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让地质公园“变质”

2013-01-24 08:50:34         来源:安徽日报     浏览次数:

 

  张家界等3个公园被亮“黄牌”消息一传开,国内舆论哗然。“此前我国也有世界地质公园被黄牌警告过,但远没有这次反响强烈。这一方面是因为此次数量较多,且三地均属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又同为久负盛名的旅游景区,另一方面是如今各地自觉保护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黄山学院旅游学院院长胡善风教授认为,“黄牌”不仅仅是亮给这3家世界地质公园,也给世界遗产地乃至所有旅游景区打了一针“清醒剂”。

  近年来,国内旅游景区申报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一直热度不减,主要是“世界级”的名号可以提升知名度、吸引游客量,带来巨大而持续的经济效益。胡善风认为,世界地质公园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留给今人的珍贵记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世界地质公园,就是为了保护具有特殊科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地质遗址,并通过科普教育,进一步促进文化、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再度出示黄牌警告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纯粹的利益驱动,必然导致本末倒置。”黄山市巅峰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盛学峰认为,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在各类“申报热”中,大多存在重申报轻义务、重开发轻保护、重创收轻科普等现象,违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相关组织设立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名录的初衷。“世界级”的金字招牌,不仅仅是“摇钱树”,更有明确的责任和相应的义务。

  “黄牌”背后的冷思考

  2000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选世界地质公园,目前全球有27个国家90处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其中我国有27处,我省黄山、天柱山榜上有名。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科普尽管重要,但总是配角,在各类考核中不会作为‘硬指标’。”黄山市社科联主席汪炜说,这次张家界等三地被亮“黄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普教育方面做得不够,然而,“科普黄牌”不只是亮给这三大景区。他认为,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各地重创新轻科普现象普遍存在,这同样是一种本末倒置。应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参与的科普评价体系,以科普支撑创新,以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定期评估、专家考核的监管机制。”黄山市国土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做法值得学习推广,目前我国的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都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没有硬性考核标准,更谈不上优胜劣汰。“学管理机制也要学务实作风。”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李维说,黄山作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虽然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两次评估,但这次兄弟景区的“黄牌”,同样警示着黄山如何进一步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科普等之间的关系。他介绍,世界地质公园每4年评估一次,每次专家们都会深入实地考察,对科普方面更是认真查、仔细问,比如要求科普文字不仅要精炼、图文并茂,还要让普通参观者读得懂、有兴趣。

  景区转型升级的契机

  “这次三大景区被‘黄牌’警告,不仅给其他世界地质公园敲响了警钟,也给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带来警示。”黄山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许永忠认为,此次“黄牌”警告暴露出我国各级地质公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但也促使人们对旅游发展的思索更加冷静而理性。

  “单靠景区的队伍和资源做科普,难免力不从心。这次三大景区被亮‘黄牌’,其实也是各地景区推动科普社会化的一次机遇,更是加快景区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一次契机。”黄山风景区负责人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对于景区历史、人文、科普等深层内容有认知需求,这方面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跟上后,会一举多得。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黄山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后,编制了总体规划,从每张门票中提取20元作为专项经费,对地质遗迹进行“分级、分类、分区”保护,并重点开发地质科普游览产品;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等多个国际保护和旅游组织,启动“世界遗产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观测区”“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标准实验区”等建设,建立科普教育和地学科研基地,开通地质公园网站和官方微博,加强与国内外地质公园的合作交流。黄山的这些做法,多次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据了解,再过几年,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将迎来“中考”,而国土资源部也在酝酿出台国家地质公园考核办法,期待各省各级地质公园能像黄山一样,交出满意的答卷。

编辑:zhufe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