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雨水集成的水上广场:荷兰鹿特丹雨水广场

2016-03-22 15:56:57         来源:海绵城市网     浏览次数:

  近年来,随着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频频出现,许多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城市排水系统难以负担突如其来的大量雨水,导致在短时间内雨水无法排走。尤其对于像鹿特丹这样地处海平面以下的城市来说,问题尤为突出,的确是一个真实而严峻的考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荷兰的城市规划师与工程师制定了一套“水规划”,通过采用景观与工程相结合的统筹途径,将城市内有效蓄水与公共空间结合起来,进而发展出包括下沉广场、灵活的街道断面、水气球,以及拦截坡面的坝等多个公共空间原型(Prototype)。可以根据具体环境的尺度、空间的使用、储存雨水的能力要求应用于不同的地点。鹿特丹雨水广场就是在这一“水规划”指导下具体实施的诸多原型之一。Benthemplein水上广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雨水收集而成的水上公共空间,该水上广场位于荷兰鹿特丹,令人自豪的雨水收集技术将水资源存储在公共可见的盆地。Benthemplein水上广场为原本人口密集的鹿特丹带来了一丝绿意。

由雨水集成的水上广场:荷兰鹿特丹雨水广场

编辑:xiongsiy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让城市更自然“呼吸”——海绵城市引领绿色发展方式

在“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指引下,中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不再以“修管子”为主,而是利用“海绵作用”,对雨水吸收和释放乃至加以利用,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详细】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成海绵城市

近日,北京市启动国际征集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预计年底前这项工作就将完成。最终有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联合设计团队,共26家单位参加此次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工作。【详细】

探秘海绵城市建设中“下沉绿岛”的奥秘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缓解城市防涝压力,改善水生态体系,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发达国家较早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慈城新城就是通过下沉式生物滤水带,将净化后的雨水引入中心湖,建立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统,为宁波海绵城市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详细】

第二批海绵城市申报条件加码 住建部监控项目进程

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能够就地消纳和利用80%的降雨。目前,各省正在陆续分解下达2016年度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任务,海绵城市建设的主管部门住建部也启动了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月度监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