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差裂缝——Smithsonian美术馆天花板下的美国建筑致意

2017-06-13 09:18:34    作者:Niall Patrick Walsh 译 黄馨仪     来源:FreelandBuck     浏览次数:

  艺术品的所在并不局限于美术馆的墙面。将艺术作品置于天花板上展示的概念可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其中最为著名的可能是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教堂穹顶壁画了。文艺复兴时期错视天顶壁画的传统进一步发展,用虚幻的透视深度来描绘并不存在的物体,不管它是一个从来没盖起来的穹顶,还是一个挤满了天使的阁楼。

  400年之后,来自纽约与洛杉矶的建筑设计事务所FreelandBuck将这一概念进行了升华,其推出的装置“视差裂缝”,是Renwick美术馆和Smithsonian美国艺术博物馆共同选出的“Renwick之上”(ABOVE the Renwick)竞赛冠军。从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2500平方英尺(约232平方米)的垂幕将会悬挂于Renwick最大展厅Bettie Rubenstein大沙龙(Bettie Rubenstein Grand Salon)的天花板下,描绘一系列抽象的美国建筑标志。

  多数的天花板都通过界定房间上界的方式来作为庇护功能的暗示,视差裂缝却相反,将空间感受延续到其边界之外。装置拉出了一系列的天花板,使其突出至画廊边界之外,描绘出一系列著名的19世纪与Renwick的建造同期进行的美国室内设计。悬挂的垂幕延续了FreelandBuck一贯的兴趣追求,用21世纪的先进科技和视觉文化将三维绘画应用于整个建筑尺度。

  “如果传统的建筑绘画是表现建筑,那么在这里,绘画作为一个三维空间的实物来建造,创造出既抽象,又构造明确,具体可感的工艺品。——David Freeland, FreelandBuck”

  大沙龙相对高度较低而水平的宽敞空间并不适合一点透视的视错觉,而是需要将一系列的场景在画廊中展开。装置中9组天花板中的每一组都绘有基于多个不同定视点的透视,除此之外的视点所观察到的是扭曲、扁平、比例失调的体量。这样,游客行于画廊中,画面看起来如同在不断消逝、碰撞与分解。

  “视差裂缝”装置将会于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2月11日期间在Renwick美术馆展出。

   

编辑:zhangtingt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