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景观设计的比较:溯源篇

2015-01-31 19:26:00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整理     浏览次数:

  中西古典园林的区别

  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迥异、社会形态不尽相同,文化上也受到不同哲学、美学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使其在造园中对于布局形式和建设材料的选择产生很大差异,这就导致了中西方园林都具有各自鲜明的风格和形式,也体现了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其中,尤以15至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

  设计理念上的差异

  中国园林讲求“意境美”,西方园林讲求“形式美”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也就是所谓的意境。

  中国的园林设计注重"景"和"情",讲求“借景生情,托物言志”。即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去造“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借“景”来触发人的情思,在诗情画意和情景交融之中体味"意境"之美。

  意境,实质上是园主(设计者)所向往的,当中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这种意境美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与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包括园主本人在内)在游览观赏这些具体的景象时,可以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从而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感、观念,甚至是某种人生哲理,获得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

  中国园林对于意境美的追求,主要是因其脱胎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诗人、画家等都直接参与进对园林的营造之中。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法心源"。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内法心源则是强调并非刻板的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

  除绘画外,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清人王国维曾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可见,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中国园林的营造要旨就是要追求意境。

  相较与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的营造之中虽然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

  它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树木都修整得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这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式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无不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西方古典园林对于形式美的执着追求,也是源于西方的文化艺术理念中对于和谐,整齐、平衡等美学的崇拜。人们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以抽象和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