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02-11 11:49:50    作者:董向慧     来源:天津日报     浏览次数:

  创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19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持续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列为2019年重要工作任务。在全球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型城市对于区域乃至国家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我市应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服务化转型

  产业和制造业是创新型城市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迅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布局“再工业化”,全球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组织形式重大变革,全球制造业发展呈现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等新趋势。天津有着“一基地三区”的国家定位,正在加快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在全球制造业深刻变革环境下,有着顺势而为、大有作为的机遇,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性窗口期,推动信息科技与制造业紧密结合,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品牌、绿色、服务方向转型。首先要立足实际,发挥我市雄厚制造业基础优势,以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升级,重点支持轻工、纺织、机械等传统行业技术改造、共性技术研发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传统制造向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转向,实现“天津制造”到“天津智造”的升级;要发展服务制造业,实现企业产业链价值由生产向服务转移,鼓励优势企业成为智能化改造服务商、现代产业链供应商、产业链整合服务商;推进“制造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制造业+科技”“制造业+金融”等要素深度融合,催生“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

  二、 聚集创新要素、研发资源,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形成高地效应、规模效应

  从世界创新型城市经验来看,实现企业、科研机构、人才、金融资本大量聚集,提升创新要素的“熵值”,形成研发资源聚集是取得成功的保障。譬如,韩国大田建立大德研发特区,吸引国内国际顶尖的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落户,配套实施相应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形成区域研发资源聚集高地和策源地。目前,大德研发特区已基本形成信息技术为龙头,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能源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高技术集群发展形态。当下,我市连续举办两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出台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扶持政策,出台“海河英才”计划等人才配套政策,在智能科技、材料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已取得良好发展势头,一批科技型、创新型“独角兽”企业崭露头角,一系列“杀手锏”产品不断涌现。因此,要充分用好天津创新引领、人工智能发展之“势”,布局智能科技、材料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优势领域,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政策优势,加大对接国家科技战略部署力度,谋划布局研发特区,聚集创新要素与研发资源,形成有特色、差异化的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形成高地效应、规模效应,在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形成特色、品牌、优势。

  三、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各创新主体形成高效协作网络体系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主体高效、协同的协作网络体系是创新型城市的动力机制。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指出: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在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中,要优化和创新当前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为目标的长期、稳定机制。应制定必要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政策,设立合理的薪酬、收益、激励机制,促进长期和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形成;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形式,如成立产学研科研共同体,由政府提供经费,以公开招标的形式促进产学研合作,还可以由企业制定研发内容,通过合同形式委托大学、科研院所等进行研究。探索建立实验室企业,把政府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跟私营企业的资本与管理知识结合,促进研究机构、技术供应者、企业及技术使用者之间形成创新导向的协作网络,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实验室共建,参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培育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四、以支撑创新驱动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建设创新型大学

  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型大学提供知识、科技、人才支撑。自20世纪以来,知识、科技、专利、产业之间的转化关系日益紧密,大学由传播传授知识的“象牙塔”向驱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火车头”转型。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我市高校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应面向全球科技发展前沿,发动开放创新的强大引擎,以支撑创新驱动战略、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统筹谋划创新型大学建设。要做好创新型大学建设的顶层设计,在经济分配机制、考核方式两个方面改革创新,以调动、保障科研人员积极性和知识产权;为创新型大学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界将触角深入大学,与大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商业化的结合,给高校创业发展机会;创新型大学建设还应围绕知识与科技创新,以学科为核心,在知识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之间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正向反馈组织网络,促进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三者之间多方向发展、多节点交融。

  五、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尊重人才氛围,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倡导开放包容文化

  创新型城市建设还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强才能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建设创新型城市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为科研人员潜心钻研、笃行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为科研成果、专利技术转化和使用建立公平、公正的政策;要牢固树立“产业第一 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培养领军型企业人才;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会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各行各业的人才,为人才工作发展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配套政策,让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下。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思想解放为先导,让改革开放新风吹进来,敢于站队首、立潮头,勇当改革开放创新的先锋,勇攀科技创新的高峰。建设创新型城市还要倡导开放包容的文化,允许失败、宽容失误,增强包容心、宽容度和承受力,为创新的风险和责任制定保障政策,免除后顾之忧,营造不怕失败的社会氛围,让各种创新要素汇集交融、各个创新主体奋勇争先、各项创新成果喷涌而出。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

编辑:杨赓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北京通州区将与河北廊坊北三县整合规划

  根据首都之窗消息,目前通州区总体规划法定审查程序已经完成,待修改完善公示后,将以市政府的名义批复。此外,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表示,2018年已会同河北省城乡住房建设厅,组织编制《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详细】

雄安新区成为新型智慧城市标致

  站在2019年的门槛,在对2018年意犹未尽的回味中,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量子计算等技术浪潮的催生下,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多个场景中都已切身感受黑科技变革的力量。【详细】

雄安新区生态修复要体现生命共同体理念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明确提出,将淀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形成【详细】

雄安新区探索建立“健康土壤”先行区

  近日,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党政办公室印发《雄安新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2018-2022年)》提出,雄安新区将强化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防控和企业拆除活动全过程监管,加快整治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推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