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社区圣堂设计:用建筑创造教堂的哲学

2017-06-12 16:43:05    作者:Rory Stott 译:韩爽 陈铭家     来源:ArchDaily     浏览次数:

  最近,Kaira Looro 竞赛刚刚拉下帷幕,该竞赛旨在为塞内加尔(Senegal)塔纳夫(Tanaf)社区设计一座多信仰的公共社区。Sean Cassidy 和 Joe Wilson 的设计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他们提出了一个带有下沉室外壕沟的环形小圣堂,使当地人能够私密地进行深思与祈祷。同时,中央圣地被设计由当地人用手工制作的粘土砖建造,就像 Cassidy 和 Wilson 解释的那样,如此构成的设计从图形字面上理解意为"上帝给予的土地" ,引发的现实意义就是社区平等"尊重每一个人的信仰"。

 

  Kaira Looro 竞赛的名字取自塔纳夫当地曼丁国语(Mandingo)中的"为和平建筑"。竞赛要求参与者开发一个小型宗教设计,关注于"为缺乏材料和低技术的地区带来可持续且文化驱动的建筑"。这是 Cassidy 和 Wilson 选用粘土砖的灵感来源,因为他们在尝试采用一种普遍、低廉且可持续的建造方法的同时,也在试图使用这种方法,"以新的创造性方式来使村民推进传统,并给他们一个值得自豪的空间"。

  这种自豪体现在了建筑形体上。"圆是形体的生成器,它普遍,团结,且代表和平,"建筑师说,"这个形式有别于其周边环境,成为村子里的地标。"为了更强调其地标的身份,建筑本体退离道路,创造了一个用作会面与活动空间的民用广场。

  在这个文脉中,建筑下沉的楼层及环绕的壕沟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心理作用:"向下走入地面增强了从开放到神圣的过渡,"设计师说。在这个下沉的区域内,空间被进一步划分为公共与私人:用于个人深思的空间列于建筑的边缘,而建筑的室内用作集体祷告的空间。


 

编辑:zhangtingt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杭州成双遗城市:西湖、大运河两世界遗产

杭州成双遗城市:西湖、大运河两世界遗产

 6月22日北京时间15:19,卡塔尔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执行主席宣布: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杭州继西湖之后,又多了一项世界遗产。紧随其后,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亦成功申报世界遗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