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遗址保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形成

2012-01-03 11:32:40         来源:中国园林网     浏览次数:

    作为我国大遗址保护展示模式的一大创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中体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体制的创新,不仅妥善解决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本扭转了大遗址保护的被动局面,而且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美化城乡环境、实现文化遗产永续传承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初步建成开放,23个入选立项名单的考古遗址公园也在有序推进。众多大遗址摆脱了历史辉煌与现实凋敝的尴尬,实现了从城乡发展的死角到城市名片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与地方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或共建协议,有效整合中央和地方在政策、技术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与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证明,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发展问题,实现“文物本体保护好,周边环境整治好,人民生活改善好,经济社会发展好”的总体目标。11月,国家文物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大遗址保护现场会暨大遗址保护荆州高峰论坛,共商大遗址保护大计。本报将论坛上的讲话撷英采华,以飨同好,望能襄助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科学保护大遗址全民共建惠民生

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局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遗址保护的全国性格局初步形成,并朝着“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150处大遗址为支撑、覆盖全国、全面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的大遗址保护新格局迈进。

    新时期新形势下,“科学保护大遗址,全民共建惠民生”必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首先必须坚持科学保护的理念不动摇。要处理好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不断深化各种制度设计,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要将考古工作贯穿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始终,将规划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规划来统筹指导各项工作,实现大遗址保护的全面推进。

    同时,必须坚持全民共建的思路不动摇。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中央政府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做好“五纳入”,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大遗址保护和利用模式;要鼓励广大民众的广泛参与,让民众成为大遗址保护的生力军。

    此外,必须坚持惠及民生的目标不动摇。要理顺遗址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努力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空间环境,致力于为广大民众提供公共文化场所;要考虑广大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突出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增强民众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大遗址保护推动文化强省战略

张昌尔(湖北省委副书记)

    我省荆州片区的楚文化遗存分布最集中、形态最完美、内涵最丰富,是我省大遗址最突出的特点和最主要的优势。抓好这些遗址的保护工作,对于我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遗址保护必须跳出“就保护而保护”的狭义理念,追求“文物保护、弘扬文化、促进发展、改善民生”。要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2010年3月,湖北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署了《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共建协议书》。同时,我们在规划布局中,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区划、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大系统要素,着力提高大遗址保护的科学化、规划化水平。

    要注意运用科技作支撑。我省在遗址本体和出土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并成功应用于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的具体实践,如出土的丝织品和漆木器保护、熊家冢车马坑展示,就是成功的范例。

    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来推进大遗址保护,积极调动群众积极性,聚力于民,通过营造重视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起基层参与文物保护的严密网络。同时,立足于改善民生,普惠于民,坚持大遗址保护事业的公益性,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大遗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孙雪东(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处长)

        我部一直高度重视大遗址保护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各个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创新土地规划编制,保障大遗址保护用地需求。在土地规划编制中,将大遗址等用地划入禁止建设区,禁止在区内进行一切与大遗址保护不符合的建设活动。在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将西安、洛阳、安阳等大遗址保护和建设所需用地作为单独功能分区,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求在大遗址保护边界外预留一定宽度的缓冲带,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和时序,为今后长远保护留下空间。

二是充分发挥耕地的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在大遗址保护中,重点鼓励建设休闲绿地模式,既提高绿化率,保护文物,又不挤占城市发展有限的用地指标。积极倡导保留大遗址内部及其周边的耕地,作为城市中的“绿心、绿带”,与其他建设用地穿插布局,形成良好的城乡宜居环境。

    随着一批大遗址保护公园的建成,极大地改变了遗址本体及周边的环境,真正做到了让遗址像公园般美丽,让公园有历史的底蕴。大遗址既是重要的物质存在,也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将进一步支持和做好大遗址保护工作。

编辑:vivi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来二连恐龙遗址公园一起研究古生物吧!

  4A级旅游景区,位于二连浩特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额仁诺尔盐池一带,是内蒙古最早载入国际古生物史册的恐龙化石产地,园内陆续发现盘足龙、鸭嘴龙、似鸟龙、甲龙、角龙化石十余种,发现恐龙蛋化石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证实了恐【详细】

重庆铜锣山国家矿山遗址公园 “桃心”水坑

  位于重庆渝北区石船镇内的铜锣山国家矿山遗址公园,是当地政府将上世纪70年代采石留下的矿坑、悬崖绝壁打造而成的。【详细】

郑州:以生态绿化方式让古遗“活”起来

郑州市生态保遗工作推进会在新郑召开。郑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市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杨福平出席会议。郑州市财政局、文物局、各县市区、管委会生态保遗工程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