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承文脉留记忆谱华章

2014-12-26 13:45:03         来源:浙江日报     浏览次数: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赞美、描绘的都是杭州。

  杭州,素以湖光山色、风景秀丽著称于世。“依江带湖”,“三面云山一面城”,这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迄今依然……

  杭州,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古往今来,“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浩如烟海。百度一下“杭州”,跳出的条目内容难以计数。无论城乡,大概少有不知道杭州的;关于杭州的“名”与“美”,或许都能说出个一二……

  杭州,“人间天堂”。“天下谁人不识君”,又有几人不喜爱?!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今日之古都杭州,历经悉心保护,更是在不断向上提升,与日俱增着“名”与“美”。这颗地球上的绝色明珠,华夏少有的“双世遗”城市,历久弥新,愈发璀璨夺目……

  “文明圣地”丰富遗存“地上天宫”独特格局

  ——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杭州,一部厚重而精美的大书。

  中国古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杭州拥有8000多年前的跨湖桥文化,5300~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史前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东方文明的圣地。

  杭州有记载的历史已有2200多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在灵隐山麓设县治,为钱唐县。这是杭州最早的建制。隋开皇九年(公元589),改钱唐郡为杭州,杭州之名由此而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依凤凰山筑州城,这是杭州史上第一次建城的记载。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作为运河南端的杭州,一跃成为“东南第一郡”。至隋末,已成珍异所聚、商贾辐辏的大城市。

  唐李泌任刺史时,引西湖淡水入城内,置6个出水口,俗称“六井”。使居民摆脱咸水之苦,生聚日繁,杭州中心开始逐渐从钱塘江边移向西湖之滨。后又有刺史崔彦开外沙、中沙、里沙3河,以防治潮水,开拓东城。自此,奠定了杭州以中河为南北轴线,“倚江带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格局。

  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吴越国王钱镠建都杭州,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杭州始为帝王之都,繁华一时。钱镠对杭州城垣大加扩展,因其南北展、东西缩,于是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时倡佛教,在杭城内外、西湖四周修复、兴建了不少寺院宝塔,如灵隐寺、净慈寺、昭庆寺、六和塔、保俶塔、白塔等。故杭州又时称“佛国”。

  宋时,杭城空前繁荣显赫。苏轼任知州时,贡献良多。组织民工开掘葑滩,用湖中葑泥筑起横贯南北的长堤,人称“苏堤”。苏轼和白居易一样,留下了许多歌咏西湖的名篇。“杭州巨美,得白苏而益彰。”从北宋起,杭州就有“东南第一州、地上天宫”的美誉。

  高宗赵构南渡杭州,改杭州为临安府。南宋建都杭州后,依水势地形,建起南跨吴山,北临运河,东南依钱塘江,西濒西湖的宏伟都城。从皇宫和宁门向北至武林门,为纵贯府城的御街(今中山路),亦称“天街”,店铺林立,繁华异常。皇城建在凤凰山东麓,别具一格。还在西湖四周和城里大造行宫御园,水阁别馆,“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杭州,赞之为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元末,张士诚自称吴王重建杭州城垣,把宋之九曲拉直,仅留一曲。设陆门6座,水门5座,成为明清两代城垣的基础。

  民国成立后,相继拆除了湖滨的旗下营(满城)和清波、涌金、钱塘城门及附近城墙。自此,城市与西湖融为一体,城湖合璧,相互依存、协调发展。1927年置杭州市,为杭州置市之始。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为浙江省省会。

  杭州素以湖光山色,风景秀丽著称。城西“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是举世闻名的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南“一江流碧玉,两岸染红霜”,壮丽的钱塘江依城而过;城北和东北面,为杭嘉湖平原,沃野千里。吴山、宝石山一南一北锲入市区,遥相呼应,与城市、湖面构成了极其优美的城市空间轮廓线……

  “依江带湖”,“三面云山一面城”。大美的城市格局,以五代吴越国西府的腰鼓城,和南宋依水而建的传统城市格局演变而来。道路系统基本按经纬制规划,御街中山路为主干道,全城规划的主轴线。城内水路交融,格局严谨又自然。今日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及湖滨路、南山路,基本上是元明清的府城垣遗址,云居山地面尚存城墙遗址。京杭大运河及中河、东河和护城河等主要河湖水系,至今犹存……

  作为两朝都城,文化之邦,杭州文化璀璨,积淀深厚。从新石器时期后期开始,杭州先后出现过极具特色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文风鼎盛,名人辈出,孕育和荟萃了众多贡献卓越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民族英雄、忠臣义士、贤明州官和能工巧匠,为杭州留下了一篇篇光耀千古的华章……

  历史文化街区众多。小营巷、思鑫坊、湖边邨、小河直街、清河坊、北山街、中山南路及留下等历史街区,兴安里、平远里、惠兴路、中山中路、武林路、梅家坞和大兜路等历史地段,无不年代久远,尽显繁华盛况。每一处都是丰厚的历史一页,古城发展的重要环节,社会发展的物证。

  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名胜古迹众多,每个时期都有辉煌的印记。拥有岳飞墓(庙)、六和塔、飞来峰造像、闸口白塔、胡庆余堂、良渚遗址、临安皇城遗址、西泠印社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39处,龙兴寺经幢、雷峰塔遗址等省级文保74处。已公布历史建筑336处,工业遗产90余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纷呈。有西湖传说、梁祝传说、白蛇传说;江南丝竹等传统音乐,杭州评话、小热昏、杭州评词等曲艺;张小泉剪刀、西湖绸伞、龙井绿茶与蚕丝织造及制扇等传统技艺,精湛绝伦,名闻遐迩……

  1982年,杭州成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次年,成为全国首批重点风景旅游城市。2011年和2014年,西湖文化景观与中国大运河先后列入世遗名录,杭州成为“双遗产城市”。

编辑:zhaoa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温州出台文物保护规划方案留住城市记忆

今年国庆,全新的五马街、禅街开街,以怀旧风唤醒了许多温州人当年的记忆。年近六旬的温州人黄先生说:“改造后的禅街,老石板配上楼房墙面的老青砖,以及坐落于街中的两只石狮子,仿佛看到以前老温州的传统风貌。”【详细】

杭州倡议成立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产业联盟

  今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运河森林公园视察时提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后来又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切实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详细】

半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杭州市城北的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半山、龙山、虎山三大公园连通,组成一个大的半山森林公园,同时拥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