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道规划原理与方法

2011-12-07 16:47:16    作者:杰克-艾亨     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浏览次数:

  摘要:在全球自然资源不断减少以及城市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全球生态环境威胁日益增大,绿道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景观生态学意义的、可以协调人与土地关系的规划手段,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理解绿道知识,对于风景园林设计师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对国际绿道研究专家杰克-艾亨教授关于绿道规划思想的一篇总结,文章介绍了绿道的定义、本质以及绿道规划的几种可行策略,并通过一些经典案例分析讲解了绿道规实践的不同方式,文章还对中国绿道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道;评论

  Abstract: As the natural resource is decreasing while the urbanization is growing rapidly, the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is increasing quickly all over the world. Greenway as an important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method has been continuously catching people's attention these years. It is inevitable for landscape architect to understand greenway. This article is a summary of the Greenway specialist Professor Jack Ahern's greenway theory. It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essence and planning strategy of greenway and introduces some greenway planning and design projects. The article also looks into the future of Greenway in China.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way; Review

  1 绿道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1 绿道的定义

  列特(Little)、佛里克(Flink)和施恩思(Searns)把绿道定义为一种线性开放空间,它是由自然廊道,比如滨水空间、溪谷、山脊线或者是火车道直接转换成的游憩用地、风景道路或者是其他线路[1-2]。法布士(Fabos)在此基础上强调了绿道的生态、游憩和文化历史保护的理念[3]。乔格曼(Jogman)在同意法布士对绿道多功能性的基础上强调了绿道是为人类服务的,是有链接城市和城郊景观的功能的[4]。

  杰克-艾亨(Jack Ahern)的定义明确地指出了绿道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理念。他认为:绿道是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土地网络,这个网络是多功能的,包括了生态、游憩、文化、美学以及其他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可以被集中的以可持续的方式在此土地网络上实现[5]。

  实际上,许多其他的学术定义,比如生态网络、开放空间系统、栖息地网络、野生动物廊道等等,都和绿道有着相似的功能,“绿道”这个名字有着统一他们的可能性。

  这许多绿道的定义虽然不同,但构成这些定义的基础认识是一致的:资源共生的假设、连通性和多种功能的集中性[5]。这些就是绿道的本质。

  1.2 资源共生的假设

  此假设认为: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和游憩资源在空间上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非常明显地聚集在可识别的廊道上的。

  菲利普-路易斯(Phillip Lewis)在1964年所作的一项研究被认为是验证绿道资源共生假设的最早的尝试。此项研究名为威斯康辛州游憩、散步道规划(Wisconsin Recreation and Trails Plan)。菲利普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景观学系教授,他派遣自己的学生对本州大约300余处资源进行了标示,最后将这些标示的地图在一个硕大的房间内一张张拼在一起(当时还没有电脑),构成了最终的分析图,根据图中显示发现:威斯康辛州近90%以上的资源集中在明确的廊道上。

  1.3 连通性

  连通性在风景园林中被理解为一种空间特征,这种特征通过接驳、相邻或者是功能上的相连等方式来支持特定的过程与功能,使它们正常运作。这些过程与功能包括野生动物的迁徙、水体的流动、养分的流动、人类的活动等等,如果失去了连通性,那么这些过程与功能将不复存在。现代社会许多其他方面也要求有连通性,比如交通系统、网络系统等等,然而现代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使得自然系统变得支离破碎。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