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山东枣庄的崛起和新生

2013-02-28 14:38:38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次数:

  枣庄正处于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中间点,以往因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极少能接受到京沪乃至“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与带动。

  可2011年京沪高铁的开通大大拉近了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不仅为这座濒临枯竭的资源型“煤城”带来了转型契机,还有望使这座运河古都重现昔日的繁华。

  古都的衰落

  从古至今,枣庄在内河航运与铁路时代的兴盛,依赖于丰富的煤炭资源。可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枣庄这座昔日繁华的运河古都开始衰落。

  枣庄位于北京、上海的中间点,因传统火车速度较慢,乘坐火车来往京沪均需十六七个小时,极为不便。枣庄以及整个鲁南地区很难接受到京沪乃至“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与带动。更为棘手的是,枣庄煤炭资源濒临枯竭。截止到2006年,枣庄的煤炭可采量已不足6亿吨,按年开采3000万吨计算,不到20年将矿竭城衰。

  在经历过因煤而兴的繁荣期后,这座运河古郡不得不面对因煤而衰的尴尬。截止到2010年,枣庄在山东GDP排名为倒数第四。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成为枣庄急需解决的难题。

  不过,正如该市市委书记陈伟所说,枣庄的转型也迎来了天时地利之便。“一个天时就是枣庄纳入了国家战略,成为东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唯一试点城市。而地利就是枣庄进入了高铁时代。”

  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枣庄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享有着国家特殊的财税政策支持。东部地区唯一试点城市的获批,拉开了枣庄转型的序幕。而2011年7月1日高铁的开通,更是给这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契机。

  “煤城”的转型

  在产业转型上,枣庄市设定了两个路径:一面延长煤炭产业链条,以煤化工提高附加值;一面以台儿庄古城重建为突破口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进而推动服务业的发展。而京沪高铁的开通,更为这座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助力。

  高铁开通后,枣庄当地政府曾多次前赴北京、上海招商。在招商会上,枣庄薛城区委书记岳德川就推介道,枣庄处在京沪的中间点,是山东唯一、全国少有的拥有两座高铁站的城市。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有利于枣庄融入京、沪两小时经济圈,对接京冀唐、长三角,汇聚我国两大经济带的产业、人才资源。

  枣庄的产业转移并非盲目,按照当地政府的设想,枣庄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从优势产业煤化工产业入手”。因为煤化工比单纯煤炭开采具有更高的附加值,1块钱的煤变成电是2元,变成甲醇是4元,变成醋酸是8元,做醋酸丁酯能变成20元钱……

  目前,枣庄的煤化工园区已聚集了联想、新奥等30家煤化工企业,总投资400多亿元。市委书记陈伟指出,枣庄将重点搞好鲁南煤化工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借助高铁的便利条件,吸引更多的煤化工企业和人才聚集。

  枣庄,这座“煤城”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开采,濒临枯竭。而城市的另一大资源——自然人文景观却始终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枣庄有着“天下第一庄”之称的台儿庄古城,还有着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公园,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红色旅游、山水观光、始祖探寻、古迹游览、运河古迹、温泉休闲、湿地资源,枣庄样样具备。

  在城市转型中,枣庄把文化、旅游以及服务业设定为新的支柱产业。枣庄市希望借助高铁为枣庄带来强大客流的同时,使这座运河古都重现昔日的繁华。

  枣庄首先将原市旅游局和原市服务业办公室的行政职能合并为一,成立了枣庄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主任刘中波介绍道,近年来枣庄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定位为“以打造高铁旅游品牌为基础”,逐步构建高铁旅游发展体系。这其中,投资最大的即是台儿庄古城的全面修复。

  台儿庄古城曾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庄”,“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根据规划,台儿庄古城的修复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让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基因上复活起来。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总投资高达48亿元。

  台儿庄古城管委会文化中心主任高启民回忆道,市政府在2008年已经预见到高铁的开通,势必带来大量游客,可前期启动资金却无处筹集。于是,当地5家煤矿企业每家拿出10万吨煤变现为4亿元资本金,用50万吨煤复活了一座古城。

  项目启动以后,全国各地商家纷纷前来投资,这里的商业用地每亩从30万元飙升至600万元,净资产超过150亿元,一年时间涨了40倍。高铁开通一个多月,根据枣庄有关部门对台儿庄游客的抽样调查显示,15个游客中就有1个是坐高铁来的。

  截至目前,台儿庄古城重建已完成5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累计投资达40亿元,预计2013年5月全部完工。围绕着旅游资源,枣庄又投建一大批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服务设施。宾馆床位从4700个飙升至2万个,开通了多条BRT线路,实现了高铁站到台儿庄等主要旅游景点的无缝衔接。

  新城的崛起

  在复活一座千年古城的同时,枣庄还借助高铁开通打造着一座新城。

  1968年京沪铁路建成,但枣庄站却设在了西部薛城,让30公里外的枣庄城区居民十分不便。多年来,京沪线带火了沿线的薛城,老城区则显得孤立、失落。2004年,枣庄市委市政府向铁路线靠拢、西迁新城区。这也证明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2011年京沪高铁的开通,高铁站设在枣庄新城与薛城之间,则使当地政府萌生出一个“大新城”的规划。

  枣庄市规划局局长李慧表示,所谓“大新城”,以薛城区、高新区、新城区“三区合一”为契机,强化薛城区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高新区产业集聚能力,提升新城区行政文化商务功能。借助高铁优势发展城市经济、总部经济,打造“高铁中心商务区”。

  目前,枣庄已经编制了枣庄市中心城区整体风貌规划研究及形象提升规划。根据规划,“大新城”东至东环路、南至郯薛路、北至枣曹路、西至薛城大沙河,共计370平方公里,其中含总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40平方公里。

  正如枣庄市委书记陈伟所说,“京沪高铁开通让枣庄更加开放,是对城市精神的一种升华”。这对城市发展、政府行政能力也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

  为了配合“三区合一”,2012年枣庄市政府决定将12项城市建设与管理权限下放到各相关区,调动各级机关的积极性、能动性。如薛城区把城市建设管理职能有机整合起来,强化社会职能,放手支持高新区、枣矿集团的发展。高新区“去行政化”,整合产业功能,回归产业定位,打造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市中区的城市管理职能下放到位,与峄城区融合发展。

  有人说,高铁时代最大的挑战在于“吸管效应”更加明显。高铁既能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吸来,也能吸走。日本、法国的高铁建成几十年后,很多沿线的中小城市被逐步“边缘化”,各种资源反而更多地涌向竞争优势突出的地区。

  如今,内河航运作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时代早已终结,这座运河古城进入了新的高铁时代,能否实现城市的转型、重现昔日的繁华,高铁给枣庄带来的不仅是发展的契机,还有更为激烈的挑战。

编辑:dong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清垃圾建绿地 京沪高铁南京段成风景长廊

垃圾清理、违建拆除、绿化美化……像这样的环境整治,京沪高铁南京段87公里沿线两侧都在实施。目前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沿线大部分区域展现亮丽风景。【详细】

长沙市高铁新城榨山港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高铁新城是长沙未来建设的重心,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实施当中,高铁新城未来发展潜力不可限量。为打造高铁新城宜人的城市休闲空间,塑造长沙城市最具特色的景观风貌和文化空间,特开展此次高铁新城榨山港湿地公园(含主题公园)概念方案设计。 【详细】

白话说说高铁站选址的科学

当冒着浓烟轰隆远去的蒸汽机车渐渐消失在天际,人们对火车的印象经历了从“绿色”到“红色”再到“白色”的转变,高铁这种集科技与实用于一身、集安全与舒适于一身、集力量与优美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京沪高铁为例,不但缩短了两地的行程,更将长三角与环渤海这两个发达的经济圈连为一体。【详细】

为何高铁新城成鬼城?

据媒体报道,在全国“四纵四横”主要高铁网上,目前已有36座高铁新城正在规划或建设。其中,密度最大的属京沪线和哈大线。然而,在已经建成的一些高铁新城中,却因为人烟稀少,一个个变成了空城、鬼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