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关注公海“世界遗产”

2016-08-09 09:40:27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月3日发表报告,呼吁探寻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适用范围拓展至公海区域的有效途径。报告指出,提起“世界遗产”,人们总会想到印度的泰姬陵或是巴西的亚马逊雨林。然而,地球表面70%的面积为海洋所覆盖,其中孕育了地球上一些最为壮丽的景观,其中很多位于国际公海之上。

  此份报告的题目为《公海上的世界遗产:一个应运而生的概念》,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共同编撰完成的。

  为了让人们形象地明白和理解这份报告,其中列举了五处位于深海区域、拥有不同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例如,位于北太平洋(601099,股吧)的“大白鲨咖啡馆(WhiteSharkCafé)”是目前唯一一个人类发现的白鲨迁徙过程中的聚集区;位于北大西洋(600558,股吧)中部的马尾藻海(SargassoSea)是一个以漂浮的海藻为基础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在百慕大和加那利群岛中间的北大西洋800米深海处有一个“失落之城热液区(LostCityHydrothermalField)”,其中高达60米的碳酸石柱蔚为壮观;此外,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的“亚特兰蒂斯浅滩(AtlantisBank)”是一个由植物和动物的化石遗骸产生的沉降小岛。

  报告指出,在最深邃和最遥远的海洋里蕴藏着很多壮美景观,且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完全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原则;就如同美国的大峡谷国家公园、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以及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等世界遗产地一样,海洋遗产同样需要得到人类的关注和保护,因为它们正在面临由气候变化、人类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等带来的严重威胁,迫切需要调动国际社会资源进行长期维护。然而,由于众多景观地处在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之内的国际公海之上,因此相关国际公约难以适用,因此报告呼吁采取“跨越国界”的行动,进一步加强海上遗产的保护。

  教科文组织就此呼吁成员国考虑对1975年开始正式生效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进行调整,特别是对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提名程序进行扩展,以将公约的保护范围延伸到公海这一特殊海洋区域,同时鼓励各国提出创造性的想法和倡议,以加强对“人类共同的遗产区域”的探索和维护。

编辑:wanglongzha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国内外专家建言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

  11月1日-2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对话会以【详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生物多样性日致辞

  生物多样性事关共同利益,它是历经数百万年形成的宝贵遗产,也是传诸后世的重要资本。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包括地球上种类极为繁多的生命形式及其生存繁衍的自然环境【详细】

曾是不知名小村庄后逆袭成为国家公园

  去意大利旅游的朋友,大都不会错过有着【详细】

住建部:国家级风景区和世界遗产整治违建

据住建部网站消息,住建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