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的阵痛应如何抚慰

2011-12-13 08:38:00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

  如今的半城市化现象正在倒逼户籍制度改革,未来有关部门首先应该着眼于制度层面的改革,合理制定户口迁移方面的政策。在笔者看来,在当地农民工实现城市就业的前提下,户籍迁移通道中不应设置过多的障碍,而当其转为城镇居民后,其配偶、子女、父母等亲属也应能够随迁。同时,还应按照乡镇、县城、主城区制度相应的落户条件,让其真正地分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当然,在推进户籍制度和户口迁移政策改革的同时,有关部门更应该关注到户籍制度背后的各种配套制度,保障转户群体的城市权益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和维护。

  我国城镇化率将过半三大难题考验

  从不久前在山西太原举行的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城镇化率预计将超过50%,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然而半城市化、农村衰败和"城市病"等问题却令城镇化质量大打折扣。专家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应遵循自身特色,速度和质量须并重。

  --我国城镇化率即将过半

  专家表示,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城镇化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市场经济的驱使,大量的农民自发流向城市,形成城镇化的一次大发展。

  另外,国家对城镇化的关注也在不断提升。邹德慈说,"城镇化"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级重要文件上是在2001年《"十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纲要》中,当时的主流认识是: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此之前,城镇化只是一个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入"十二五",国家对城镇化的认识定位上升到作为今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并列成为国家三大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3亿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城镇化率从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0年的46.59%。进入21世纪,城镇化率以每年0.9%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将超过50%。

  "城镇化率即将过半,标志着我国将从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城市化国家。随后,城镇化也将进入增速放缓阶段,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将可能在这一阶段爆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说。

  --三大难题考验我国城镇化质量

  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城镇化质量问题也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专家们表示,我国城镇化质量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出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半城市化。所谓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是46.59%,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33%。这意味着有13,6%,即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李兵弟说。即使是一些已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农村户籍居民,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难以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与社会保障,成为被边缘化的、被"城市化"的居民。

  二是农村问题。邹德慈认为,检验城镇化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要看农民和农村从城镇化过程中得到多少好处。城镇化指数提高很快,但是农村越来越差,就不能认为"化"的质量很高。当前农村的老龄化、留守儿童带来的社会隐患、空心村和粮食安全等问题都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城市建设好了,但农村衰败,那就是不成功的城镇化。"他说。

  李兵弟也认为,我国城市的跃进发展不同程度地侵害了农民利益。农村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尤其是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向尚未扭转,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不断加大,21世纪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年以大约1000元的绝对差持续扩大,2010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已经扩大到了3.33:1,西部地区城乡差距更为突出。

  三是城市病。在城镇化过快发展的背后,不仅农村发展遇到问题,城市也正面临着一系列"城市病"的困扰,如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等。李兵弟指出,城市粗放发展也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由于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一些历史建筑被损坏,奢靡浮夸建筑却不断出现。

  --遵循自身特点,发展速度与质量应并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认为,我国要合理健康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遵循自身特点,不可抄袭别的国家。邹德慈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应该在速度和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建议全国和省级政府制订综合性的城镇化计划,将过去基本上由市场驱动、自发、盲目的农民进城运动,变成有计划、有引导的迁移行为;通过对本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资源调查,有选择地确定流入方向和城镇;接纳的城镇安排好就业岗位、住房等生活条件,并统筹做好迁出农村的各种工作,力求多方满意。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叶裕民认为,解决半城市化和农村衰败的问题,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方法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在农村,但是实施办法和路径却不止于农村。"她指出,政府应该切实转变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统筹城乡规划,提升环境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此外,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推进全面的制度改革配套等也是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问题的间接路径。

  邹德慈还认为,城镇化是长期过程,要长期跟踪研究,建议设立国家层面城镇化的综合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协调。我国地区差异大,人口多,现在分属计生委、统计局、公安部、民政部、农业部、人社部、发改委、住建部等分管的城镇化,需统筹协调。城镇化的基础研究、科学研究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应培养这方面的学者和人才。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