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虚"与"实"之间的景观记忆

2014-07-24 08:59:00         来源:中华建筑报     浏览次数:

  古城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记忆符号,在历史的变迁中命运多番辗转,但始终留存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文学想象中的古老城墙和现实当中依然屹立的城墙相互呼应,共同构造出一种独特的景观记忆。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墙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但总体而言,它始终是作为一个大众共同记忆的见证者而存在。

  “虚”,文本想象中的城墙意象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建城墙就已经成为城邦建设的必需之制。千百年来,“城墙”几乎已经成为“城市”的同义语。只是后来,随着城墙防御功能的逐渐消失,这个存在于城市中的庞然大物越来越不被人们认可,阻碍交通、占用土地等诟病接踵而至。于是,古城墙被拆除殆尽,仅存的几座较完整的古城墙便成了其所在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记忆。很多名人墨客笔下的城墙形象都让人记忆深刻,比如老舍先生在《老张的哲学》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古老雄厚的城墙,杂生着根短枝粗的小树……城墙下宽宽的土路,印着半尺多深的车迹。靠墙根的地方,依旧开着黄金野菊,更显出幽寂而深厚。”这是老舍在旅居国外时对家乡城墙的记忆,朴实的文笔恰恰记录的是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在老舍的心中,城墙中充满了有关家的所有记忆。置身于高大城墙之下的人们就好像置身于家门之下一般,除了无限的肃然起敬外,剩下的便是身在其中的人能够感知的那份熟悉感和安全感。

  就像作家笔下所描绘的城墙给我们带来的无尽感怀一样,画家张择端笔下塑造的汴京城墙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城墙风貌,细腻的描摹却更显出画卷中古城墙的磅礴气势。在整幅《清明上河图》中,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等等。各色人物集聚开封,城内、城外处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摄影技术尚未诞生、图像记忆相对苍白的年代,张择端的这幅作品无疑是弥足珍贵的,生动再现了城墙守卫下的汴京盛景。张择端笔下刻画的城墙不仅以直观的形式构筑了其本身的壮丽景象,还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城内外的生活场景,在展示城墙日常功用的同时,又增加了民众关于城墙的文化记忆。

  透过文人笔下的城墙描摹,似乎可以捕捉到一些往日城墙的影像,这些闪烁在作者笔下的点滴城墙记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清晰可辨的旧时回忆。城墙已经不再停留于过去军事包围的时代,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在文人们的笔下越发凸显出一种对城墙的文化怀旧认同,这种城墙想象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对都市形象的塑造。

  “实”,景观中的城墙意象

  从文学想象中抽离,城墙作为一种景观,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意象。凯文·林奇曾经说,景观的象征性组织可以帮助人们战胜恐惧,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感情上的安全联系。城墙作为一个古而有之的传统景观,高大巍峨的外观,与周围景观形成错落的高低形态,这种景观与环境给人留下的浑然天成之感,也正是从它出现伊始就被大家牢牢记住的原因。大众记忆中的城墙,就是一种媒介,用来建立并维系大众与所在环境之间的安全联系。

  在古代,城墙多是用来抵御外敌入侵的,起到的是一个防护作用,在城内生活的居民也会因为有了城墙而产生一种本能的安全感。而从异乡回城的人首先看到的也便是城墙了,此时“城墙”就有了新的含义,看到了城墙就如同看到了“家”。所以古人设城垣、筑城墙,以一种符号性的景观赋予了其特殊的含义,为全城民众营造了一致的心理认同感。

  正是因为有了城墙的修筑,建立在城墙之上的个人情感才能被充分表达。原本冷硬的砖土城墙,在辗转之间便成了民众心理慰藉的源泉。姑且不谈城墙在保家护城中起到的实践性作用,单就其作为一种城市风貌的标志性景观,就足以在民众之中形成一股凝聚力,共同的家园,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寄托,成就了古城墙在民众心中一直扮演的特殊角色。

  景观重塑中的城墙角色

  近代以来,不少古城墙被毁坏。当年在风雨中熠熠生辉的座座城墙,被人们口中的“现代化”吞没了身影,失去了踪迹。没有了“墙”,也就取消了“界”,看似自由的空间却早已没有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城墙的拆毁,就像是鸟笼的拆除,原本狭隘的空间被无限放大。地面上解除了高大城墙带来的障碍感,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城市生活减少诸多不便,但随着城墙的拆除,城墙所包含文化内涵也一并被摧毁成为了一种回忆。

  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强拆后,如今保存较完整只有南京古城墙、西安古城墙、荆州古城墙、平遥古城墙等。随着古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不断增强,古城墙作为文化遗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墙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符号,从存在之日起就深深烙印在民众的记忆中,是每个人都熟悉并且拥有共同记忆的地方。此时的城墙就充当了一个巨大的记忆系统,保存着群众因城墙而被联合在一起的历史和思想,又时刻提示着人们对共同文化的回忆。城墙作为一个城市中遗存下来的特定历史景观,以其高大的形象充斥着大家的记忆,人们在这种共同景观所营造的共同文化情结中,自发形成一种强大的交流力量。而如今面对多数破败或残缺的古城墙遗迹,就不得不使我们产生怀古伤今的忧郁情结,希望昔日熟悉的景观可以重新被塑造。再塑景观不仅仅是指再创造的景观,还可以认为是再塑景观的功能。有些城市,比如大同就是通过重新在原址上修葺被毁的城墙而使这一景观得到重新塑造。另外一些留有城墙的城市就可以通过重塑景观的功能而使古城墙的现代意义凸显。比如利用其强大的空间优势,建造一座“环城立体公园”,发挥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使城墙以一个全新的现代娱乐休闲的休憩空间形象出现,自然融入到市民生活当中,重建现代意义上的功能性城墙。在时代的重塑之下,古城墙将会用空间的实际意义来更好地书写着大众的景观记忆。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大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8日惊艳亮相

  以“美丽四川·五彩凉山·度假天堂”为主题的2016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7月23日开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将作为重要的节点活动内容亮相文化旅游节。 【详细】

大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启动

  7月23日,2016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主要配套活动之一,“文化之根·旅游之魂——大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西昌火把广场开展。 【详细】

文化遗产要走出“重创收轻保护”怪圈

继湖北神农架今年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之后,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0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这当然是一个令国人自豪的喜讯。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著名景区,在申遗成功后,走进了“重创收轻保护”的怪圈。【详细】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卧佛将启动整体修复

  7月20日,记者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研究院了解到,继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历时八年多修复完毕后,位于千手观音造像旁的大足石刻最大一尊造像——全长31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图,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卧佛,将于明年初启动整体修复,预计整个修复工作将耗时5年完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