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军:3D打印应用亟须打开“一道门”

2016-09-21 13:11:34         来源:中国工业报     浏览次数:

  3D打印作为一项前沿性的先进制造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智能制造被确定为《中国制造2025》切入点的背景下,3D打印再次升温,在工业领域、生物医学领域、建筑领域的应用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市场规模的几何增长,3D打印正在发生哪些深刻变化?3D打印如何与传统制造技术有机结合?3D打印如何成为精准医疗、数字化医疗的重要助手?3D打印材料发展现状如何?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如何缩小?一系列问题将于10月21~24日在成都召开的“第四届世界3D打印大会暨博览会秋季会”上找到答案。

  作为会议主办方负责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9月5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了3D打印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罗军认为,3D打印产业的应用发展单靠联盟和企业自身来推动势单力薄,需要政府给予多方面支持。只有这样,3D打印在工业领域、医疗领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才能快速打开一道门,而不仅仅只是一扇窗。

  3D打印技术尚处深刻变革中

  记者:今年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包括国外的几家行业巨头在内,传统的3D打印企业业绩出现大幅下滑,而一批新兴企业势头迅猛,是否标志着3D打印行业已经走到尽头,或者正在洗牌?

  罗军:是的,3D打印如今不再是一个新概念,各行各业都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3D打印的影子,但是3D打印整体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来的那样快,好比苹果手机几乎是一夜间遍布千家万户。尽管我们都在说3D打印,很多人却仍然都不知道3D打印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真正懂3D打印,我们对3D打印还缺乏足够认知。而今天的很多3D打印企业可能十年后将不复存在,因为今天的3D打印还不是3D打印最真实的模样,这项技术还处在深刻变革中。今年3D打印行业的确出现了洗牌的迹象,一批传统的老牌企业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因为技术创新不够,工艺水平落后,价格居高不下,这是同质化竞争导致的。而一批金属打印企业却异常火爆,说明金属行业开始升温,需求激增。但是,是不是表明金属打印时代已经来临?我觉得还需要观察,可能只是阶段性的。目前,从国内情况来看,大概有30多家企业介入到金属3D打印领域,但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却非常少,与国外的差距也不可小觑。

  搭建首个开放式服务平台

  记者:你一直主张3D打印的发展要从应用入手,也在青岛率先搭建了首个开放式服务平台,推进效果如何?你认为在应用推广方面还需要哪些方面的角色合力推进?

  罗军:任何一项新兴技术的发展都必须从应用入手,如果应用市场不能有效打开,再好的技术也没有意义。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是机器人产业。1962年,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但是,美国和欧洲都不愿意使用机器人,因为他们要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而日本在二战以后,大量的劳动力短缺,但是工业基础很好,于是大量购买美国的机器人。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使技术日臻成熟。仅仅10年时间,日本机器人一举超过美国,垄断全球半壁江山达半个世纪。所以一开始我就提出,发展3D打印不要着急产业化,要从应用入手,搭建开放式服务平台,让广大用户不需要购买设备、不需要投入的情况下就能够率先分享这项技术,只有应用市场打开了,上下游资源才会在当地集聚。

  在青岛市政府和青岛高新区支持下,我们打造的全球首个3D打印开放式服务平台于2015年6月29日在青岛高新区正式对外开放,运行一年来效果非常明显。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考察后指出,这个平台对当地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当我告诉他,现在还一直亏损的时候,他鼓励我们要坚持下去,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从打造首个3D打印应用服务平台、首个3D打印教育培训平台、首个3D打印在线电商平台、首个3D打印创客孵化平台一年多来,近期我们将在苏州启动第二个3D打印创新中心平台。总体来看,单靠联盟和企业自身来推动3D打印科学普及、示范推广、加工服务,力量还是非常薄弱,还需要政府借鉴“家电下乡”模式,对使用3D打印的企业和加工服务平台给予双向补贴,鼓励和扶持更多企业主动接受3D打印技术。只有这样,3D打印在工业领域、医疗领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才能快速打开“一道门”,而不仅仅只是一扇窗。

  助推国际间对话交流与合作

  记者:国内3D打印企业在技术上并不占有优势,但是国内3D打印企业的数量却是全球最多的,几乎以每天诞生一家的速度在增长,这是否说明国内3D打印行业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竞争阶段?

  罗军:国内3D打印的氛围整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是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的确并不具有优势,因为我们起步较晚,至今没有原创性技术。国内目前从事3D打印的企业大概200家左右,70%集中在桌面打印领域,而从事工业打印机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大概有四五十家,从事金属打印的企业大概有三十家,从事生物打印的企业大概有十家,从事材料打印的企业大概有二三十家。可以说,中国3D打印企业的总数接近或超过中国之外的全球3D打印企业的总和,但目前还不能简单判断国内3D打印行业处于无序化发展状态。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这是自然规律。过去较长时期,国内3D打印发展都集中在几所高校,由于受到学校的机制体制约束,这些校办企业发展缓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不具有任何优势,反而被一批新兴的企业超越。

  记者: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已连续举办多届,成为引领3D打印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那么,大会的主办方———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作为一个非官方的非营利性机构,在推动3D打印行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联盟的生命力来自哪里?

  罗军:联盟成立三年多来,在会员企业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推动中国乃至世界3D打印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在青岛创建的无限三维(青岛)打印研究院在3D打印人才教育培训方面一直走在同行前列,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在青岛创建3D打印开放式服务平台,为推动科学普及、示范服务方面树立了一面旗帜,为拓展3D打印应用市场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3D打印在线”实现了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开辟了在线资讯、在线加工、在线定制、电商结合的新模式;无限三维创客空间将3D打印与创客创业有机结合,实现了3D打印进社区的新突破。在加强3D打印国际间对话交流与合作方面,我们举办的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已经分别在北京、青岛、成都、上海、旧金山举行四届年会,成为3D打印行业规模最大的盛会。我一直主张一个观点:有为就有位。无论这个联盟是官方主办的还是民间自发成立的,都需要站在行业高度上去规划和布局,要引领行业发展,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行业发展。作为一个非官方的联盟生存压力一直非常大,当然有压力就有动力,不断创新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编辑:lianq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2017智慧城市论坛”将在北京举行

第20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将于6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详细】

大城市治理多向科技创新要效率

大城市治理是个世界难题,很多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大城市病”的困扰。但是,“大城市病”其实是个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概念,很多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只要是大城市就必然患“大城市病”,进而想当然地认为只有控制城市规模,让城市不那么“大”,才能解决“大城市病”。【详细】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解读

为推动我国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高[2017]92号,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为了更好地贯彻和执行,科技部高新司对《专项规划》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解读。【详细】

北林大研发灌木林虫灾生态调控技术

第八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5月3日揭晓,在76个项目获奖项目中,“灌木林虫灾发生机制与生态调控技术”名列榜首,成为三个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之一。该项成果由北京林业大学主持,联合了8个单位,是在11个重要科研项目资助下历经14年完成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