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以空前力度打造现代生态园林城市

2016-10-09 16:31:00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

  2016年至2020年创建164个宜居社区

  全面提高群众居住水平

  按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宜居社区建设评价》标准,依河源“创建宜居社区工作方案”要求,2016年至2020年河源要创建宜居社区164个,到2020年全市所有社区基本达到宜居标准。

  这些宜居社区从空间、环境、安全、文化、服务、管理等六大方面,分基础项、加强项、优选项予以明细,各项分别有具体、详细、规范的要求。诸如社区公共空间按照人车分流要求设置机动车道、人行道、无障碍通道,合理设置斑马线、减速带、红绿灯;住宅区内道路须保障消防车、救护车、垃圾车等畅通;社区或周边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服务半径分别不大于300米、500米和1000米;社区绿地率逾25%,公共绿地可供休息、游玩、步行、健身;社区须设置文体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至少配置一套健身器材;公共服务办事大厅提供劳动保障、计生、就业等“一站式”服务;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等。

  申报社区(居委会)须填写、提供《广东省宜居社区申报表》等材料,报市评审小组审核并接受评审小组实地考察。宜居社区分三种类型:三星级为市级宜居社区,四星级为省级宜居社区,五星级为省级宜居社区的最高荣誉。

  对申报四星级和五星级宜居社区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成审查小组,审核申报资料,结合现场抽查,评审认定。对拟认定市级、省级宜居社区,须通过社区网站或其它公众网站、社区公告栏公布、张贴其名单和监督电话、电子邮箱,方便公众监督。名单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者才可认定为宜居社区。

  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全面提高城乡清洁水平

  今年5月底张文主持的河源市委六届第121次常委会议要求:抓好农村环境整治,把农村垃圾收集、污水处理、河流整治、乡村绿化作为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树立和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农村群众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当地生态、产业、文化等资源优势,着力在“精”和“美”上下功夫,多维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

  依“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城乡清洁水平实施方案”,到2018年,河源将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机制、处理设施系统建设机制、治理队伍管理机制、治理资金保障机制和治理督查督办机制。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逾90%,全市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逾85%,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比例逾50%,全市村庄保洁覆盖面达95%。为确保实现目标,市财政3年内将筹集2亿元投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实施方案”要求各家各户对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实行“三包”(包打扫、包卫生、包秩序),并将自家收集的生活垃圾统一投放到临近垃圾收集点。各村保洁员负责将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分类后送到指定的村生活垃圾收集点。乡镇负责将各村集中的生活垃圾运输到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并将垃圾压缩后运到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30公里内的乡镇的生活垃圾统一运至填埋场处理,超过填埋场30公里的乡镇或运输条件特殊的乡镇,其生活垃圾可统一收集、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后在当地处理场就地消纳。

  今年河源各自然村要增设垃圾收集点(池或桶),原则上每5户配备1个收集点,每个行政村要建好1个垃圾集中点,集中点位置固定,设有屋顶盖板或挡雨棚和截污排水沟;配备手推车、垃圾桶等,配有清洁工具和保洁人员;定时喷洒消毒及灭蚊蝇药物。

  按照要求,到2018年年底,东源、和平、龙川、紫金、连平5个县要建成10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县区要建立一支负责垃圾终端处理的队伍,乡镇成立环卫管理机构并建立负责垃圾转运的队伍,行政村按照每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标准组建保洁队伍。各县区、乡镇、村要制定垃圾治理队伍管理制度和保洁管理标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各村要规范和约束村民卫生行为,定期开展卫生评比,充分调动村民长期参与保洁的积极性。

  市委、市政府将督查县区、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每季度通报一次,每年考核一次。通报批评年度考核排名最后的县区,连续两年排名最后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向市委、市政府作书面检讨;通报批评年度考核结果排在后10名的乡镇,对连续两年考核结果排在后5名的乡镇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问责。

  改善村镇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创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

  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是新时期河源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是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张文在市委六届第121次常委会议上强调,全市领导干部要以“成功不必在我”的胸襟,全力以赴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有山、有水、有风光、有产业、有文化,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会议要求建立健全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实现镇村的规划编制、管理机构双覆盖;把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格,切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依“创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工作实施方案”,从2016年至2020年,河源要创建特色小镇20个、美丽乡村30个。每个特色小镇2年内基本建成、5年建成精品;每个美丽乡村1年内基本建成、5年建成精品。河源期冀借此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村镇。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将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而开展,突出当地人文历史、乡土特色、旅游资源、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创建特色工贸小镇、特色商贸小镇、特色农业小镇、特色旅游小镇、特色文化小镇。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将与扶贫“双到”、农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旅游发展和创建宜居村镇、文明村镇、卫生村镇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城镇与农村的全面发展。

  创建“美丽乡村”要科学编制计划和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大力倡导文明生活、积极培育特色产业。

  从2016年起,河源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600万元用于补助“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补助创建“特色小镇”达标者100万元,补助创建“美丽乡村”达标者20万元。各县区也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动员引导外出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工商企业资助“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

  张文在全市城镇工作会议上表示,河源当前重点要做好“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政策支持等工作,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突出“特、强、小、美”特点,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农则农,打造一批特色明显、产业带动强、规模适中、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

  做好城镇工作,加快城镇发展,事关当前发展,事关长远后劲,事关全面小康,事关人民幸福。河源市城镇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单位以强烈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坚持精心规划、精致雕琢、精细管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河源!

编辑:zhuweixu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