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菊儿胡同:旧城改造试点身份引世界关注

2011-11-23 10:42:00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住宅合作社

  在菊儿胡同危旧房改造进入实质阶段的同时,另一项对中国人生活影响深远的改革也开始萌动,这就是住房体制改革。

  1988年,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明确了住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住房商品化。持续了30年的福利住房制度终于有了一个突破口。

  这项涉及几亿人生活中最大财产项目的改革却“生不逢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逐渐触及“深水”,1988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抢购风潮蔓延全国。当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8.5%。

  1989年,通货膨胀依然持续恶化。国家宏观经济全面调整,银根紧缩、开支节流,刚刚上马的许多房地产住宅项目被明令停建,尚未收到任何成效的第一次房改匆匆以夭折而告终。房改随即陷入了相对的沉寂。

  一直到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才在名义上被终止。这是后话。

  1988年时的菊儿胡同项目,却寄托着为住房制度改革探路的意味。

  实际上,作为政府部门一直推动着菊儿胡同危改项目的,不但有东城区政府,更起主导作用的是当时的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政府部门的筹划中,菊儿胡同项目确立之初,就承载着危改和房改相结合的双重试验目的。这也让菊儿胡同改造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组织——住宅合作社。

  住宅合作社有些类似于数年前的“集资建房”,参与危改的住户组成合作社,共同出资改建房子。当然,住户出资只是一部分,国家和集体承担大部分,这种方法在当时被概括为“群众集资、单位资助、国家扶植”,其意义被总结为“明确房改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变一个积极性为三个积极性。”

  这个组织的首倡者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不过,原东城区规划局工作人员徐东介绍,“住宅合作社”在当时可是“不得了的改革”,“房子向来都是国家或单位分配的,谁想过要自己花钱啊?”

  东城区政府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上门发动入社。当时的政策是,居民以新建住房每平方米350元集资,住户所在单位按每平方米250元补助,政府减免税费。

  马玉琴老人还清楚地记得一位房改办工作人员给她算的账:“这里改造后房子市价至少每平方米3500元,咱们入社的住户,只用掏十分之一。”

  1988年,北京市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00多元。站在这样的基数上算房价收入比,可比现在高多了。但是,即便是回忆起1988年“物价闯关”时的物价飞涨,也没有人会想起“房价高”——那时的人们,根本就没有买房的概念。

  菊儿胡同改造前,这里的住户和大多数北京人一样,住的是公房和单位宿舍。虽然拥挤,却近乎免费分配和居住,每平方米每个月的租金仅1角钱左右。第一期改造工程涉及的44户居民,只有马玉琴家一户的房子属于私产。

  即便是给住宅合作社社员极为优惠的每平方米350元售价,也足以让列入第一批危改对象的44户炸开了锅。

  马玉琴说:“那时候危改也是分房,我们这里却要自己花钱买,有几户当时就跟房改办的人吵了起来。”

  最早的房贷

  好在住宅合作社的原则是“自愿入社”,即便是不想入社,也有其他的办法安置,菊儿胡同改造一期工程涉及的44户,都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动迁。

  住宅合作社最终成立时,44户中有13户入社,其余31户选择了换房或搬迁。

  参与菊儿胡同危旧房改造试点的徐东介绍,选择搬迁的住户有14户,由市房改办协调安排了其它区域的公房或单位产住宅,总共用了30间平房,每户平均能在30平方米左右,都有了不小改善。

  换房则是为不愿入社的住户制定的特殊政策。徐东说,虽然菊儿胡同有不少住户不能接受买房的价格,或者干脆就不能接受买房这件事,但还是有不少“外人”看出这是个机会。他们愿意用自己条件更好的房子与具备购房资格的住户交换,甚至还愿意再添上数千元的“补偿”。

  如今住在菊儿小区的李瑾一家当年就是和原住户换房搬来的,“我们是用雍和宫附近的一个小院子,和41号院的一个住户换了房。买房的钱和给他的补偿一共7万元左右。”

  通过换房入住菊儿小区的住户有17户,他们购房的房价也有极大优惠,仅是每平方米600元的成本价。徐东说,因为是试验项目,当时工作比较仓促。如果深入宣传一下,政府部门再出面组织一下,换入购房的住户还会更多一些。

  即便如此,在当时的居民收入条件下,无论是住宅合作社社员还是换入购房户,一次拿出数万元房款也不是家家都能做到。基于这种现实情况,市房改办制定了一项颇有开创意义的政策——凡是参加建房的居民,一次付款不低于房价的30%,其余部分可申请低息贷款。

  这可能算得上北京商品房买卖中最早的“首付”和“房贷”了。

  当时购买菊儿小区的住户,多多少少都贷了款。马玉琴当年就贷了3万多元的款,如今看来,这位86岁的老人称得上贷款买房的“鼻祖”。提起这件事,老人也不禁莞尔:“现在贷款买房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那时候可真要点勇气呢。”

  由于是一期工程中惟一的私房户,马玉琴家得到了一笔9000元的拆迁补偿。他们夫妇和儿子儿媳算作两户,分别购买了一套三居、一套两居,总共贷款6万多元。马玉琴刚刚离休,每个月100多元的离休金刚好够还贷款。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