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视店面,只见四面墙都挂着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的摄影作品。刘永昌说:“我们这里是老街,有历史底蕴,整治以前比较破旧、杂乱;整治后,又干净又有文化味,游客也多了。我看中了这一点,所以开了这家茶楼。”
翁文利说,当地政府打算把桥南古街打造成以发展古桥文化、文创休闲旅游项目为主的“古街小镇”,避免过度商业化。
城市双修是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进
如今,城市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系统遭破坏,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开展“城市双修”,就是为了治理“城市病”、补足城市短板,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
洛江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所涉及的各项工作,比如治理一条河的污染,打通一条断头路等,多年来都在做,只是可能统一规划做得不够,有点零散,不够系统。城市本身是一个系统,城市的建设和治理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城市双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分工合作,整合资源、资金、项目,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不是各做各的,而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共同服务于城市的绿色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站在洛阳桥的南桥头,翁文利指着洛阳江说,为了保护古桥的历史风貌和这里的生态环境,这次在桥两边清淤近4万立方米,同时将桥边的红树林移到别处种植。清淤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洛阳桥变成“陆上桥”;另外,泥沙淤积严重,水流的冲刷力降低了,“养蛎固(桥)基”的效果就不理想,因为海蛎要急流冲刷才会长得更好。同时,红树林如果过密,鱼虾都游不进去,不仅会加剧泥沙淤积,而且红树林本身也会出现死亡。(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通讯员 谭英楠)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