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师的逻辑“三法则”

2016-11-13 16:24:28    作者:佚名     来源:     浏览次数:

  “设计师”作为职业,耳熟能详的包括城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标识设计师、工程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区域规划师、市政设计师、水利设计师、桥梁设计师、电力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服装设计师、艺术设计师、形象设计师等等,芜杂繁多的各种名头的“设计师”背后,反映的是广泛多样的社会需求。

  100年以前,建筑设计师不仅设计建筑、室内家具,还设计室外花园、规划整个城市甚至区域。但是为什么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不去做这种工作了?为什么今天这种“跨界”变得越来越难了呢?原因是社会需求越来越复杂,所以需要将设计细分为不同的领域,每一个领域都定义出基本清晰的内容,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精细化为这样的划分提供了支持并使之成为可能。然而设计背后是否存在某种共性呢?逻辑应该是其中一项。

  1设计逻辑的两种对立的表现形式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生活环境非常粗糙,进而主观地认为它“缺乏设计”,实际上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所遇到的每个生活中的片段都是经过“设计”的。我曾在飞机上的报纸中看到一则特别醒目的广告,内容是由西红柿制成的男性保健品——想象中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东西被惟妙惟肖地放在一起:原来西红柿的切面与人体的肾看起来非常相似。广告中借由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肾”代表男性健康,宣扬切面看起来与肾相似的西红柿制成的保健品“对男性健康有益”。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中医所讲的“肾”和画面上人体的肾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用意如此复杂的平面广告,难道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吗?广告的背后是一系列别出心裁的

  “设计”,利用人们的浅薄甚至无知达到盈利目的,设计的逻辑清晰可辨。

  回到与人们生活更加密切相关的景观设计领域,司空见惯的景观现象后面无不存在着两套逻辑(表1):一是被告知的显现的逻辑,普遍存在于白纸黑字的设计文本与发表的论文中,一般使用普世的、宏大叙事的陈词滥调语言,表面清晰,实际模糊;多数人可能永远都无法弄明白这种“逻辑”,使用者一般没有办法用逻辑的思维方式去质疑,于是双方都放弃深入探究,进而不懂装懂。二是需要靠掌握的知识和人文关怀可以探究清楚的逻辑,多数时候被设计师们巧妙地隐藏起来,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并能够应用它们、做更多的场地调查、具备清晰的工程伦理观念才能明白;由于有共同的知识概念和技术手段以及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作支撑,只要人们愿意,总能够弄明白这类逻辑,从而使设计师和使用者的逻辑都越来越清楚。

  表1从可分析与可定义的角度对常见城市景观设计逻辑的理解

景观设计师的逻辑“三法则”

  2关于理解设计逻辑的三个表述

  (1)建立在清晰价值观基础上对土地与生命的理解

  人,都是其过去经历的产物,家庭、社会、教育和个人生活阅历都会对其留下烙印,影响其信念、想法、情感、责任、态度、认知、行为和决定,并促使其去追求某种意义取向,这种意义取向就是价值观。影响设计的价值观包括生命伦理、土地伦理和工程伦理,它们决定了设计师的思考方向。树立具有智慧含义的价值观通常是许多代人反复探索的结果,这里仅以生命伦理加以说明。

  在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设计竞赛进行场地调查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洼里村村民。他们一方面积极配合奥运建设搬迁,另一方面故土难离,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我对那块土地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10年后重访奥林匹克公园时,在一个人工湖边,我们发现在一片面积上百平方米的蔷薇丛中,工整考究地系满了白色塑料花。随行老人告诉我们,这里原是一户人家的祖坟地,后人就用这种方式祭奠先人(图1)。

景观设计师的逻辑“三法则”

图1:奥林匹克公园花丛中系满了祭奠先人的塑料花

编辑:wanliya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丽江第一村:人杰地灵的清水古镇

  清水古镇又名清邑、清水驿、清邑街,位于丽江市永胜县程海湖南岸的金沙江狭长的干热河谷平地。从边疆沃土拓荒之早,中原汉文化积淀之深;从人才开发之多及自然村落绵延之大等诸多方面评价,堪任"丽江第一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