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城市绿化因地制宜选树种,不求高档、新奇

2013-02-19 15:41:07         来源:安徽广播网     浏览次数:

  马鞍山市今年把植树理念从过去的片面追求“新奇、稀罕、高档”,转变为讲究因地制宜,在适合栽树的地方栽上适宜的树种。请听报道。

  我是马鞍山台记者晓辉,过去,马鞍山市在城市绿化过程中,不惜花费重金大量引进外来植物或大树名木,但由于这些外来树种“水土不服”,不是生长迟缓,就是发生严重的病虫害。

  马鞍山市林业局副局长纪明全:大量引进外来植物造林观念,显露出不少弊端造。比如:由于大面积单一树种造成病虫害的防治十分困难,很多人工林被害虫啃食得千疮百孔,另外,单一树种和成片栽种造成地力严重衰退,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植树中的旧观念、老作法必须要改变了。

  尝到了不科学植树造林苦果的马鞍山市,今年的种植理念从片面追求“新奇、稀罕、高档”,转变为重点种植本土经济适用的树种,力求让适合栽树的地方都栽上适宜的树种。

  马鞍山林业局技术员张勇:今年我们选种的树种,都是在本地广泛分布、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相适应的树种。像银杏,属于我们这儿的地产树种,有很好的造型,秋季又可以观叶。像女贞它的适应性非常强,抗逆性也比较强,四季常绿,对城市来讲是个很好的景观树种。

  据了解,目前马鞍山市所栽种的近10万株苗木均为适合本地生长的银杏、女贞、榉树等。

  植树造林,务必因地制宜,不要形式主义。

  “全民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强省”,省委、省政府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开始,就在全省组织开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植树造林周”活动,声势浩大,令人振奋。此时,我们报道“马鞍山市植树理念转变”的新闻,就是想提个醒:植树造林,务必因地制宜,不要形式主义。

  过去,很多城市在绿化过程中,不惜花费重金大量引进外来植物或名木,但往往不能善终。去年我省有个市以每棵近40万元的“身价”,千里迢迢从越南引进的98棵紫薇树就“水土不服”全部枯死。“年年植树不见林”,流于形式的“假植树”,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是这也是干部群众最反对的。

  植树造林一定要讲求实效,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造林质量,可不能只走个形式、摆个造型。一定要实事求是,什么地块适宜栽植什么品种,什么品种栽到什么地块,一定要搞清楚,在这方面一定要多听一听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的意见,绝不能闭门造车、拍脑门决策,必须要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相信只要脚踏实地,栽活、管好树林,今年全省286万亩植树造林任务一定能高质量完成。

 

编辑:wenweihu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郑州将用三年力争乡村绿化率达30%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不仅是城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农村建设的目标。【详细】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也获得世界赞誉。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详细】

国外“电锯大师”见到树木就去锯几刀

  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民间确实是有着非常多的牛人,他们总是有着自己的一手拿手绝技,施展起来让人看了都是惊叹不已,但他们的这些绝技大多还是靠积累而成的,并不是说谁都能随随便便就学会的。【详细】

未来10年 河南规划造林2252万亩

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举办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评审会,经过审阅、质询和讨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仑、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