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造园艺术中的奇葩-潍坊十笏园

2012-03-23 15:56:50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

  1、概况

  十笏园建于明代,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陈兆鸾(清顺治年间任彰德知府)、郭熊飞(清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吏)曾先后在此住过,后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私人花园。

  “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狭长形手板,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丁善宝在他的《十笏园记》中对十笏园的命名作了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十笏”一词,来自唐人所著《法苑珠林》,在此书的《感通篇》中说,印度吠舍哩国有维摩居士故宅基,唐显庆中王玄策出使西域,过其地,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此园面积仅二千余平方米,确是小园,丁善宝即取此意。

  十笏园面积虽小,但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紧凑而不拥挤,身临其境,如在画中,给人一种布局严谨、一步一景的感觉,体现出北方建筑的特色,是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奇葩。十笏园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三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

  2、主体布局

  十笏园现存园址南北深70米,东西宽44米,占地3400平方米。南部临街“倒座”一排,院内前部以水池为中心,四周配置四合式庭院。建筑轴线东、中、西3条,各布庭院三、四进不等。东路主体建筑碧云斋原为丁氏居室;西路主体建筑诵芬书屋、深柳读书堂、秋声馆与静如山房等,为丁氏私塾和客房;中路为花园中心,十笏草堂位于水池前,四照亭居于池中,砚香楼、北厅位于最后。水池东岸堆叠半壁假山,山顶、山脚配置蔚秀亭、落霞亭、漪岚亭和稳如舟等亭舍;水池西岸经矩形游廊南通西跨院,北达春雨楼和砚香楼庭院。池岸以太湖石堆砌自然驳岸,将半壁山和游廊呈弧状连接一起。三路共建亭、台、楼、榭24处,房舍67间。其中山顶落霞亭为1949年以后增建。为突出砚香楼前的空间效果,对假山上下的四照亭、稳如舟、蓬莱三仙岛、蔚秀亭、漪岚亭、小沧浪亭等建筑景点,均采取小尺度构筑。在造景处理上,池东以摹拟自然景观为主,建筑为辅;池西则以建筑实景为主,仿自然驳岸叠石为辅,虚实呼应,富而不俗,是一处兼具江南、江北园林风格的私家小园优秀实例。

  3、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

  3.1运用自然风景式园林造景表现意境

  自然风景式园林造景表现的意境,主要是追求一种"天然之趣",一种自然清新、淡雅宁静的情调,追求一种把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协调起来的美的境域。十笏园在造园上,通过对人工与自然、大与小、虚与实、藏与露等一系列对立统一体的研究,经过对各种景物的取舍加工,高度概括地再现出典型而抽象化的自然山水的本质特征,从性质和数量上确定了以有限的部分来表现出整体的效果。

  中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在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造园艺术上深受绘画、诗歌的影响,讲求师法自然,重在诗情画意,以创造意境为园林设计的核心。十笏园造景从大自然山水中选择素材,突破了狭隘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模拟大自然的景色,通过概括,提炼和艺术加工创造出“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效果。

  3.2借助听觉、味觉以及利用时令、雨、雪、雾、晴等气候变化,表现园林意境

  园林造景在早、午、晚和不同季节所呈现的时相、季相,在风雨、霜、雪、雾、等不同天气条件下所形成的不同景象,使游览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十笏园中透明如玉的柿子,晶莹地闪耀着光彩。春日桃红柳绿,莺啼燕喃;夏日荷芳满径,蝉嘶蛙鸣;秋日桂子飘香柿实累枝;冬日雪裹松竹,冰清玉润。不老的石榴树下拱起的小桥,细瘦高挑的落霞亭,平稳如台的四照亭,无一不体现着诗情画意。在这里,可以听到风的呼啸,雨的急切,也可以体味到阳光的柔和,草的芳香。

  这种借助于听觉味觉以及利用时令气候的变化赋予诗的意境美的表现手法,在《园冶》一书中也屡见不鲜。

  3.3运用空间经营的特殊手法表现园林意境

  3.3.1分景

  分景就是根据视像空间表现原理,将景区按一定方式划分与界定,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理手法。

  3.3.2框景

  就是使空间景色简洁幽暗的景框作为构图的前景,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于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从漪岚亭中看到的四照亭,从一门一窗中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

  3.3.3漏景

  通过漏景透视园内外的景物,使景物时隐时现,造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意境。漏景的构成主要是通过景窗、花墙通透隔断,石峰疏林等造景要素的处理来实现。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山东潍坊公布“森林城市创建成绩单”

9月19日,在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潍坊被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3年11月26日,经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潍坊全面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历经三年,潍坊市在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和城市森林管理五大体系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如愿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详细】

山东潍坊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三年来,在国家林业局、山东省林业厅的指导和支持下,潍坊市严格按照《潍坊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内容和《潍坊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面加快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森林管理五大体系建设。【详细】

潍坊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潍坊市自2013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紧紧围绕打造“生态美丽潍坊”为目标,不断推进城乡绿化、河道生态恢复、湿地建设,到2015年底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3.95%.如今,市民走在大街上,近看是满眼的“鸢都绿”,抬头是醉人的“潍坊蓝”,享尽创森带来的绿色福利。【详细】

潍坊2016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3月7日下午,我市规划提升工程现场会在寿光召开。2016年我市将实现市域发展战略研究全覆盖、中心城市规划建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为实现发展战略研究全覆盖,市规划局深入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绘就覆盖全域的城乡发展“一张蓝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