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杨保军说风景名胜区:千年一脉,其命维新

2018-12-27 16:38:0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浏览次数:

  导言

  2018年12月23日,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教授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提出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风景名胜区为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想。本文根据杨保军院长的发言整理,欢迎分享。

杨保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尊敬的孟院士,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千年一脉,其命维新》。回顾风景名胜区的历史脉络,可以上述千年。但在新时代,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发强烈,风景名胜区的使命仍有待革新。因此,借此机会谈一谈我对中国风景名胜区价值的认识与展望。

  1、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我们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方向,砥砺前行。比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总书记的指示始终是辩证统一的,对待自然风景资源,他强调既要保护好、也要利用好,我们未来的发展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比如,在谈到保持文化自信的时候总书记说过:“如果抛弃了传统文化,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石。”我们在学习讨论的时候谈到过日本,日本实现了现代化,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日本的许多传统文化精神没有丢失,没有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受到破坏。反过来看我国,其实很多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华山风景名胜区

  1.1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保护观

  中国的自然观、保护观和国外不一样,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保合太合,和而不同”、“以时禁发、不夭其生”,“强本节用、养而不穷”。这些思想智慧当中蕴含着当代的价值。

  1.2 风景名胜区的千年历程

  我们中国的风景名胜并不只是一种活动、一种资源,并不只是我们近当代才出现的。中国风景名胜源于古代的名山大川和一系列文化活动,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荟萃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胜,成为壮丽山河的精华、民族文化的宝库。大体上,中国人钟情山水的活动在三皇五帝时就开始萌芽,夏商周是发端,秦汉形成,魏晋南北朝快速发展,到了隋唐全面发展,元明清深化发展,建国之后进入复兴阶段。

  2、世间菁华归名胜

  风景名胜是世间的菁华。如果没有人,自然就是自然,而人工和天工的高度精妙融合,成就了名胜。因此,世间的菁华在风景名胜当中能够得到体会。

  2.1国家圣地

  风景名胜区首先是国家圣地。

  第一,它是炎黄圣地。在黄帝陵保护规划工作中,我们看到黄帝陵的柏树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站在这里我们可以想到许多事情。华夏之源,神州之根,中国有很多传说在风景名胜区中都能够找到它的足迹。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

  第二,它是五岳圣地。五岳源于中国封禅和祭祀文化以及五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物化的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交流和融合。五岳还有政治意义,它成为了我们中国人心目当中的文化地理坐标,也象征着我们疆域的统一。五岳独尊泰山。某种意义上,泰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缩影。我登泰山的时候曾看到杨辛教授的一首诗,“泰山颂——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看到这个,既震撼也振奋,这是在人和自然高度交融后才能产生的作品。

泰山风景名胜区

  第三,它是宗教圣地。有句老话叫“天下名山僧占多”。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也都是我们的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

  2.2 精神家园

  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国有山水比德的文化传统。比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当我们来到岳阳楼,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由此兴起一种责任感。这就是中国人登高望远、见水思源的活动。

  中国还有寄情山水的文化传统。在自然山水中会去兴怀、忘羁、肆情、畅志。有可能一座山加入了这些文化活动后,就成为了一座名山。

  2.3 诗文宝藏

  风景名胜区孕育出诗文宝藏。

  山水诗就是山和水在滋养人的精神、人的文化修养过程中产生的。据说王羲之年轻时候跟卫夫人学书法,几年之后,运笔谋篇布局学会了,章法都学完了,最后卫夫人跟王羲之说如果他还想继续学,就去游历山水。之后,王羲之利用几年时间体会山水,终于形成了自己风格的书法。所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行万里路的教化作用。李白一生去过很多地方,他大约到达过9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留下了很多的诗词。另外,成为一处风景名胜区之后,往往也会吸引许多诗人。在庐山,统计下来就有四千多处诗,历史上几乎所有伟大的诗人都在庐山留下过足迹和作品。

庐山风景名胜区

  从山水画中我们也能够看出风景名胜。才情者是心中之山水者,山水者是天地之才情者。桂林漓江的山水就值得我们去认真体会。我们规划先要看环境。桂林人工和天工巧妙融合的环境是什么样,“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在诗里边就写得很清楚。我们做设计时还会关注一些物体,这个风这个水到底是什么形态,它的形状、色彩、质感怎么样的?我们看到有首诗写到“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就把桂林山水的形态、颜色描述出来了。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

  此外还有摩崖石刻。摩崖石刻不仅仅是简单的书法,其实里边涉及到很多军事、历史、人物、风物、文化等等。读这些石刻可以弥补很多历史文化研究上的资料。

  2.4 乡愁梦境

  风景名胜区寄托着我们的乡愁梦境。

  我们中国有八景文化和乡愁文化。据说自宋代苏东坡在赣州开始,越来越多的城市有了自己的八景,把当地的风物、气候、气象、奇观、奇景、建筑、人情融入进去。我们知道最多的是潇湘,通过八景延伸出琴曲诗画与乡愁梦境。

潇湘八景图

  还有名楼名阁,也成为了一个地方的代表和名片,成为城市的标志和地域文化典型的代表。很多城市都有登高远望的地方,看人看物看自然,比如唐长安在终南山上的高楼,再比如滕王阁。

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

  另外是田园村落。其实这个最能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创造活动。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从此树立了一个新鲜的形象。陶渊明诗句所代表的高洁情操被人们所赞颂,他描写的桃花源是我们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古人的游览,不是简单的看风景,其实在看的过程当中又加上了自己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所以,整个游览活动是把自然、人文、历史、志向、抱负、希望这些融合在一起创作的,这就是我们的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总之,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这是温总理当年概括的。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达我对风景名胜区的看法。第一,千年文脉,延绵不断。西方的自然保护起源于十七八世纪,我们要上溯几千年,不但没有间断过,而且在不断地丰富,这个特征举世无双。第二,绝世风华,独一无二。在国际上找不到我们的风景名胜区,西方有灿烂的文化遗产,也有保护得很好的自然地,但是自然和人文交融形成的境界,西方没有。第三,茹古涵今,蔚为大观。风景名胜区有幸传承到今天,包含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同时也能够满足当代人对未来美好生活追求的希望。我们一旦把这个工作传承好、发展好,将会成为世界的奇观。

  3、传承发展今胜昔

  简单回顾一下风景区的传承发展。我们从1982年建立了现代风景名胜区制度,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国家、省、市三级风景名胜区体系。我们拓展了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类型和功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开放演进的。我们构建了适合国情的管理体制,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建立了层次分明、体系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也逐步形成了年度实施评估、动态监测等一系列的制度。更重要的是,风景名胜区支撑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承载了居民主要的户外游憩活动,带动了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也扩大了国家文化的国际影响。在泰山申遗前,国际上要么是自然保护地,要么是文化遗产。到了泰山申遗的时候,世界遗产组织认为无论哪一类型都不能包含泰山,由此世界遗产保护地增加了一种新的类型,即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双遗产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布图

  4、改革创新续新篇

  新时代我们有新需要,也有新要求,要适应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曾经走过弯路,一方面是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主宰,征服自然,污染环境,破坏自然,另一方面又产生激进的生态主义,太绝对太片面太简单粗暴。我们希望按照生命共同体的思路理清我们未来的发展思路。

  在中央提出构建国家公园的背景下,我建议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风景名胜为特色的保护地体系,把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下来。国家公园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是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保护与利用并重。一个是主体,一个是特色。

  由于我们风景名胜区处在新时代,也要赋予它新的使命,通过改革创新,结合我们的需求还要进一步发展。我们在风景名胜区基础之上要再去构建魅力景观区,满足我们休闲的升级。我们还要不断培育,或者是建设好更多的名山大川,化腐朽为神奇,让更多的山山水水成为传世名胜,做出我们这代人的贡献。

  5、结语

  最后,我想说风景名胜区凝结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丰厚积淀,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之区,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共同财富。从风景名胜的发展演变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保护和传承风景名胜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中我们要突出中国特色,并为世界人与自然和谐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