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传承接续庐陵文化走笔

2012-10-29 10:40:13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吉安网     浏览次数:

   “一个地区经济兴衰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唯文化才是永远攒在手中不变的王牌,是永恒的资源”、“在热哄哄的‘旧城改造’喧嚣中,很少有人想到城市的文化遗存和精神个性,就这样,城市的历史积淀被荡平,记忆中断,个性丧失,城市的文化生命受到了根本性的重创失不再来”……之所以对民间文艺家冯骥才的论断如此上心,是因为记者从这些颇为惊心的字眼中,感受到了这么多年来坚守文化箱底、矢志传承庐陵文化的我市决策者们的忧思共鸣和深沉担待。

中国风景园林网 城市建设

    庐陵吉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美誉。庐陵文化历千年不断积淀、历风云而更显淳厚。在澎湃的工业化城镇化浪潮中,将如何承受冲击而不致“流离失所”?更将如何找到最佳载体而能绵延不断?

    所幸,在吉安这些年来沉静的建设发展步伐中,可以找到答案。

    外塑形——坚持以物载文,留住城市记忆,让庐陵文化从书中读到、口口相传到人们可以触摸得到、感知得到

    2800多年的积淀,庐陵吉安有着触手可及的文化,有着俯拾皆是的历史。如何把它变成让后人能够触摸和感知的实体?这绝对不仅仅是文化研究者的命题。

    引发我市决策层深思的是一次触动:市考察团赴浙江、江苏考察特色古街区,当问及街区古旧的东西从哪里来,得到的答案是,多数是从江西收购的,很多就是庐陵文物。“这个给我们极大的刺激,我们的庐陵文化,一直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在书中看到,却这样子被商业侵蚀,将来庐陵文化用什么做物证?!”在全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流动现场会中,市委书记王萍痛心地谈到。

    重新审视自我,无数次探究与思考,传承庐陵文化、留住城市记忆的思想在汇聚中升华——“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不能让城市成为文化的沙漠,要大力挖掘庐陵文化和红色文化”、“以物化的形式传承庐陵文化,让人们在这里可以触摸历史的肌肤,感知历史的呼吸,从而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并应该向何处去”……沉静型搞建设,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民俗,是土里长出的文化,是质朴流长的艺术。庐陵民俗园,正是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民俗记忆“存储硬盘”。大量珍贵的民俗文物和历史图片构成民俗园展示的主题语汇,构织出一幅绚丽的庐陵民俗风情长卷,引领观者重返一个逝去的时代,从而更真切地体认庐陵文化“耕读传家”与“文节俱高”等优秀精神传统的永恒价值。政府斥资400万元与文物贩子“抢”文物,市民说,这400万的价值将来可能是4000万、甚至4个亿,不可以用价值来估量。“这是庐陵文化的痕迹,是真实的历史再现,来到这里,就能感觉到什么叫庐陵文化。”省委书记苏荣参观后留下感慨。

    古村落,是一种民间文化鲜活的标本,是民俗民情的符号。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与融汇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为重,将古村保护纳入到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中。因地制宜、师法自然、天地人和的居住理念,青砖黛瓦马头墙、天门天眼天窗的古朴建筑,文章节义、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信条和故事……博大精深的庐陵村落文化,引全国权威专家学者前来寻幽探秘,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暨村落文化论坛在吉安召开。

    有一种担当叫“自找苦吃”。仓口棚户区,是吉安最老的危房区、最破的棚户区、最多困难群众的集聚区、吉安市民最有记忆的老街区,对于政府来说,可能推平重建、破旧建新更迅速、更见效,可市委、市政府宁愿“自找苦吃”,“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留下城市的人脉印记,保留古街区的老字号、老招牌,打造独具特色的庐陵风情特色街区。“这个地方,市民给我反映是最有城市记忆的地方,我们不能大拆大建,有价值的地方一定要去保留。”王萍说。市长胡世忠认为,要把项目作为一个集危房改造、旧城提升、商贸旅游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综合工程、惠民工程。这样一项源自民意的决策也得到了百姓的衷心拥护,不到三个月,项目即完成674户、仅剩1户的征收拆迁。

    有一种境界叫“文化自觉”。市委、市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突出庐陵风格的塑造,引导农民把传承庐陵民居特色,接续庐陵民居文化作为自觉追求。“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多依山就势、多因地制宜、多保留古迹……”“八不”、“八多”的原则贯彻建设之中。“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独具庐陵民居独特元素的美丽乡村如珠串链,散落在青山绿水中,成为吉安农民的温馨家园。

    保存遗迹,启动白鹭洲书院修缮和吉州窑遗址公园建设;新区建设,把最好的地块给文化项目……

    不经意间,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自己的家园更多了几分内涵、韵味——庐陵先贤的高风亮节、扑面而来的人文气息等,千年文化的魂魄渗溢在吉安城的许多景点,贯穿于城乡公园的山水亭榭、桥廊楼阁,也有灵动别致的窗花雕塑、古典牌坊、典雅宫灯等小品、灯饰,引人们品味浓淡相宜的市井风情。

    “吉安从历史文脉中找到了吉安的根,从人文精神中找到了吉安的魂,从自然山水中塑造出了吉安的形,也从丰富的古村落和淳朴的民俗民风中彰显出了吉安的韵。”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称。

    内铸魂——矢志以文化人,承续优秀传统,让庐陵千年文明内植于心、外显于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代代庐陵先贤创造了璀璨的庐陵文化,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绵延不绝,形成了一股股道德力量,影响着世风民风。她离不开物的承载,更离不开人的接续。

    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大会上,当吉安城市精神“崇文 正气 开放 图强”这八个既传承庐陵优秀文化精髓、又体现新时代发展强音的大字从大屏幕上推出,全体人员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市委、市政府也重视精神层面的塑造,引导全民参与提炼、总结吉安城市精神。经过半年的全民大讨论,吉安城市精神“崇文 正气 开放 图强”正式推出,使吉安烙上了厚重庐陵文化与饱满现代气息的深深印迹。拿一位理论研究者的话来说,“吉安城市精神,既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精气神,又是我们吉安人民精神世界的同心圆,更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支撑。”越来越多的吉安人以自己的行动宣传城市精神、践行城市精神。

    先进文化,是社会前进的主心骨、发动机。一个城市,其发展成功与否,绝不只是GDP的高低、财政收入的多寡,而是广大市民整体素质的强弱。而千年沉淀的庐陵文化、庐陵文明,正是为红土地上人们提神振气的“营养素”。

    学习经典,用身边典型教育人引导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寻找真善美  感动吉安”评选活动,无论是获奖者中见义勇为的英雄、还是助人为乐的楷模,无论是自强不息的典范、还是面对真情不离不弃的模范,都是身边活生生的人物、活生生的事迹,感染着这座城、温暖着这方人。的确,也正如最朴素的格言所昭示,“其实我们身边不缺乏真善美,可有的时候,我们缺少发现真善美的眼光。”

    颂读经典,用古今文化精华凝聚人鼓舞人——没有明星大腕,没有鲜花彩球,在喜庆党的91华诞盛会上,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参与,吉安干部群众用独特的红古诗文经典诵读,为党的生日献礼。“漫漫征途上,井冈翠竹的精神,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我们深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井冈翠竹新咏》,让传统经典有了新内涵;《革命烈士组诗》《可爱的中国》《井冈魂》等等,回望历史,历史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重温经典,大家在用心诵读中凝聚力量。

    引进经典,用高雅艺术熏陶人感染人——开创公共设施管理新模式,不仅将吉安文化艺术中心建成“灵动的琴弦”,更推动其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公司“联姻”进行托管。如今,吉安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像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世界风情歌舞晚会《炫》这样的高雅演出,在接受高雅艺术熏陶的同时也进一步检阅、提升文明礼仪。

    庐陵文明,吉安的“外来客人”有话语权——去年,江西师范大学等友好单位和人士为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园捐献了天鹅、大雁、野鸭和玻璃红鲤鱼等生物,没有像人们戏言的“几个月可能就会被人偷了、煮了”,吉安人把这些可爱的生灵当成吉安市的新成员精心呵护,时隔一年多,这些新客人已经在吉安安营扎寨、繁衍生息。

    庐陵文明,创建省级文明城考评组挑剔的眼光有裁量权——“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吉安城市的文明“合唱”,市民的参与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声部。就在前不久,在经过对我市的全面考察后,创建省级文明城考评组组长吴峰对我市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是一部无字的文化、是无课本的教育。庐陵人与时俱进,庐陵文化日新月异。庐陵文化的新歌,一定会在我们手中诞生,一定会在我们心底深情地唱响!

编辑:hey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一、 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方针和性质【详细】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

城市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将上海等37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我省厦门市名列其中。【详细】

郑晓笛: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郑晓笛发表题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棕地再生的五个层级》的主题演讲,从全球、区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