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忠:发展特色小镇需要规划变革

2017-09-19 07:57:07    作者:杨开忠     来源:中国城市报     浏览次数:

杨开忠:发展特色小镇需要规划变革

  当前,人们对特色小镇众说纷纭,我感觉特别混乱,也特别盲目。特色小镇发展之道,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对此,我有四个观点。

  首先,特色小镇竞争力的根本是什么?目前,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潮流,这种特色产品或服务既可以是生产型的、生活型的,还可以是生态型的。特色小镇不应该完全拘泥于特色产业,特别是拘泥于制造业或者高科技产业。这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

  其次,今天的特色小镇,大都是人才驱动或者旅游业驱动的。在现今这个高度互联互通的时代,无论我们身处全球什么地方,几乎可以无差别地获取来自不同地方的可贸易产品或服务。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人才到哪里居住、去哪里旅游,决定于不可贸易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或质量,决定于一个地方的品质。在创新驱动的时代,地方品质是我们获取竞争力的关键。对于没有优势的小镇小城来说,更是如此。

  从以上的规律和逻辑看,小镇要取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打造卓越的地方品质。这意味着,特色小镇首先是消费中心,消费是第一性的。好的环境、好的地方品质会吸引人才,人才到来之后,自然会带来知识密集型、创业密集型产业。所以,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全方位地提高地方品质。

  第三,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特色小镇最优的地点、最优的区位究竟在哪儿?我认为,特色小镇主要诞生于两个区域。

  一是都市圈边缘区,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区域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分享都市中心圈的集聚经济,另一方面又可以享受边缘地区的治安和宁静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一定的交通条件下,特色小镇的地理位置应当在城市集聚力或分散力对决的平衡点,在城市化和当今正在兴起的逆城市化空间的均衡点。不同城市的公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发展为我们的特色小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而这也将拓展其发展空间。

  特色小镇第二个主要诞生区域,叫做都市圈以外的偏远地区。这类地区往往具有区域性的、全国性的、甚至国际性的吸引力,可以此为基础形成不可复制的特色小镇。这类地区的特色小镇并不依赖于特定大都市的地方性影响,通常是文化的、生态的,或者是旅游的。

  最后,特色小镇的规划之道在何方?我的回答是,应当往营销方向规划。特色小镇可能是政府指导的,也可能是企业指导的,但无论是哪一方,其规划都应该是营销导向的,而非企业高管或者政府官员的个人偏好。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消费时代,旅游者、居民,特别是人才,在全球各个地方已经可以高度自由地流动,成为了各地发展争夺的对象。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其规划一定要以营销为导向。

  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将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视为产品,针对目标市场实施包装或者营销。这里的产品,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工业产品,地方本身也可视为产品。二是要深入分析。要想吸引人才、居民、旅游者、投资者、企业或部分外部需求市场,不能闭上眼睛搞规划。只有分析透了,才能了解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明确目标,是我们特色小镇规划的首要问题。三是要深入分析我们所规划的小镇的可能替代者和竞争者,有针对性地提出能够比替代者和竞争者更有效满足消费者的方案。

  传统的城市规划是难以胜任特色小镇规划的,发展特色小镇需要规划变革,也必然带来规划变革,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别让特色小镇伤了群众

  近日,笔者下乡到一个正在建设的特色小镇调研,听到几名农民对此颇有微词。一位群众指着刚拆掉的房屋气愤地说:【详细】

无品质支撑的特色小镇还能“火”几年?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在我国如火如荼、遍地开花。但中投顾问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入库特色小镇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落地率为 31.6%。【详细】

特色小镇需要“减负”再出发

  特色小镇建设已进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