年就会有1200个城市,每个城市1/3的土地用于园林绿化,中国的市场是很大的,发展前景很广阔。如何适应发展,要培养人才,关键在质量,从现在来看,数量比历史上都多,但师资力量并没有相应增长,教师少,学生多。目前,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当前的形势,这些问题都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

 

  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园林有自己的继承传统、风格和特色,对现代园林的发展如何吸收外来文化,例如规划学、建筑学以及国外的一些新的理论结构,您认为该如何做?您如何看待中国园林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孟兆祯:科学没有国界,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风景园林传统传统,这些传统就包括了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中国人很擅长吸取别人的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不是硬搬。比如宝塔,吸取外国的,但吸收进来以后,有所改变,变成了中国的宝塔。

 

  虚弥座也是外国的,琵琶也是外国的,但到中国以后,琵琶的弦也改了,形状也改了,弹法也改了,变成中国的琵琶了。这说明,学习外国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现在的总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一切建设包括中国园林都要具有自己的特色。但另外一方面来讲,我们还是发展中的国家。矛盾就是按经济发展水平来讲,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换句话来说,我们是后进的国家。对于文化来讲,我们是第一世界,但国家是按着经济来划分的,我们要学习外国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对于现代化建设,我们缺乏经验,包括我们以前是多层建筑,现在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我们必须学习国外怎么布局怎么建设。要学习国外的城市规划,工矿区改造再利用,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总而言之,是现代化的经验,特别反映在科学技术方面,这方面我们比较落后。怎么学法,学习他们如何根据他们的条件来进行建设,不能生搬硬套。齐白石说过,防我者死,学我者生。自己国家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现在不良的情况——“刮风”,都想做好,但又不知道怎么做好,于是就看人家怎么做,喷泉风、雕塑风。这就是没有抓住自己的特点,我们不但国家以及各个地方都要根据自己的特色(自然、人文),来寻找自己的地方特色,我们要寻找具有中国特色以及地方风格的中国园林。欧洲和中国的气候有很大的区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建筑、园林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认为中国园林事业今后发展格局与发展路线是哪些?应该注重哪些问题?

 

  孟兆祯:我发展格局就是怎么来突出中国的特色,中国60%以上是山地,山地里面如何建设城市,咱们现在破坏山水的自然资源还比较普遍,觉得自己的土地不够用,要把山炸掉,去填海。导致咱们国家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大于其他国家,这就是填海的结果。灾害有自然灾害(比如说地震)和人为灾害,我们的水灾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灾害,低流量,高水位。我们的河床是有一定体积的,我们往上填河后,河床越来越小,有些城市的江边道路,叫沿江大道,淤积后,填土成沿江公园,好像很好,但实际上江的断面变小,然后造堤,堤越来越高,达到15米,导致滨水城市看不到水的局面。而我们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就积累经验了“深掏滩,低作堰”,就是淤积的土要掏掉,以便水有地方流,但后人并没有引以为戒,我们要吸取这些经验。

 

我们发展当中,始终要明确我们中国的宇宙观,就是要人与自然协调,与水协调,与山协调,协调还包括有人与人的协调,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文脉和一个是资源,把两个东西拧成一股绳,来创造我们的新兴园林,就是按中央指示叫自主性的创新。目前我们学校大学生从85年到现在已经拿了10个大奖,说明我们目前现代园林的发展也是得到世界承认的,我们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有人说看不出来我们中国园林是与自然协调的,比如圆明园是跟沼泽地协调的,颐和园是跟水协调的,颐和园是北京的水库,其中在颐和园的石碑上写着“治水乃国家大事”,中央提出的“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咱们中国园林走这条路是前途很光明。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如何看待园林的防灾避难功能?

 

  孟兆祯:园林具有防灾功能,这是风景园林的功能之一。这些地震是不可抗拒的,但是灾后的救灾是人为的,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小,容量大,我们必须考虑到在有灾害的时候,人要在很短的时间下来,要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另外,还要有安全的紧急通道,人在路上的时候有可能受到伤害,要有紧急通道。总之,园林都是开放的空间,在有灾难的时候可以避难。在规划上主要是如何保障足够的绿地面积,这就是国家的资源利用,拿出多少用于园林绿化,现在一般不满30%,这种比例很不够,城市的环境要与物质发展相协调,我们城市的环境水平还不够好。

 

  中国风景园林网:您如何看待城市林业?

  孟兆祯:城市林业是城市里面不可缺少的部分,北京西山绿化要靠林业,大地绿化是林业,但要注意是林业不是森林,林业要和园林配合。以后城乡一体化都要两者配合,不要因为部制改制就分开了。城市林业主要管荒山绿化,园林在城市小气候条件下的建造。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songgaofeng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