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产业动力不足是小城镇建设重要瓶颈

2017-06-08 08:20:02    作者:周雪松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次数:

  我国建制镇将近2万个,涵盖1亿多的小城镇人口,数量多、覆盖广。华高莱斯最近的研究结果认为,我国“半城镇化”现象突出,小城镇缺乏产业动力。产业基础薄弱,引入产业难,留住好产业更难,产业发展低位循环,是当前中国小城镇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上述研究人员看来,我国城镇化率的高速增长,与“半城镇化”现象密切相关。所谓“半城镇化”,就是指农民工“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现象。

  该项研究指出,半城镇化引发了留守儿童、临时夫妻、孤寡老人等普遍的社会问题,涉及到2亿多农民工、上亿个家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5800万,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14%,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将给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农民工由于长久两地分居,临时夫妻在农民工之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造成婚外恋增多,离婚率增高,影响了下一代的教育,甚至导致两个家庭的破裂。

  2亿多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小城镇作为最靠近农村的一端,就像一个蓄水池一样,将发挥调节的作用。一方面,积极迎接大城市返乡的农民工,为他们创业、就业创造机会,让他们享受真正的城镇居民待遇;另一方面,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城镇化,一定程度上缓解直接进入大城市的农民工数量,从而实现有序的城镇梯队。而存在的两难情况是,到大城市安居乐业的门槛过高,而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吸引力缺失。

  实际上,产生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小城镇引入产业难,留住好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我国各个阶段的城市发展方针中,小城镇都被重点提及。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之后,基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统筹推进以及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大家对小城镇的发展寄予厚望。但事实上,中国小城镇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除部分发展得比较好的城镇以外,绝大多数小城镇都属于半城半村的 “准城镇”——城镇建设、人口导入、产业发展处于低位循环,亟须寻求创新的发展模式。

  在小城镇发展方面,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产业动力。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根基,也是小城镇能发挥城市和乡村纽带作用的前提。城镇如果缺乏产业支撑,新市民将变成游民,新城也将变成空城。目前,小城镇的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引入产业难,留住好产业更难。

  中国当前近2万个建制镇,很大一部分是“撤乡建镇”产生的,底子薄,建设水平普遍较低。加之镇区人口规模小(平均不到8千人),无论是道路、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城镇共有财富建设,都是规模不经济的。资金不会主动考虑投资这种规模的小城镇,而是推动各种资源汇聚到更大城市,结果导致小城镇整体建设水平落后,和大城市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

  专家认为,小城镇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发挥自身的资源、交通、产业等优势,做出自身的特色,建立起有别于大城市的吸引力,让居民们安居乐业,让居民拥有自豪感、归属感,才能真正留得住人、留得住产业。

  小城镇是整个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承上是大城市,承接大城市产业疏散,为大城市发展提供支撑;启下是大乡村,是大乡村的服务中心。无论是基于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还是当前的半城镇化形势,小城镇建设都至关重要。

  我们希望,每一个小城镇都能成为新市民的新家园——一个安居乐业的城镇,一个生机勃勃的城镇,一个可称之为故乡的城镇。但是也有专家指出,由于小城镇缺乏城市感,很多人根本就不认为小城镇是真正的城市,而只是一个进军高级别城市的跳板。由此导致小城镇人才短缺,不仅吸引不来高素质的外来人才,而且原本留在小城镇的人才一旦具备了条件,就会向县城以及更高级别的城市迁移。

  由于我们不可能在大城市中发动一场如同当年 “上山下乡”那样的运动来把居民疏散到小城镇,但人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如何能吸引并留住一部分精英人群,将是小城镇发展长期将面临的难题。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