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亟需加快自然生态系统修复

2013-07-22 08:43:56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     浏览次数:

  国务院近日出台《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以生态保护区为重点,以地质灾害防治为“生命任务”,加快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好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构建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格局。

  《规划》指出,芦山灾区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是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雅安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要求高、任务重。各级单位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强化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加强环境治理,发展生态经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规划》规定了灾区重建分区布局,其中,生态保护区重建分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夹金山、邛崃山、二郎山、大相岭、小相岭,包括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级单位要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实施生态修复,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要以生态保护区为重点,以地质灾害防治为“生命任务”,加快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好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构建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格局。

  《规划》明确,生态修复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区设施恢复和生态监测设施重建三项内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主要包括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两项内容。

  ――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以自然修复为主。修复损毁森林和草地植被。加强天然林、湿地和草甸草地保护。恢复重建受损水土保持设施,强化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有计划、有步骤地对25度以上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计划修复森林植被58.35万亩,其中工程造林1.05万亩;修复草地22.5万亩;建设湿地公园3处;治理水土流失31.5万亩,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7.5万亩,坡面水系及沟道治理3879处。

  ――保护区设施恢复。维护加固林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保护设施。尽快恢复种苗基地及配套设施设备,加快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执法、野生动物圈舍等设施设备恢复重建,计划恢复国家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4个,修复国家和地方级森林公园5个。

  ――生态监测设施重建。重建生态功能恢复成效监测及生态定位观测站,恢复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综合信息监管平台,计划恢复重建林区道路909公里、供电线路67公里、给水管线29公里,恢复林木种苗基地等。

  ――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修复大熊猫栖息地生境,恢复和保育栽植多种大熊猫主食竹,建设大熊猫生态适应性放归基地,计划实施22.2万亩大熊猫栖息地修复工程,恢复建设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建设大熊猫自然遗产地检测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站等。以碧峰峡大熊猫人工繁育基地等为依托建立大熊猫公园,建设大熊猫保护主题展示中心,加强大熊猫栖息地管理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保护黑颈鹤迁徙停息觅食地,加强川金丝猴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在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建设大熊猫放归基地1200亩。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加强圆叶玉兰、光叶蕨、香果树、雅安红豆、梓叶槭、峨眉含笑、西康玉兰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拯救。建立桢楠、珙桐等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基因保存库和珍稀植物采种基地,并实施川金丝猴、黑颈鹤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加强圆叶玉兰、香果树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恢复建设桢楠、珙桐等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基因保存库。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柴达木生态保护与治理规划出台

  12日,记者从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2018【详细】

江西公布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

  江西省林业厅30日对外公布该省2016年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大数据。2016年全省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为14951.34亿元。本次评估结果与2011年评估结果比较,仅森林的生态效益就增加了1863.22亿元,增幅23%【详细】

在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寻找平衡

  微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悠悠白云下,澄澈的湖水反射出碧蓝的光。正值国庆假期,四川泸沽湖景区游人如织。走婚桥附近的水面上,清洁工颜永和正划着猪槽船,手持长柄漏网捞腐草。这位摩梭老人每天都要三次清理湖面,他说,"【详细】

甘肃探索建立多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记者日前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我省将以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抓手,将生态保护补偿与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