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SLA获奖项目看雨水花园在多种场地的应用

2012-05-14 09:40:12    作者:洪泉 唐慧超     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浏览次数:


  2 ASLA案例研究

  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作为当今世界风景园林行业的领军组织,每年都会对来自全球的申报项目进行专业奖项评审。其评审着眼于项目的"环境敏感性和可持续性、对客户的价值以及对其它设计者的借鉴意义"等[6],获奖项目往往代表了当前风景园林的最高水平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对ASLA获奖项目的研究,笔者注意到其中有许多与雨水花园相关的案例,有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雨水花园,有的则将雨水花园作为一种理念和手法引入其中。近年来,与雨水花园相关的获奖项目情况如表0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雨水花园的应用领域既有私家庭院,也有公共空间;既有街道这样的线性场地,也有学校庭院这样的面状空间。场地不同,雨水花园的应用方式也会有不同。需要指出的是,美国ASLA奖项评审并非只针对雨水花园,而且获奖项目也取决于每年的提交情况,因此在此样本上研究雨水花园并不一定完整和系统。之所以选择ASLA案例进行研究,是因为它们具有风景园林的专业视角,而且ASLA评审的高水准性和综合性也是本研究所依赖的基础,这些因素使得获奖的雨水花园项目往往是那些与风景园林能够巧妙融合并运行良好的实例,因此更值得我们学习。笔者选取其中3类具有代表性的场地类型,研究其应用方式。

  2.1 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Mount Tabor Middle School Rain Garden)

  该项目是一个由校园建筑围合的小型庭院,面积为380m2。场地原为沥青停车场,在雨水花园建造之前,场地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不足和小气候温度过高。即使天气温和,沥青停车场所产生的热量也会使教室内温度上升。

  2.1.1 应用方式

  设计基于场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简单经济、低维护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庭院空间的重新组织,把这个未充分使用的停车场改造成一个创新性的雨水花园,集艺术、教育和生态功能于一体(图01-02)。

  场地的雨洪管理采用雨水花园原理并结合园林手法,实现就地管理。由校园沥青游乐场、停车场及屋顶约2 800m2不透水面积汇集的雨水径流,通过一系列排水沟和管道转移到190m2的雨水花园中。进入花园后,雨水在下渗的同时与植物和土壤相互作用。随着暴雨强度的增加,花园内的雨水径流逐渐上升,一旦超过20cm的设计深度,水就流出花园并进入与之相结合的下水道系统(图03)。雨水花园的下渗率在5-10cm/h之间,这意味着任何滞留在雨水花园中的径流都能在几个小时后完全下渗。

  花园中设计了一条约0.6m宽的细沙"走廊",它在视觉上连接了雨水花园的两端(图04)。这一简单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参观者观察到雨水从多个方向跌落到花园中的过程,也可作为维修人员进入雨水花园而不破坏植被和土壤结构的通道。在植物设计方面,花园中混植了矮生的灯心草和莎草,在保证整体纹理和色彩的同时也允许杂草在其中生长,进而减少未来频繁的养护。

  2.1.2 效益分析

  该案例是波特兰市可持续性雨洪管理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据统计花园内所有被收集的降雨都能渗透,而不会溢到下水道系统。截止项目申报ASLA奖项时,场地已经收集了总计约190万L的雨水径流。另据估计,雨水花园的成功运营,连同学校其他雨水处理改进计划,在未来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将节省10万美元的更新费用。

  2.1.3 小结

  对于小面积内向型场地的雨水管理,一般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在场地中心设置雨水花园。通过管道、沟渠等设施将屋顶、道路等硬质场地中的雨水引入雨水花园。植物选择以耐湿耐旱的多年生乡土植物为主,以适应雨季旱季的不同水分条件。因为场地位于学校这类人流活动集中的场所,设计还应考虑雨水花园对交通的影响,同时建议设置一些方便参观者近距离观察雨水花园的设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2.2 西南第12大道绿街工程(SW 12th Avenue Green Street Project)

  该项目毗邻波特兰市中心,场地为街道类线性空间。

  2.2.1 应用方式

  该改造工程就地管理街道中的雨水径流,避免了雨水径流直接从下水道流入城市河道。设计将原街道中人行道和马路道牙之间未充分利用的种植区转变为雨水花园,通过雨水收集池收集、减缓、净化并渗透街道中的雨水径流。设计沿街道一侧设置了4个连续的雨水收集池,每个收集池长5.4m,宽1.5m,通过预制混凝土板围合边界。雨季时,来自740m2面积的雨水径流顺着下坡(2%的坡度)和现有路道牙流到第一个雨水收集池。30cm宽的路道牙开口引导街道径流进入雨水收集池(图05)。收集池能够容纳的水深为6cm,水渗透到土壤中的速度是10cm/h。如果雨量过于密集,水将从雨水收集池第二个路道牙缺口溢出,回流到街道,并沿下坡进入下一个雨水收集池。当水量超过所有收集池容量时,溢出的雨水才进入市政排水系统(图06)。

  每一个雨水收集池同时也是种植池,其中密集地种植了平展灯心草(Juncus patens)和多花蓝果树(Nyssa sylvatica),这两种植物都有耐湿和耐旱的特点。平展灯心草能帮助减缓水流速度,其根系结构则有助于水渗入并通过土壤。每个种植池的混凝土衬垫旁都种了一列平展灯心草,它们能有效地阻挡雨水径流中的杂质和沉积物。植物种植的密度大于城市雨水管理手册所要求的密度,这样做是为了减少维护费用(如除草,灌溉等),同时迅速创造了一处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的景观。另外,沿雨水花园还设置一系列解说牌,阐释其工作流程,极具教育意义(图07)。

  2.2.2 效益分析

  该雨水花园系统管理了西南第12大道约68万L的年径流量。此外,模拟水流实验表明,该雨水收集池能够将25年一遇的暴雨径流强度减轻至少70%。

  2.2.3 小结

  对于街道等线性空间,雨水花园的布置应该沿线展开。径流的流向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通过街道固有的坡度、雨水收集池闸口等方式加以引导。径流过程中,雨水花园能够滞留雨水,延长径流时间,实现有效的雨水下渗。选用的植物除具备耐湿耐旱的特性外,还应具备滤杂质、吸附有害物质的能力。种植设计应与街道整体环境相协调。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