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鸣:游赏视角下的园林绿化

2019-11-22 15:06:00    作者:张晓鸣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大家都说了让园林“回家”,实际上,园林的诞生和园林的功能是和生活,和人的生活境域息息相关的,园林应当是美的,园林是有诗意的,园林是有画意的。

  一、风景园林是研究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十八大召开以后大家都注意有四个主题词一直贯穿这么多年,十八大以来的各种建设和各种观念的提出,科学发展写进了党章,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二个是生态文明,到十八大末期和十九大也把它明确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尊重时间、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发展自然。第三个是发展目标,就是美丽中国。十九大开幕的时候提出来自然和谐,实际上自然和谐就是我们要做事情的技术路线。对优美环境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这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现在风景园林和园林绿化的建设应该是紧扣当今的主题开展一些工作。风景园林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根本使命,以保护资源和营造高品质的空间品质为基本任务和时代责任。其实我们每个人做这项工作,做这个行业的每个人的身上的责任还是挺大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学科研究的方向、问题是什么?实际上各位专家、大师们都知道,你们从学校读书到现在从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做这件事情。风景园林是一个以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为研究对象的,处理人与人类活动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是在人们对人类生活环境有了科学认知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及优美生态环境的追求而进行的保护、营造与管理活动。在新时期的发展条件下,风景园林的使命与责任是为人类生活提供资源完好、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特色显著、功能稳定、品质优越的“优美生态空间”。这里也讲个政治,实际上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和当下的政治大格局是一致的。虽然现在的一些机构的职能发生了一些调整,风景园林分散到各个管理部门,但是这个学科还是没有散。这个学科还是以这样的使命在努力向前。

  第二个问题是风景区是什么?风景区是具有遗产地性质的区域,它的形成是因为自然的遗产资源和文化的遗产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带。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来源于人们对景观的审美认知。如果没有审美认知的话,那也就没有风景名胜区。因为自然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人的审美情趣的交集,风景名胜区才被赋于了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因为人们的喜爱,才有从这个空间获得审美的感受与探索知识的精神需求。

  风景名胜承载了人们精神追求的理想境域,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这是因其自然造化的唯一性、独特性和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所赋予的文化内涵的交集而确定的。无论是天工铸就的自然奇观,还是人类智慧的史迹遗存,能够成为被人所赞叹、传颂、审美、研究的风景名胜资源,这些皆文化使然。风景名胜区实际上它还是文化。

  第三个问题是园林绿化是什么?园林绿化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而且是城市唯一有生命的重要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以植物材料为基础的艺术营造。是城市唯一有生命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是直接影响居民工作生活舒适度、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要素,是维持城市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社会公益性事业。城市的园林绿化在占城市空间的1/3,这个空间的数量是很巨大的。但是它的品质又和郊野的山林、农田不尽相同,它是人的艺术营造,为了人的生存环境,为了城市的运行而进行的艺术营造。园林绿化的生态性、文化性与艺术性,确定了园林绿地空间与这个城市的格局、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想强调园林绿化是双重属性,我们往往会听到一些讨论中要不然就是十分强化园林绿化的自然属性,要不然就是十分强化园林绿化的美化功能。我不同意用“美化”两个字,因为它不仅仅是美化,实际上它还是一种功能性的营造互动,为城市的运营和人的生存而提供的审美空间。想强调一下园林绿化双重属性,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并存的,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它的自然属性应当在城市的生态环境要素中发挥应有的自然生态的效应。它的社会属性应当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以人的感受与生存质量为准则而存在,反映了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审美情趣的追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回顾一下汪菊渊先生在《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一书中这样描述园林学,他说“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这也说得很明白,园林绿化是个艺术营造,并且是以植物材料为主的自然因素为主的艺术营造。

  二、园林绿化是将自然的艺术引进生活境域的艺术营造

  园林绿化是艺术营造,我一直在说这个主题,无论到哪里我都想和行业管理者以及一线的养护职工、养护技工,向他们传达这个理念,园林绿化是艺术营造。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它的应当有的艺术呈现来开展工作。不管是规划设计也好,还是养护也好还是管理也好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就是园林绿化里面的园林含量不是说建一个亭子,放一块石头。它是建立在对自然、文化的科学认知基础上的艺术营造。根据不同的场所环境及其主体功能的要求进行构思设计,将自然要素合理配置,构建符合特定文化认知的园林景观,使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来看一下大家熟悉的皇家园林,我们称之它为山水园林,它不是建在宅院里面,它是建在山水之间的。因为它使用的主人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全是他的,他爱在哪里就在哪里。随着他的行宫的落地而构建了这样一个个园林景观,避暑山庄,颐和园,从这些园林的景观特征上可以看到皇家园林的特色。

  私家园林,基础是什么呢?多数为辞官退隐、家境殷实的人家的生活空间。吃饱了穿暖了,生活不愁了,对自己的宅院以外的自然的眷恋,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将这些自然的元素引入宅院,形成了这样私家宅院的园林。这些园林多数是在深宅后院,不以示人的。这样的空间把自然的要素全部引入到这里面。没有水他可以开辟一片水,没有船,水面小没有船他做一个石舫,石舫停在那不动,他可以做一些石头做浪花。这就是私家园林的主人对自然审美的需求引入到宅院形成的园林景观。

  另外还有一些比如说寄啸山庄,他在平地里面要营造出一个山庄的感觉,因为他主人购买了片石山舫,想把片石山舫那边的景观延伸过来,做了很多的贴壁的假山,将自然山水的诗情画意引入自己的宅院当中。这就是片石山房。

  古代的私家园林随着城市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园林艺术也已经不再属于皇家和私家园林独有,已经由院墙内走向城市的广阔空间,园林艺术成为城市营造的手段,在有效地为城市服务。现在的园林绿化的工作者还有设计师、专家们实际都在做这样的事情,让园林艺术更有效的为民众的生活空间服务,为城市的运行服务。

  在绿地系统当中更能直接为人们提供这样空间服务的绿地就是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绿地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绿地类型,它是向公众开放的,满足人们亲近自然、游赏、休憩的园林绿地景观。在绿地规划上还有城市园林评价上面对它有一定的要求,要它分布合理、贴近生活,服务半径300到500米的要求。

  三、园林绿地是最贴近民众生活的游憩和审美空间

  现在很多城市为了让汽车有停的地方,把很多附属绿地、住宅区里面最贴近民众生活的绿地改成了停车场,实际这不是太合理的。希望管理部门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加以劝导,能让最贴近民众生活的这样一个园林空间能够发挥它更好的效益,为民众提供服务。园林绿化应当为人民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园林绿地是自然艺术的景观空间,无论从植物材料的选择还是景观的营造上都应该注重使用者的审美感受。在绿地的营造中应当使这片空间具有地域的自然特征与文化特色,应当担负起引导审美和认识自然的职能。培育人与自然的和谐文明观念,为城市人们生活境域提供优美生态环境。过去都讲生态环境或者是生态如何,实际上生态是中性词,后来讲到生态良好,就是要良好。但是现在发现不仅要良好,而且要优美。从“十八大”的报告里面确定了现在当下的要实践的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要实现优美环境满足人们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反复讲这个问题。公园城市里描述他还是想讲要将城市建设得像公园一样,公园是什么?一是近自然的空间,第二是提供人们游赏的审美活动空间,还有就是他的绿色福利的共享,还是美好。说来说去我们所有的工作是冲园林含量而去的,也就是说园林艺术应当是在园林绿化当中放在主导的位置上。就是说园林绿地的建设不要紧紧满足绿化的要求,因为我到了各个城市都会说我们先绿起来,实际上我说先绿起来实际上就是下的功夫不够,用了同样的土地,花了同样的时间,花了同样的经费,为什么仅仅满足先绿起来呢?一定要从开始设计之初就奔这个园林艺术的方向而去。应该提供完整的、优美的、高品质的产品。国家住建部建立了城市园林绿化评价体系,包括现在园林城市的推进,各个标准里面都对园林绿化的建设的艺术性都有相应的要求,是引导建设。

  园林绿地是城市的生态空间,也是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园林绿化就是说不能就一块地用一块地,用每一块地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和城市的关系。邢台园博会是城市的门户,城市的生态门户,城市的景观门户,城市风貌的门户。在做每一片绿地的时候都应当考虑它和城市的关系,和生活在这里的人和这块绿地的关系,应当去营造城市地表性的景观空间,呈现城市独特的山水格局与风貌特征。

  江苏无锡濒临太湖,太湖的大山大水,是这个城市重要的景观界面。下面这张图是苏北南通,南通很好保护了老城河,使老城河成为城市地标景观地带。另外还有很多城市,在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的时候都是和城市的整体的山水格局和发展目标相关联,确定主题。就像写文章以后,确定主题。这是南京,南京给自己的园林绿化确定的主题叫“浓荫蔽日,风格雄浑”,因为它是基于六朝古都和龙潭虎居的山水格局而确定的。你看他植物材料的选用和营造的状态。

  江苏扬州,很朴素,叫“绿杨城郭”,选择材料很简单,植物呈现也很有特色,桃红柳树,这是植物景观特色苏州的古城区因为他因古典园林、传统私家园林著称,给自己的定位也是很经典的,让这样的文化在这样的城市得以传统,说“讲传统园林的艺术延伸到街旁巷尾”,整个古城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传统园林的艺术特质。

  还有滨江的镇江,给自己的定位叫“大江风貌,城市山林”,因为他园林绿化定位特色比较准确的描述了城市的特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的时候也将这样的定位变成他城市发展的定位。园林绿化,风景园林还是一个研究城市大格局的学科。眼光应该放得更加高一点,宽阔一点,深远一些。

  现在在园林绿地里面普遍大家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绿道的建设。我想讲的是绿道真的不是红红绿绿,红绿黄蓝青紫有颜色的,和自然毫无关系的自行车通道。甚至有的城市做好这个绿道以后还专门喷上漆说是自行车专用道,都是不正确的。绿道建设国家也有规范,国家规范是这样讲的: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串联城乡绿色开敞空间,满足游憩、休闲、健身等需要,兼具绿色出行功能的廊道。实际上就是说营造当中应当是让使用者享受自然气息,具有诗意浪漫的非机动车通行系统。说它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不是仅仅要是红色的道路,并且和植物没有关系,很多建的绿道特地砍掉一些植物,让你行走在绿道上还要打着遮阳伞,这样的绿道是不可取的。来看看大家喜欢的一些绿道,有这样一些绿道,它应该是穿越林间的。

  四、园林绿化营营造应当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考虑设计、养护。

  第一个小问题就是想要重视对风景园林主体资源与园林绿化主体功能的价值认知。现在有很多建设也好,设计也好,为了满足一种表象的需要,忽略了这样的主体功能。比如说风景名胜区主体资源的价值忽略掉了,做详规的时候就考虑要建多少服务设施,要建多少酒店,要建多少东西,而忽略了它本身的主体价值。

  很多的园林绿地里面的建设也是要不然要一色的敞绿,要不然弄一些砍了树冠的这大树。还有现在时髦的海绵,我觉得海绵的主体要让雨水自然渗透到土壤,让它参与生态效能。可是现在有些海绵建设,为了海绵而海绵,结果很多海绵用地是挖一个坑抛一些石头,说是让雨水蓄在里面,结果植物也没有,把好好的绿地和住宅区变成了一个垃圾坑,那个思想也是不正确的。我这里想讲要重视对风景名胜主体资源和园林绿化主题功能的价值认知,这样才能能够准确地做好设计和管理,引导审美,引导对资源的认知。

  想一下到泰山的感受,到泰山一定是膜拜,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那种皇家对山岳的拥有。上黄山是浪漫,是想象李白那样的道骨仙风。我在太湖工作了16年,我想到太湖应该是情调,江南的这种细雨蒙蒙、烟波浩渺湖甸烟雨、田园风光、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吴侬软语,是这样的情调。每一个区域,每一个景区或者园林绿地都应该有它的特色。可可西里也好,元阳梯田也好,东北的雪乡也好,皖南的婺源也好都有它的特色。

  园林绿化是通过园林艺术的手法为城市、为民众提供特有的自然艺术之美。将自然艺术之美通过园林绿化的手段呈现给城市生活的民众。对于一个林地,一片林的营造真的不可以用生产绿地的方式来进行营造,应该是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它的配置的合理性和景观的贡献。各种植物的选择和对人居环境的关系。我想这样的园林景观一定是民众乐于去欣赏的。包括一些人工湿地,它一定不是荒乱的,它是有科学的组织和配置的,让这些植物在这个环境里面发挥它特定的作用,应该是这样的。

  规划设计应当重视呈现常规视角条件下的景观贡献。我昨天晚上特地把几个设计图拿掉了,为什么拿掉?我还是担心不小心触碰了什么?我还是想用最美好的东西讲这个事情。园林绿化是为人的生活而营造的近自然空间,因此,应当充分考虑人的实际感受,从人的常态生活方式与视角提供审美与使用空间,是规划设计阶段应当充分研究的问题。

  这两天有好多小朋友给我发来图,要叫我发表意见,特别是知乎网上有关于一个什么湖的,说是网红设计。就是在一个湖边弯弯曲曲,万般扭曲十八道弯样的这种沿湖的步道。确实从平面上很好看,曲线的组织很优美、很流畅。但是从实际人的使用上可能在那么局促的地带弯弯曲曲,本来就是要近水的,但是邻水的空间全部被硬化了。像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说不能光从平面上去考虑他的设计,应该从正常的活动视角,人的常态的视角去看这样的空间进行一些设计可能更加精彩一些,多一些竖向的感官,包括立体规划。

  河北很多城建设比较早,预留的绿地空间比较少,绿量有些不足。绿量不足可以用立体绿化的形式来呈现,立体绿化怎么去呈现?有很多方式,既可以开辟小块的绿地,也可以用一些容器来安排一些种植,或者是用一些廊架构筑来选择一些攀援植物营造空间,这也是仅仅从平面上的几个问题解决不了的。

  在建设当中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的表达中,一定要强调不要用去掉树冠的树棍棍作为园林绿化的材料,因为树是因为有形才好看,有它的形态才好看。如果树没有它的形态,全部变成拖把棍,你种的再多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人们对园林绿化,对植物的欣赏还是看它的形状,看形状在这个空间的构成,个形状对人们提供的视觉上的感受和季节的变化。这也是一些园林景观,不同的植物怎么去布置,它一定是和人的正常的活动、欣赏的视觉是相关联的。

  另外就是植物的多样性,季相分明,不要去追求常绿。因为很多城市一直到现在还会有一些领导们要求说为什么冬季不能绿,要把冬季绿起来,要四季常绿,其实没有必要。艺术地进行科学的配置,植物多样,季项分明,色彩丰富,特色的彰显,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园林绿化。希望像季节比较分明的地方应该是春季繁花似锦,夏季浓荫蔽日,秋季色彩斑斓,冬季阳光灿烂。

  再讲园博会的探索,第八届中国园博会在重庆,重庆奔着一个主题去就是山地园林的营造和探索。第十二届南宁博览会是一种自然与人和谐的探索。我很赞叹河北省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园博会呈现出来的创作实践,真的是很美,这是秦皇岛园博会的两个案例,一个是大空间的,一个是衡水园。

  这一届是很精彩,我做了一个系列美篇,各个园子我认为美丽的我都放进去了,真的是很美丽。真的是很巧,尺度不大的水景,但是正能恰好把一些景观进行延伸和趣味性的呈现,真的很不错。包括右边这个经面巧妙的利用,让空间的扩展,真的很不错,很漂亮,我想等植物生长起来以后一定会很美。

  这里谈到植物,植物需要精心的养护,它生长期需要精心的养护,养护管理应当基于对规划、设计目标的认知。一定要有认知,如果养护人仅仅是满足浇水让它活着,那实际上这个养护是不到位的。养护应该理解规划设计的意图,然后去让这个景观更加的完善和完整,将最美的景观与利用空间呈现给游客,让每一处植物以它最佳的姿态存在景观空间里。

  颐和园前两天让我去拍颐和园的植物景观,颐和园养护部的职工入职前的几个在干什么呢?不管你什么学历都给你发一本《芥子园》画谱,你先看《芥子园》画谱,练习练习绘画,去摆一摆置石和植物之间的布置的关系,把这个弄得差不多了,然后再进入现场听老师傅讲解每一颗植物在这个空间应该留什么去什么,应该怎么去做。我想这个就是做得很精致的。这也是一个养护目标比较精准的一些案例。大家看一下,每一棵植物的存在都是很到位的。你看如果没有精心的养护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植物的生长和植物景观的呈现。

  让植物以它最美的姿态存在于它的生长空间,园林绿地中的植物应当是其优势得到最大展现的景观状态,它的存在即不多余也不或缺,就是既不要堆砌,但也不能缺少,应该是恰到好处,这个既在于设计,也在于养护。规划、设计、建设、养护、管理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系统,是一以贯之的过程。每一个地方都有梅园,可是每一个地方的梅园都不一样,每个地方的梅园呈现出来的景观状态也不一样。

  海绵的问题,我想绿地里面的海绵建设应当顺应自然,让自然做工,科学建设美丽呈现。汇水明沟也好,雨水缓坡也好,雨水湿地也好,雨水滞留区也好都应该有植物的参与。包括雨水花园,现在很多的雨水花园既没有水,也没有植物,叫什么雨水花园呢?我认为雨水花园应该有相对稳定的水体和大量的植物景观的呈现才叫雨水花园。

  希望在场地规划设计手册里面的一句话,我在这里引用给大家:与植物相处就必须认识他们,并能够用可理解的语言描述它们,每一株植物都应当符合预期的目的,它应该是可供选择的种类中最优秀的,以符合特定的种植条件和精确的设计要求。大家看这些园林绿化的实景图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植物运用的案例。

  园林绿地应当向人们提供诗意画境般的植物景观,呈现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审美场所,用园林艺术的手法传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对自然艺术的审美。

 

  张晓鸣:江苏省住建厅风景园林处原调研员、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城镇风景园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公园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十届理事。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