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颐和园长廊苏式彩画34年未重绘 画技面临失传

http://www.chla.com.cn 2013-06-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发表评论(0)


  长廊,因其绘制了14000余幅彩画而当之无愧地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当代世界上最长的古建画廊”,长廊的精绝之一在于苏式彩画,而苏式彩画又是中国古建筑彩画中的翘楚和最闪亮的明珠。清代,北京大量建宫殿,苏式彩画因此传入北方。历经几百年变化,苏式彩画的图案、布局、题材以及设色均已与原江南彩画不同。尤以乾隆时期的苏式彩画色彩艳丽、装饰华贵,又称“官式苏画”。紫禁城内苏式彩画多用于花园、内廷等处,大都为乾隆、同治或光绪时期的作品。慈禧太后对苏画特别偏爱,而在清代,苏式彩画只能在皇家园林和得到皇帝允许的建筑上应用。大清律典则规定,民间使用则将被治重罪。所以,苏式彩画现多存于故宫、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中,也正因为如此,应用极窄的苏式彩画不仅在其发源地——江南难寻其踪,在应用最多的北京也只是一脉单传。

 “在颐和园6万平方米古建中,5万平方米的古建绘制了苏式彩画


“在颐和园6万平方米古建中,5万平方米的古建绘制了苏式彩画


  颐和园中苏式彩画也是全国最集中的地方。统计显示,颐和园古建筑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而其中约5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上采用了苏式彩画,可见,苏式彩画在登峰造极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可否重绘

  “岁月最无情风雨催画老”,在古建筑界,一部分人认为,颐和园是个生命有机体,以长廊为代表的古建筑多为有机的木材结构,且辅以油饰彩画加以保护,这就可被理解为有生命的建筑。既然有生命,就会有“生老病死”,就需要不断地保护性地修缮,而修缮在历朝历代代代延续;其次,在颐和园筹建之初,清王朝就定下了岁修费为建园费用10%的规矩,而后,更形成了皇家建筑主体每隔30多年大修一次的惯例;特别是这些年,环境污染更是对彩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灰尘中的细菌、微生物在加速长廊木质结构的老化和彩画的褪色,彩画变得脆弱不堪;另外,长廊彩画在1940年、1959年、1979年分别进行了重绘,2006年长廊还进行了挑顶大修,现在距离1979年最后一次重绘已经过去了34年,可否考虑重绘?

  岁月,的确在长廊苏式彩画上留下了痕迹,但更多的专家却认为,虽然最后一次绘就于1979年,但长廊彩画所留下的历史信息是完整和全面的,其所代表的是中国皇家园林苏式彩画,它也是光绪年间苏式彩画的延续和传承,若再重绘就是对历史的割裂和破坏;同时,长廊彩画涵盖了搭袱子、包袱式、枋心式和海墁式等所有苏式彩画的形式,是彩画中的极品,虽然现代影像能给彩画重绘强大的技术支持,但在大师技艺面临失传的窘境下,目前工匠的技艺能否达到1979年的水平需要考量,在这种情况下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状;另外,同一时期在其他皇家园林古建中,如此规模的苏式彩画仅此一份,不能再有任何闪失。

分享到:
编辑:山水百合
有关  苏式彩画 颐和园长廊 画技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