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新景观 纽约高线公园

2011-10-14 17:32:49    作者:简圣贤     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浏览次数:

图02

  1 高线历史

  高线穿越了美国工业社会时期纽约曼哈顿西区最具活力的工业区:肉类加工街区(Meatpacking)、西切尔西街区(West Chelsea)和克林顿街区(Clinton)。在高线建设之前,该工业区地面交通的铁轨和街道交叉口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穿越该区的第10大道也因此得名为“死亡之街”。为了解决该地区的交通问题,纽约市、纽约州政府和纽约中央铁路局于1929年一致通过了西区促进计划(The West Slide Improvement Project),高线成为其中重要的建设项目,并于1934年建成投入使用。最初的高线是从34街延伸至斯普林街(Spring Street)的圣约翰公园码头(St. John's Park Terminal),高出地面30英尺。它的建成使地面105个火车交叉口得以消除,市民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与其它高架铁路不同,高线并不是沿着街道穿行,而是从街区中央穿行,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对地面交通的干扰,而且还可以直接接驳工厂和仓库(图01),使得火车可以直接驶入建筑内部,把原料或成品直接送入或送出工厂,高线因此成为该工业区的“交通生命线”[1]。1950年代,随着公路运输的飞速发展,水路和火车运输逐渐衰落,也影响到了高线的运量。因此,在1960年代,高线最南端的一部分被迫拆除。到了1980年,随着高线所在工业区的更新(转变为艺术展览、精品服装店和时尚酒吧的集中区),高线彻底结束了作为肉类、生产资料和原材料运输工具的使命。此后,高线也一直处于“拆与不拆”的争议之中。

  1999年,由高线所在街区的两位居民约瑟华·大卫(Joshua David)和罗伯特·哈蒙德(Robert Hammond)发起的非盈利性组织——高线之友(Friends of the High Line)的诞生,彻底改变了高线的命运。在“高线之友”积极有效的努力之下,废弃高线的更新计划得到了包括纽约市政府、高线拥有权的纽约铁路公司等政府机构和私人团体的共同支持,并最终决定将废弃的高线改造成为一个新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高线公园。整个高线公园的建设一共分为三期:一期从甘瑟弗尔街(Gansevoort)到20街,长约0.5英里(约805m),宽为30到60英尺(约9到18m),大部分位于原来的肉类加工街区,小部分位于西切尔西区;二期从20街到30街,主要位于西切尔西街区的艺术展览区;三期从30街到哈德逊河以及34街的铁路站场,与规划中的新中城商业发展区河滨开放空间相结合。整个工程设计由詹姆斯·科纳风景园林事务所(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领衔,迪勒·斯科费迪欧和伦弗罗建筑设计事物所(Diller Scofidio + Renfro)和荷兰园艺师皮特·欧多夫(Piet Oudolf)以及其他一些专项设计师共同参与。2009年6月9日,一期工程完成,废弃了30年之久的高线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完成了华丽的蜕变,成为向公众开放的高线公园(图02)。二期工程即将完成,预计于2011年夏季正式对外开放。三期工程因为目前的高线权属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尚不明确。因此,下文将重点研究已经对外开放的高线公园一期。

  2 高线蜕变

  2.1 基地分析

  高线由于年久失修,呈现出一幅破败的景象。在决定将高线改造成为城市公园之前,“高线之友”已经邀请了保护与结构专家对高线的主体钢架结构进行了仔细的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修复之后,高线的主体钢架结构仍然可以继续利用,并且能够满足改造公园所需的结构要求。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高线之友”组织了4次公众参与讨论,集合了政府、私人团体和邻近社区居民的综合建议:一致认为高线改造是纽约市不可替代的发展机会,既符合公众利益,又能促进临近社区发展[2]。同时要求改造工程必须延续高线的历史文脉,主要包括已经废弃的铁轨和在高线上生长的动植物。在综合分析基地现状和考虑各方面的建议之后,风景园林师展开了高线公园的景观设计工作。

  2.2 设计策略

  结合高线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风景园林师旨在将这条曾经非常重要的城市运输线转变成后工业时代的休闲空间,创造“高线之美”。因此,风景园林师采取了“植-筑”的设计策略,通过改变公园步行道与植被的常规布局模式,将有机栽培与铺装材料按不断变化的比例关系结合起来,创造多样化的空间体验。新“高线”景观独特的线性体验与哈德逊河公园的行色匆匆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悠然自得、超脱世俗。在保留基地的历史和野性的同时,体现出一个新型公共开放空间所应具有的功能性和大众性。“植-筑”概念是整个设计策略的基础——地面铺装和种植设计的设计呈现出软硬表面不断变化的比例关系,从高使用率区域(100%硬质铺地)过渡到丰富的植栽环境(100%软质绿化),为使用者带来了丰富的空间体验。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