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东南大学召开

2017-10-16 08:37:02    作者:庞雪汀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10月14日至15日,中国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围绕“数字技术与景园绩效研究”这一主题,开展39场次的学术报告,为数字景观的探索者、研究者、实践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了现阶段国内外数字景观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了当代数字技术与风景园林实践及研究的前沿问题。

    据介绍,数字景观以定量辅助定性地解决复杂系统问题为出发点,以统筹实现人居环境多目标优化为目标,致力于定量揭示、描述作为复杂系统的景园环境评价、设计、营造及持续发展规律。数字景观方法与技术运用的普及,必然提升风景园林学的科学性,推动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围绕数字景观的主题,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就海绵城市绩效与研究、景园环境与绩效研究、景园数据采集与分析、景园环境与定量研究、数字技术与景园教学、地理设计方法与运用等多个话题,展开研讨。

    会议期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东南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成玉宁教授就“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实践”话题发表的演讲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成玉宁教授表示,面对旱涝问题凸显的城市道路水环境,不应强调单一地以解决洪涝或雨水利用为导向,应统筹兼顾,系统解决城市道路水环境矛盾,相反相成,从对立统一中寻求解决城市道路问题的根本出路;系统优化、因地制宜、自然做功、数字技术,则是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实践的重要支撑。

    成玉宁教授认为,因同地理区位的城市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城市道路海绵系统设计来说,降雨量、土壤性质、地形及周边水系等是确定海绵系统的前提,同时管理模式、审美习惯等因素也需要兼顾,因此,不同的城市应当根据自身不同特性定制海绵系统。“目前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处在探索期,海绵城市系统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实践,都应当稳步推进、因地制宜。”成玉宁说。

    据了解,成玉宁教授主持建设的多个城市海绵系统已经在解决旱涝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南京天保街生态路海绵系统为例,2016年7月7日南京突发特大暴雨期间,南京河西地区多条城市道路因严重积水而导致交通中断,城市道路内涝灾害严重。其间,与天保街生态路试验段相邻的江东南路、邺城路等路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而天保街生态路路面并无积水现象。实践证明,城市海绵系统在应对特大暴雨等极端灾害性天气下,能发挥较好的排涝作用。

    据悉,中国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系列国际研讨会,已于2013、2015年成功举办两届。此次在东大举办的第三届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支持,东南大学、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园林》杂志社共同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省城乡与景观数字技术工程中心、江苏省数字景观环境综合训练中心承办。

    此外,会议还出版了论文集《数字景观——中国第三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该书由成玉宁、杨锐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

  10月14日,中国第三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已颇有成效,将提升风景园林学的科学性,推动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